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世界著名的近程防空反导系统

 上甘岭的旗帜 2020-09-01

随着反舰导弹的大量装备,水面舰艇的防空反导问题越来越突出,一直以来末端拦截都是舰艇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有矛就有盾,为解决末端导弹的防御问题,各军事强国研发并装备了各种近程的防空反导武器,构造起了坚实的盾牌。

AK630和卡什坦(1963年研发,1964年服役)

苏联时代诞生的AK-630型6管30毫米炮,是世界上第一套近程防御武器系统,美国密集阵为第二套,最大射速5000发/分,最大射程3800米。

AK-630由1门AO-18六管30mm加特林机炮、MR-123-02 火控雷达系统、SP-521 电子光学追踪器组成。 MP-123 火控雷达系统可以同时控制两组AK-630,追踪4 km以外的空中目标或是5 km以外的海上目标。AK-630 既可以全自动操作,也可以由炮手遥控操作。AK-630采用内能驱动炮管转动,大大降低了全炮的电力消耗,仅仅是荷兰守门员近防炮中CAU-8/A炮转管动力的1/3,并且提高了炮座的快速反应能力,可以安装在小型舰艇上。

AK-630近防炮

AK630的改进型AK-630M由2门6管30毫米加特林机关炮组成,的最大射速为10000发/分,初速900米/秒,射程500-5000米,是同类武器中射速是最高的。对付低飞的反舰导弹时最大射程为4000米,对付轻型水面目标时最大射程为5000米,系统总重量1.8吨。

AK-630系列近防炮广泛装备于俄罗斯海军的各种水面舰艇,并出口于印度、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中国、也门等许多国家。

AK-630M近防炮

卡什坦弹炮合一系统是对AK-630M近防炮的进一步改进型,配备8枚防空导弹和2门6管30毫米加特林机炮,装在同一基座上,火炮最大射速10000发/分,火炮最大射程4000米;导弹射程1500-8000米。卡什坦系统由指挥单元和战斗单元两部分组成,并且可灵活地组成多种配置,比如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就装有2套指挥单元和8套战斗单元。

卡什坦弹炮合一近程武器系统

卡什坦弹炮合一近程武器系统

密集阵(1967年研制,1980年服役)

MK-15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是一种6管20mm口径的近防炮。目前装备在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尼米兹级航母和各种登陆舰上;日本的金刚、爱宕级驱逐舰、秋月级护卫舰、大隅级直升机驱逐舰;以色列的萨尔-5级护卫舰也装备有该炮。

密集阵近防炮采用6管20mm口径76倍径的M61A1旋转机炮,最大射速4500发/分,备弹1550发,有效射程约450~3000米。该炮安装容易,载台只需提供电力,不需与船舰上的其他系统进行接入,安装位置只要强度满足即可,不必在甲板上挖洞。受限于载台的限制,密集阵系统的雷达只能与机炮共用一个回旋/俯仰角,无法独立执行广域搜索,因此只能一次攻击一个目标。

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

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

密集阵近程防御系统

守门员(1975年研制,1980年服役)

守门员是由荷兰泰雷兹防务公司和美国通用电气合作研制的一种近防炮。该炮性能优异,是西方最具代表性的近程防御武器系统,广泛装备在很多国家的海军舰只上,并外销至英国、韩国、葡萄牙、智利等国。

守门员近防炮采用美国通用电气的提供GAU-8/A 30mm七管旋转机炮(美国A-10攻击机同款),最大射速4200发/分,弹仓最大容量1350发,最大炮口初速1150m/s,有效射程350~2000米。守门员系统的搜索拥有独立的水平旋转基座,因此在接战一个目标的同时,仍能持续对周遭进行广域搜索,能同时追踪18个目标并依照威胁程度顺序打击,并可获得战斗系统的指挥与支援。

守门员全系统重6.372吨,炮塔可连续360度水平旋转,水平旋转速率100度/秒,炮管俯仰速率80度/秒,炮管由外部电机进行驱动旋转;安装时需贯穿炮座下方的甲板,电气系统也分为炮塔与下甲板两部分。

守门员近程防御系统

梅罗卡

梅罗卡近防炮由西班牙伊扎尔造船厂研制,是世界上炮管最多的近防火炮,该系统没有采用国际上流行的转管炮布局,而是采用12管20毫米机关炮,双排布局,每排6管组合而成,独特的设计使其火力强大,排除了转管炮因一管卡壳而全部罢工的问题,提高了快速反应拦截能力。

梅罗卡近防炮的命中率为87%左右,最大射速9000发/分,备用炮弹数720发,初速1290米/秒,最大射程3000米,全炮重4.5吨。

梅罗卡近防炮

梅罗卡近防炮

梅罗卡近防炮

海天顶

海天顶是瑞士制造的4管25毫米近防炮,该系统的设计是可以应付来自于天顶的垂直攻击,该炮并非采用常见的转管炮,而是直接用4门25毫米机炮组成,为提高火力持续性,炮管安装有液冷系统,4门火炮呈整体进行俯仰运动,最大射速3400发/分钟,最大射程2千米,全炮重3.5吨。

海天顶近防炮的炮塔并非水平安装在炮座上,而是在炮座上又增加了一截向后仰的结构,这样火炮炮塔看起来就是向后仰着,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射击仰角增大,当然也是看起来最丑的近防炮。

海天顶近防炮

海天顶近防炮是真的丑

海拉姆(1976年研制,1992年服役)

海拉姆导弹系统由密集阵近程武器系统和拉姆导弹组成,用11枚拉姆导弹替换密集阵的20毫米机关炮,但仍采用密集阵系统的传感器,提高了对掠海导弹的拦截距离,还具备了攻击直升机、飞机和水面目标的能力。

拉姆舰空导弹是由美国和德国联合研发,用于补充从海麻雀到密集阵间的火力空白,是一种可以不依靠外部信息系统的独立的反导系统,增强了舰艇对抗反舰导弹的能力,拉姆结合了导弹的高精度和高炮的灵活性优点。

海拉姆导弹长2.79米,翼展434毫米,弹头重11.3千克,最大射程9000米,最大速度2马赫。

海拉姆舰空导弹系统

舰载近程防空系统是舰艇的末端拦截系统,是防空反导的最后一道防线,现在都朝着火力越来越猛的方向发展,最高射速已经超过10000发/分。还有另一种方向就是将近防炮和导弹组合在一起,成为类似于卡什坦一样的弹炮合一系统,同样也是提高了火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