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乡采风 | 岱鳌山:等你亿万年!

 文乡枞阳 2020-09-01

视频:文乡采风团探访岱鳌山

一夜大雨,空中尚有浓厚的乌云在翻飞,仿佛千军万马蠢蠢欲动,但这气势并没有阻挡住文乡采风团的步伐。早上八点未到,我们已抵达岱鳌山下江庄水库大堤,大家都走下车来,兴奋地远望着云遮雾绕的岱鳌山。站在这个大堤上的好处是,可以悠闲地看岱鳌山的概貌。
此山东西走向,横跨枞阳、桐城、庐江,素有“皖中小桂林”之称。山脉状如巨鳌,故称岱鳌山。鳌,是龙子,龙头、龟背、麒麟尾。


相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南建五岭,北筑长城,在获取赶山鞭后,还想把内陆高山赶去填海。东海龙王得知消息后十分着急,在与鸿钧老祖商议后,派遣栖歇在海滩上的一条巨鳌化成山脉,即今日的岱鳌山。岱鳌山乃神力化成,任凭秦始皇如何驱赶,岿然不动。秦皇大怒,猛抽三鞭,山体被打开了三个缺口,即岱鳌山东部的大凹口(又名大化口)、小凹口和此山西部的杨眉山口。但岱鳌山依旧未能赶动,于是“三鞭子抽不动岱鳌山”的故事就流传了下来。


站在大堤上,岱鳌山的公狮岭、母狮岭已经能够非常形象地呈现在游人眼前,他们是岱鳌山的主峰。“早晨好”,我对着公狮打了个招呼,山风呼啸而过,或许那就是来自公狮的回应吧!哈哈!作为枞阳人,总有一种幸福感啊。县内各种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山水与人文,我就从来没有觉得匮乏过。
“云岩闲草”陈老师说过,浮山是“文山,白云岩是“龙山那么,今天我站在这个大堤上,则说岱鳌山是“情山”。
情在何处,且听我慢慢道来。



战天斗地的豪情



 
继续前进!文乡“乡长一挥手,我们的队伍便向大山深处挺进。两分钟后,公狮岭、母狮岭就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了。
传说,天地初开之时,有一对狮子诞生此间,他们互相比高。公狮每天白天长三丈,夜间仍长三丈;母狮白天也长三丈,但夜间落一丈。公狮长得太快,天帝担心他顶破天庭,于是派雷公前来雷劈公狮,又在其背上打上铜钉。
阴云仍在笼罩,我嗅了嗅空气里的味道,仿佛仍有雷电之声,仿佛仍有公狮不甘的怒气。看,车队左侧不远处,公狮倔强地昂着头颅,面向苍天,好像正在发出巨大的吼声,这吼声让风云激荡,让志士冲冠!他那背上的圆柱形铜钉又是何等刺目!
在公狮背后,是伤心的母狮,她正在追来,或许她想与公狮共同抗争天帝吧。只要你走近岱鳌山,只要你听说过双狮的故事,只要你有奋斗者的复杂感受,就一定首先被这悲壮的情绪感染着。
岱鳌山的悲壮,还不止这些,在双狮岭中,革命烈士墓静悄悄地深藏其中。李景堂、朱勋等烈士的故事人们依然在传说着。如果在深山中细细寻找,元末农民起义的遗迹,或许还能被找到。
悲壮之所以能够震撼人心,不是因为悲,而是因为壮。壮者,战天斗地,无所畏惧,豪情满怀!
我加了一脚油门,我的老车也带着豪情向更高的地方继续翻越。
 



宁静自处的贞情




第二站,三贞庵。
三贞庵处于大凹口,深山环抱,为江北“九里十八庵”之一。明永乐年间,张英一世祖自鄱阳迁至桐城土铜山定居,二世大祖姑丈夫去世后,她在岱鳌山大凹口建立了一座茅屋庵,修炼佛法。她的两个妹妹被姐姐修禅的精神感动,也被岱鳌山的美景吸引,决心与姐姐为伴坚守茅屋庵不归。这座茅屋庵被称为小园净土庵。
三姐妹圆寂后,骸骨葬于庵边一处圆如镜的石穴里,周边老百姓往往有求必应。曾有土匪抢劫妇女,追至茅庵,见正堂三姑画像就像刚才追赶的妇女,以为是三姑所化,便撂刀跪拜,祈求庵中菩萨保佑。无辜妇女得救,三姑名声也为之大振。周围百姓更加钦敬与感激,除虔诚拜佛外,还常捐资修葺佛庵。庵名也就有了“仙”与“圣” 种种叫法。
张氏家族为了弘扬他们祖姑的节操,集资扩建了茅屋庵,并把庵名改为“三贞庵”。第十代孙张廷玉官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于清乾隆三年,邀族人捐资对三贞庵进行了重建,并亲自撰写《重修三贞庵记》。如今,这块碑石仍在三贞庵内。


三贞庵门前,有一棵古老的青檀树,距今已有五百年。这棵树据说当初是从印度带来的,后来遭受山火几近毁灭,然而神奇的是,枯树之桩又开始发芽抽枝,渐渐繁茂,以至于遮天蔽日。
我们登上三贞庵对面的山峰,回首远望,不由眼前一亮,深藏低调的三贞庵竟如此气象不凡。正如文乡燕子所说,如果仅看照片,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九华山呢。哈哈,在我心中,是此还是彼,是真还是假,一念之间而已。但有值得信仰的东西,便是最高的存在了。
一种文化,最怕的是自我狂妄、自我封闭、自我分裂,那结果只能是走向死亡。很多曾经熟悉的文化,在今天实际上已经消亡了,或者走向了祖宗的对立面。
但愿这里的香火,永远旺盛。三贞庵,她是一串了不起的文化符号,隐藏在山林中,却声名远播;她是一种宁静的坚守,无需口舌相向,却感化人心;她是一种善意的包容,不分彼此,却惠及众生。
 




等你亿万年的柔情



在三贞庵前面山峰的背面,有三座高耸的山石,酷似站立的人形,这便是石公、石婆、石小姐,是气象万千的岱鳌山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
传说,东海尾梢,就是美丽的岱鳌山。山下住着一户善良的石姓农家,他们的女儿与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情投意合,却遭当地恶霸中伤,又被天庭知晓而责罚。三太子的迎亲队伍无法抵达岱鳌山,而石小姐及其父母也被永远地阻隔在岱鳌山,但他们始终面向东方,眺望东海,等待着情郎的到来。无数年后,他们化成了石头,被称之为“石公、石婆、石小姐”。
我听过望夫岩的故事,那是非常感人的。只不过,望夫岩下的江水还是江水,但这里已经是沧海变成了桑田。


亿万年都过去了,石小姐仍然在等待,还有什么等待比这更漫长?石公、石婆也依然在陪同着,还有什么等待比全家总动员还要深切?庐江人在山下为石小姐建造了一座寺庙,听说善男信女来此络绎不绝,还有什么等待比这更适宜称之为信奉?
我们的车队,在石小姐庙前徘徊不忍离去,拍照的寻尽角度,叹息的唏嘘不已,赞叹的啧啧有声。右边远处山顶的龙王庙,气势雄伟,犹如布达拉宫,此刻竟然好像被完全遗忘。我也长叹一声:开辟鸿蒙,皆为情种……
我说岱鳌山是“情山”,如果有人非要在前面加个“天下第一”,我也不介意啊。
 

石 小 姐
作者:王坤
每见花红犹慨惜,新妆依旧照澄泓。
山风难理当年绪,残梦仍存喇叭声。
忍看道途舞离袂,总伤沧海误衷情。
劝君莫把良缘负,徒使天涯恨意生。
岱鳌山风情万种,说不完的。待酒浓意醉时再演说一二 ……在此,祝大家幸福愉快!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王坤  网名兰庭菜籽,枞阳县雨坛镇人

从教于枞阳县宏实中学
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
枞阳诗词学会会员

《文乡枞阳》编委、《枞阳风雅》编委

精彩推荐:
家乡美|【视频】岱鳌山风光
文乡采风 | 岱鳌山专辑
家乡美|【视频】岱鳌山风光吸引众网友踏青采风
文乡采风|【图文】谷雨走岱鳌
家乡美|梦里桃源何处觅?三公山上有茅田!
驴友|惊艳三公山
驴友|柳峰山游记
请您欣赏|【视频】静谧的白云岩
家乡美|【摄影】春游故乡白云岩
陈明华解读白云岩(一)|白云岩,七龙盘踞之地
陈明华解读白云岩(二)|钓鱼台,姜尚垂纶留高风

陈明华解读白云岩(三)|踏石留痕,金乔觉曾有卓锡之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