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在父亲节:感谢我的父亲!

 文乡枞阳 2020-09-01


今天(指8月8号)是父亲节(因小编近期太忙,此文迟发了一天,特向作者致歉!),我也想写篇文章感谢我的父亲,感谢他的养育之恩,感谢他这么多年来对我的谆谆教诲。
父亲1942年生于枞阳县彭新屋村。父亲幼年家境优渥,衣食无忧。随着建国以来土改政策的施行,父亲的祖父、祖母及父亲的病逝,家庭陷入困境。特别是父亲的父亲得的结核病,从治疗到病逝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再加上家庭人口不断增加等诸多因素,使原本小康之家逐步走向贫困。父亲幼年寄宿在姨妈的庵里读书。我一直认为父亲善良的性格,与在寺庙里长大有深刻的渊源。
父亲初中毕业时,被国家招收飞行员录取。他是当年安庆地区唯一符合条件的飞行员,上了长春航校,想想父亲是何等的幸运。父亲因为当兵改变了自身的命运,不然贫困的家庭对后续教育是难以为继。
父亲很少和我们说过去的经历。只是一年除夕夜喝点酒,父亲聊到当年在浮山中学上学时,每逢周六下午放学回家,父亲都把午饭带回来给自己的爸爸吃。饥饿的他只好在田野里摘些野果子充饥,这对当时一个正值青青期发育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不容易!父亲也聊到当年援越抗美的事,当年一场激烈的战斗,一个连死伤大半牺牲许多人,只有三个人没有受伤,父亲有幸是其中之一,战壕边的小河都是血水,可谓血流成河,战争是多么的残酷。父亲聊到这些往事的时候,一向坚强的他,眼里饱含泪水,既为苦难的少年,也怀念那些曾经的战友。时至今日,当年的画面镌刻在我的脑海,每每想起不能释怀。
父亲家庭是个大家庭,兄弟姐妹十一个。有些姐弟在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饿死或者病死。父亲是家中的长子,由于他父亲的早逝,他过早地扛起家庭责任这个大旗,对兄弟姐妹多有照顾。结婚分家以后,承担了二叔的读书及生活费用。对大家庭的晚辈也多有照顾,关心他们的读书及工作生活,因此父亲在大家庭里非常有威信。也许是父亲经历了太多事,过早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加上他平时为人严肃,不苟言笑,家里的兄弟姐妹及大家庭的晚辈对他有几分惧怕。随着岁月的流逝,父亲已年逾古稀,人也变得祥和许多,特别是对孙辈,每次他们来父亲都喜笑颜开,拿好吃的零食,还不问学习情况,实属难得。
父亲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了一官半职。父亲为人正直清廉,获得过省廉政建设优秀干部称谓。父亲从来没有当了官、脸就变的作风。枞阳县离铜陵很近。家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及他们的亲戚及周围的乡里乡亲都来铜找父亲办事。父亲总是笑脸相迎,热情接待,无论事情办成办不成,都留人吃顿饭。那时父母收入低,上有老下有小,来人接待是我家一项沉重的负担。平时,都要省吃俭用。父亲那时一年都没有钱添置一套新衣服,穿的还是部队转业的军装,成为单位调侃的笑话。少年的我对家里陌生的客人是有微词的,父亲总是教育我,农村人来找你办事,他们要想好久,最起码好几个晚上没有睡好觉,他会不断地想你是否接待他。再加上母亲“远处烧香不如近处做人”的理念深深地影响我,虽似懂非懂,也勉强接受,但贫困的生活确实给我们带来现实的困境。记得小时候开运动会,老师要求班上同学要穿白球鞋,我只有一双蓝球鞋,自卑的我,用粉笔在鞋上涂了一道又一道。
父亲于我来说就像一座大山,他的人格力量和品行是我今生永远学习的榜样。祝我的父亲永远健康长寿,您和母亲的健康是我们子女永远的福分。欣慰的是儿子非常尊敬我和妻、也孝顺我父母,我要和他一道在你们的余生中,给你们最大的关爱,把孝道这个家风永远地传承下去。
--END--
来源:文乡枞阳
欢迎转发转载,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简介 
伍涛  就职于安徽省铜陵市生态环境局

推荐阅读


父亲节专辑|中国父亲节,也叫“八八节”!
心香一瓣|父亲  故乡
文乡传真|枞中考点,送考爸爸的图文实录
父亲节专辑|永不落败的太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