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文学发展史》日本文学之十二:日本现代前期文学5

 地球生物与人类 2020-09-01

日本文学之十二:日本现代前期文学5

另外,随着现代日本文学走上繁荣,除上述文学流派外,此时还出现了一批具有革命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其代表人物是诗人、小说家石川啄木(1866-1912)。

石川啄木生于本洲东北部的寒村涩民村,幼年家境贫寒。后当过小学教员、记者等。他创作初期崇尚浪漫主义,后写了咏叹个人生活悲苦和愤懑情绪的和歌集《一握砂》、《可悲的玩具》以及现实主义倾向的小说《云是天才》、《道路》、《我们一伙和他》等。他通过" 大逆事件" 进一步认识到日本天皇政府的反动,朦胧地意识到必须用暴力摧毁" 国家政权" ,决心倾向社会主义。如他说" 长期以来,我对自己以社会主义者相称而迟疑不决,今天不再迟疑了。" (《给濑川的信》)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对当时以自然主义文学为代表的文坛给予了批评。如他在《时代闭塞的现状》一文里说:" 今天的小说、诗、和歌,几乎全是嫖妓、私娼、野合、通奸的记录。" 他还号召青年们"我们青年为从这毁灭的状态中振拔出来,现在已经是认清' 敌人' 的时候了。……要以全部精神贯注在对明日的考察上——即对我们自己所处的时代进行有系统的考察上。" 他在晚年创作的《无结果议论之后》等诗歌中,还对知识分子不务实际、只尚空谈的作风进行了批评,在《墓志铭》等诗中歌颂了" 时时刻刻准备斗争" 的先进工人。特别是他的最后一部诗集《笛子和口哨》(1911-1912),被认为是社会主义诗歌的代表作。石川啄木这种敢于和黑暗社会抗争,敢于探讨未来道路的精神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可惜他在贫病交加下,年仅27岁就去世了。不过他的文学创作在日本文学史上是很有意义的,可以说是现代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先驱。

  从1912年开始,是日本现代前期文学的分化期。这个时期出现了一股强大的反自然主义潮流。其中又分为" 新浪漫派" " 白桦派" " 新思潮派" 等流派。" 新浪漫派" 对于资产阶级社会的没落、颓废给予露骨的描写,并在其作品中宣扬变态的性心理和唯美主义思想。其代表人物是永井荷风、谷琦润一郎等。" 白桦派" 标榜人道主义思想,宣扬人类爱,主张以个性的发展来改造社会。不过其作品也有触及或批判黑暗社会的内容。代表人物有武者小路实笃、志贺直哉、有岛武郎等人。" 新思潮派" 提倡冷静理智地剖析社会,但其作品所表现的现实多为小市民变化无常的日常生活。代表人物为菊池宽、芥川龙之介等。
  志贺直哉(1883-1971)在日本现当代文学史上均占有一定地位。他从20世纪初就开始文学创作,其作品多以小见大,以身边琐事和点滴生活来反映社会现实,具有鲜明的人道主义色彩和现实主义倾向。如他的《到网走去》(1910),描写一个在封建礼教重压下的妇女日常生活的悲苦凄惨,折射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妇女的同情。《十一月三日午后的事》(1918),借对一次日本士兵的法西斯式的军事训练的描写,揭露了军国主义的残暴。


  他晚年所写的《灰色的月亮》(1945),以列车中习见的小事,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人民带来的苦难。他的这些作品清新隽永、形象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有岛武郎(1887-1923)这位人道主义作家创作了《一个女性》、《该隐的后裔》、《诞生的苦恼》等一批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特别是发表于1919年的长篇小说《一个女性》被视为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它以年青女子早月叶子不满封建家庭束缚,勇敢冲出家庭牢笼去追求个性解放为线索,揭露了日本封建道德的虚伪,表达了作者对不幸妇女的深深同情。芥川龙之介(1892-1927)也是这个时期有影响的作家。他早期推崇艺术至上主义,但也有不少作品对利己主义等不良风气给予了剖析批评。
  晚年,他转向现实主义创作,用讽刺和幽默的手法对" 大逆事件" 以后的日本社会给予了揭露批判。其中童话小说《河童》(1927)为其代表作。另外,还有一批青年作家积极探索新的社会道路和创作道路,以激进的思想和出色的作品,对现代日本革命文学的诞生作了准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