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岩闲草|敢踏洪波平

 文乡枞阳 2020-09-01

诵读:项和桥/配乐:燕子

今年的梅雨下得实在是不同寻常,雨断断续续地下着,七月六日的一场豪雨,拉开了迅猛的雨季,一发不可收似的,十余天了,雨一轮又一轮地对整个长江流域发起了持久的攻势,到处是汪洋泽国。航拍图中,枞阳县城,好似一只吃水很深的铁壳船了,生怕一个狂涛扑将进来。

乡下,山洪时作,像狂怒的猛兽,毫无理性地踏垮塥坝,毁损山田……
这样的季节,洪水,抗洪,也不知延续了多少年。那些年雨季最怕的是“起蛟”,一片山体垮塌下来,泥水裹挟着沙石杂树,一股脑儿挤满山涧,又冲上岸来,踢翻桥梁,冲荡房屋,实在很恐怖。这洪水还有它们奇怪的名字,叫什么美人蛟、蚂蚁蛟、牛头蛟的,都有。每逢这时,经验老者率领众人站在高处,依水势判断何妖作祟,采取破解之法,诸如对着蛟头(洪峰)泼粪,扔芭茅,甩女人盆等等。洪水终于过去了,人们却认为蛟被降服了,失去泥土的山块多年不长草木,也就有了带有神秘色彩的解读。其实,今人都知道,那只是久雨后形成的泥石流而已。借助所谓的法力只能带来精神的胜利,最终还要无可奈何地叹息着扛起大石修复房舍、道路和田园。

洪水带来的灾害,山区远小于圩区,“山区一条线,圩区一大片”。溃堤之时,屋顶断壁,在浊浪洪涛中飘摇,伴之而生的只有痛心。人们是不肯轻易把家园拱手让与洪水的,除非回天无力。在洪灾面前,人们会表现出出奇的团结和不屈!在雨缝里,山上的树木、场上的稻草、家中的旧木板,源源不断地运往圩区,肩挑担运,跋涉在泥泞路上。圩堤岌岌可危,堤上处处是人,本地的、调派的都有。急匆匆地打桩,塞草,填土,抛石头……木桩都是整棵树的,矮了可不行。这么高的桩怎么打?两棵树交叉着横绑在木桩上,人站在横木上,赤裸着胳膊,甩一把脸上的雨水,挥起木榔头,嘭嘭嘭地打出一排又一排长木桩,即将溃决的险段,一处处得以化险为夷。
事情并不是都那么简单,防汛溃堤在所难免,人,葬身洪水的悲壮故事时有发生。有人可能要批评围湖造田的不智或愚蠢,其实,这只是一种事后高明。他们也许没去考虑那时人们对粮食的需求是多么的迫切,为了一点口粮几乎要拿命去拼。

汛期的出现是自然规律,每年都有,只是强弱的分别罢了。九八年的那场洪水,人们还记忆犹新,长江中下游造成了大片的洪泛区。我们这里同样是白浪滔天。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军装的绿救生衣的红是洪水中最耀眼最感人的色彩。险情就是命令!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军人!河湖水岸有多少大堤,战士用血肉之躯筑成长城,垒起人墙抗击着洪水对堤岸的冲刷。挺住,呐喊,也演绎了很多悲壮。那是纪律!那是撼人心魄的血性!那是为了人民!人民不会忘记。大浪里,心头上屹立着一座座丰碑!
眼下又是洪水,百年难遇,超过了历史的极值。雨在不停地下,水还在疯涨。灾情面前老百姓没有了往日的恐慌,堤坝是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坚固了,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水有多大,谁也不能设定。
“有我们在,请放心!”“向前,必胜!”人民子弟兵气势如虹,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军人!战洪斗浪,众志成城。

智慧气象,全域调度,卫星通讯,无人机查险,科技的力量是胜利的保障。
远程抛石,机械打包,运输车,推土机,压路机,冲锋舟,封堵缺口,抢险救援,中国智造大显神威。
特殊的地理位置,受灾还是难免的,但职能部门科学决策,早有预案,安置点内,受灾民众的生活井然有序,爱心接力,更是充满温馨。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抗灾众志激!从抗疫到抗洪,中华民族的博爱情怀和共克时艰的斗志燃烧成耀眼的精神火炬!

抗洪,从女娲到大禹,从黄河到长江,中华民族走过了慷慨悲歌,现在终于走向了长缨在手伏魔除灾的自信!从此,敢踏洪波平,不会再惊魂。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陈明华  网名风景之外

安徽枞阳白梅人,任教于白梅初中

文乡平台编委

《云岩闲草》专栏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