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铅山县扶贫工作摄影采风札记(虹桥篇)

 jxyslza 2020-09-02

虹桥乡位于铅山县城城郊,乡政府距县城不到十公里,土地面积73.4平方公里,辖虹桥、飞蛾、江家、王畈、窑山、桥亭、莲塘、森源等8个村委会,1个创业队,115个村民小组,人口1.8万人,水田1.2万亩,山地8.8万亩。和相邻的其它乡镇比较,虹桥乡属于贫困落后乡。6月10日,铅山县扶贫办组织铅山县摄影家协会的部分摄影师到该乡的扶贫点采风,我有幸被邀参加,对我来说是一次最接地气的摄影经历。这是一次纪实摄影的现场实践。

到了农村,才知道目前地方党政是何等的重视扶贫工作。每个贫困村都有驻点干部,村里的第一书记也是由当地干部担任。这些干部都很年轻,普遍都有大学学历。他们常年和村民在一起,为村民出谋划策,纾难解困,生活艰苦,任务繁重。

桥亭村是虹桥乡离县城最远的一个村,想不到这里居然和县城的公交线连成了一个网络,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更有利于自产农产品的商品化,增加农民的收入。若要富,先修路。现在铅山县农村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城乡公交的联通,是历史性的飞跃,是实实在在的缩小城乡差距。

桥亭乡一村民小组的组长谢冬发老婆罹患胃癌,因此一家成了”因病致贫“的典型,谢冬发告诉我们,他老婆因病手术后身体异常虚弱,体重只有70多斤,原来一年要吃20斤蜂蜜补充营养,花费很大,还不能确保吃上真蜜,于是今年下决心买50箱蜜蜂,既能保证老婆吃上正宗土蜂蜜,又能靠出售蜂蜜增加收入,解决贫困问题,一举两得。当然扶贫干部在帮助他解决小额贷款等方面提供了帮助。我问他:你会养蜂吗?他说:不会,请师傅教,边学边干。我为他依靠自己努力脱贫的顽强毅力所折服,我是过来人,我知道家里有一位癌症患者,那是多大的精神压力和折磨。

上图女士是虹桥乡人大副主任,她手举着的就是谢冬发今年自产的第一罐蜂蜜,老谢笑容可掬,自豪的说:我这是真正的土蜂蜜!

扶贫先扶智,傍晚时分,我们来到江家村,看到政府出资为村民建设的文化中心和文化广场,非常实用,深受村民欢迎。放学后,孩子们在图书室阅读课外书籍;太阳落山了,大妈们在文化广场跳起了广场舞。这一切让我们城里人看来并不新鲜,但是我们却深刻感知到地方党政在贫困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巨大投入。即使是在桥亭村一个普普通通的自然村,我们也看到有崭新的文化体育设施,这是扶贫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个名称好!在原来经济基础薄弱的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实践!

第506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