分享

文乡传真|豸岭的活狮子再现雄风

 文乡枞阳 2020-09-01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19年农历正月初一上午,枞阳县金社镇豸岭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声鼎沸,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豸岭吴舞狮子耍武术小分队,正在这里进行首场演出,向乡亲们拜大年。周边老百姓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狮子表演,广场上人头攒动。真是狮子劲舞笑开颜,观众心里乐开花。

正月初二下午,应豸岭吴氏宗亲联谊会会长吴治斌的邀请,豸岭吴舞狮子耍武术小分队来到王岗街,向这里的乡亲父老拜大年。狮子刚一进街口,王岗一条街便沸腾起来。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活狮子”神采奕奕,精神抖擞,生龙活虎,引来近千人驻足观看,观众时而翘起大拇指啧啧称赞,时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正是:狮子苏醒显神威,豸岭沸腾乐翻天;擒拿格斗显身手,武术之花开新篇。一位曾经历过豸岭吴舞活狮子的耄耋老人高兴地说:“豸岭吴的狮子真地又‘活’起来啦!”年轻人兴奋地说,“豸岭吴武术后继有人啦!”

舞狮子,亦称“舞狮灯”,又曰“舞太平灯”,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历史悠久,文化内涵厚重。在远古时代人们用舞狮子企图驱邪避鬼,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四季平安,招财进宝。故此,每逢春节、庆典、集会、喜庆之时都要敲锣打鼓舞狮狂欢。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诗中是这样描述的:“假面胡人假面狮,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作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可见,民间舞狮子由来已久。

舞狮子由两人操作,操作能手不仅具备好体质而且具备动作敏捷、行走如飞的技能。舞头的人双手擎起狮子头,舞尾的人猫着腰身披着狮子皮,首尾融为一体,步调一致,形影相随。

为打造狮子活灵活现的神韵,舞头的操作能手多角度、全方位摆弄狮子头,呈现各种姿态达到以“神”传情的境界;舞尾的操作能手充分展示狮子活蹦乱跳、神采飞扬、狮腾虎跃的动态。在铿锵的锣鼓声中,在灯球的引导下,狮子踩着锣鼓的节奏,头尾浑然一体,协调一致,把窜、跳、滚、扑、仰、立、卧、翻、滚等动作表演得栩栩如生。二者默契合作,动作无缝对接,达到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既令人和蔼可亲,又让人畏惧三分。

在长江两岸常见的是舞单狮或舞双狮,一般都在平地上表演。民国时期桐城东乡的豸岭吴,既是武术之乡,又是舞狮子的发源地。舞活狮子由来已久,闻名遐迩,那可是豸岭吴的拿手好戏,在十里八乡都是罕见的。豸岭吴有一帮民间高手,技高胆大,武艺高强,擅长舞活狮子。其特点:将舞狮子、耍武术揉为一体,让武术的内功激活狮子,突显狮子强悍而凶猛的秉性。狮子能爬上七八层甚至十几层大桌子,在一张大桌上表演精彩的项目。

豸岭狮子灯起源于明清两代,兴于民国时期。第一代舞活狮子能手是吴一优,第二代舞活狮子能手是吴树友,第三代舞活狮子能手是吴猴子,第四代舞活狮子能手是吴龙文,第五代舞活狮子能手是吴淬祥并传其子吴云龙。时代变迁,岁月更序,就这样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沉淀为豸岭吴氏民俗文化遗产。 

为了传承豸岭吴舞活狮子的优良传统,不让民俗文化失传在民间,2019年春节前夕,由豸岭吴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吴胜利牵头发起,在舞活狮子的后人和武术爱好者大力支持下,成立了豸岭吴民间舞狮子耍武术小分队。大家群情振奋,兴趣相投,自筹资金,请艺人制作狮子头,定制服装,添置锣鼓家伙和道具等。聘请豸岭吴舞活狮子传承人吴云龙为辅导老师,言传身教舞活狮子的技巧。

大家白天各自忙自己的工作,利用夜间突击排练,以老带新,以老促新,人尽其才,各尽其能。有的年轻人听说家乡兴灯舞狮子,丢下在外面打工赚钱的机会回到家里参加舞狮子耍武术小分队,主动请缨担任角色。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练好基本功是关键。寒冬腊月天寒地冻,每当夜晚来临,豸岭头广场上灯火通明,聚集着看热闹的男女老少,锣鼓喧天,笑语飞扬,热闹非凡。狮子在咚咚哐哐、咚咚哐哐的锣鼓声中狂舞,耍武术的刀光剑影练套路,吆喝声不绝,大家全身心投入苦练基本功的训练。

吴云龙年近花甲,性格开朗,身手不凡,是豸岭吴舞活狮子的传承人。他称得上民间艺人,能耍一手好拳,精通十八般武艺,舞活狮子是他拿手的绝活。他喜形于色介绍豸岭吴历史上舞“活狮子”的经典之作。我们不妨随着吴云龙的娓娓道来,一起穿越时空一睹为快。

舞活狮子是高空动作,舞台用36张或72张方桌叠成几丈高的金字塔,顶层只有一张方桌。在灯球手的引导下,狮子围绕方桌叠成的金字塔,从地面开始,从下往上按照逆时针转圈,一层层盘旋拾级而上,跪拜四方。在有节奏的锣鼓声中,狮子行走在大桌的边缘如履平地。当狮子爬到顶层,这庞然大物便在一张方桌一条长板凳上表演:顺风骑、上板凳、青蛙跳田缺、观音合掌、青蛙喝水、青蛙晒肚皮、转弯桥、独脚楼等传统项目。在这一条长板凳上,舞头尾的人巧夺天工,肢体密切吻合,匹配得天衣无缝,扑上跳下,左右转换,上下摆动,首尾相顾,竟然把这些项目表演得惟妙惟肖。那真是:动中有静,步步惊心,有惊无险,环环相扣,踏雪无痕,令人赞不绝口。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呵,别着急,最精彩的好戏还在后面呢!抽掉桌子上的板凳,在一张方桌上,狮子一会儿倒翻杨柳,一会儿直立而起,接着表演:雪花盖顶、古树盘根、举顶、狮子翻身等高难度项目。动作一个比一个精彩,造型一个比一个惊险,场景一个比一个眩目,跌宕起伏,好戏连台,不时赢得台下阵阵喝彩声。瞬间,狮子竟然直立起来,两只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金光四射,眺望波涛汹涌的万里长江,号称“狮子望长江”,把舞狮子的技艺推向艺术的巅峰。你瞧,顶层仅有一张大桌子,方寸之间大显身手活而不乱,有条不紊。那弹丸之地转身的难度太大,挑战的风险极高,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令人不寒而栗。


俗话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笔者目睹豸岭吴舞活狮子,只是高兴之余一番喝彩而已,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几十米高台一张桌子上表演“狮子望长江”是豸岭吴舞活狮子的传统绝活。而今,笔者又目睹豸岭吴舞活狮子,再次探究其中的奥秘。

这狮子究竟是如何“活”起来呢?这次,我抱着好奇心幕后采访了今日舞活狮子的能手吴文龙。他说,在金字塔上狮子攀上跳下爬到最高的一层,是力大无比舞尾的人抱起舞头的人双腿彼此连环跳,使狮子身轻如燕凌空而起。狮子眺望长江是舞尾的人委下身,让舞头的人站在舞尾的肩上,然后舞尾人直起身子,这时狮子突然站立起来,才能舞出那惊险的造型。原来如此,令人赞叹不已,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威武的雄姿是在刀尖上玩杂技,耍的是真功夫。既赢得观众击掌喝彩,又使台下的观众为“活狮子”捏着一把冷汗。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那真是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往。锣鼓响,脚板痒。如今,豸岭的狮子真地“活”起来啦!走哇,我们一道去看豸岭吴舞“活狮子”去啰!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张振中,中共党员,小学语文教师,高级职称。系安庆市、铜陵市、枞阳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教育文汇》《发展论坛》《安庆日报》《安庆晚报》《铜陵日报》《皖江博览》《振风》《新安晚报》《枞阳杂志》《铜陵日报·枞阳新闻》以及各大公众号。教育教学论文获国家、省、市、县教育部门颁发的获奖荣誉证书。著有《初创》《岁月如歌》《张振中教育教学论文选》。2017年散文集《初创》被黄镇图书馆收藏,并颁发“收藏证”。

推荐阅读

年味|枞阳官山村民舞龙庆新春

枞阳方言广播台|【视频】生腐突炉子锅

枞阳之子|博士毕业序

文乡记忆|梦开始的地方:白中生活琐忆

温馨提示:凡在文乡平台刊载的原创作品,文责自负,平台享有作品处置权。作者投稿本平台,即视为同意。感谢您的认可及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