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风月半隐

 香袭书卷 2020-09-02

写在春季

2019-3-19

“文无需尽露,半隐会更好。”

风月半隐

文字/香袭书卷

春色是闹心的,每日总觉赶忙。数不清的花树在春天里开放,把一双眼睛忙乱得应接不暇,这边是海棠含苞,那边是杏花浅白,还有茶花也来赶热闹,反正是万种风骚。

越是这样的五彩斑斓,我越是想要寻找一份清净。过于慌乱的视线,很怕看不清内心的诉求。就担心一味地跟着俗世花粉,遗忘了自己采蜜的方向。

坐在春日里写字,眼角眉梢都是花事,稍有轻佻,就落得个心慌意乱,怎能写出一汪清泉。毕竟是有了年岁,也度过一些山河岁月,还是能够安下心来,寻找属于自己的路径。

沉静在文字中,偶有误入丛林之感。有杂草遍地,有小径清幽,有溪水潺潺,有野兽成群,还有鸟语花香,树木林立,灌木荆棘。透过时间的光,散落在文字上,带着一缕清香,怀着一抹清愁。


久远的歌谣,在摇船的号工嘴上,河流对岸的吊脚楼里,有姑娘探出头来。这时,绿柳垂下的丝带,刚好传递了一见倾心的消息,于是河流笑了,号工笑了,姑娘笑了,春天也笑了。是这人间最淳朴的请,才有了生命的船橹,渡过无数的人。

读懂文字的人,一眼看穿了写文字的人。哪部分的欠缺,哪里是敷衍,哪些写得有趣,都在他的眼里。幸好,爱上文字的人,也是同样爱护着写字的人。一开口,温和中透出的智慧,点亮了前方路途的光亮。不相识,却懂得。不相知,却明白。

一颗赤城的心,在春天的万花丛中,竟然比花浓。智者说:“文无需尽露,半隐会更好。”那一刻,花正含羞,月正半圆,一句话就把所有的景象涵盖。显山露水纵然是一种洒脱,琵琶半掩更是让人心动。

发现了,小扇轻摇的悠闲,海棠做成香囊的样子。诸葛先生古隆中躬耕读书,半隐于世,是大智慧。大概世间的隐者,多是高人。我把自己隐于文字之中,说着无数的前尘往事,读它的人,明白也好,不懂也罢。


隐去风月,并不容易。谁不是想要呼风唤雨的风光,谁又不是想要光芒万丈的辉煌,这是常态,无可厚非。你如此,我亦如此。只是在落入尘间的时段,能够拭去浮躁,给自己片刻的宁静,就是很好。

我才知道为什么自己如此酷爱以文字的方式和世界对话,却原来,半隐的句子里,已经写下了无数的情怀。日日与文字相伴,慌乱于尘世的心,在只言片语里得到了安宁。所以,深爱。

隐去锋芒的人,内心柔软,对事待人都显得温和。不张扬却有立场,那种隐藏于心的内涵,举手投足都带着看透人世的淡然。这种人,遇事不惊,处事不乱,心有所安。

宋代诗人留下《半隐诗》:“远引未能忘世,端居且学灰心。定自随时隐见,应非与俗浮湛。”此生最美的修行,是过清淡如水的生活,交淡如清风的知己。于我,更是简单明了,能够写行云流水的文字,有浓淡相宜的时光便好。

一生所求不多,但求心安理得。一花一世界,归隐在一朵花中,做朴素之人。


原创作者:香袭书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