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陌柒柒 又是一年中秋。 对成年人来说,时间不过刹那。 跟C聊天说:“你们老家话,过中秋节怎么说?” 我答:“过十五啊!”是的,在老家中秋节一般都说:“过十五。”如果是正月天的十五,便会说:“正月十五。” 各地的方言不同,闲来聊两句时间倒也好打发。在我的印象当中,老家的八月十五是非常忙碌的。因为,这也是秋收的季节。我们家,大约有十几亩田地。之前那些年,父母亲会种辣椒,土豆,地瓜,豆角等农作物。近几年,母亲身体不是很好,父亲一人忙不过来,索性全部改种成玉米了。虽说,这样省了不少功夫。但每天中秋节前后,依旧忙得不可开交。为此,母亲老是念叨:“要生个儿子多好?看你堂哥,堂弟,能帮你伯伯,叔叔干不少活咧。” 是的。父母亲这一辈子的遗憾就是没有生个儿子。别人家的小子,帮家人干活的时候。我跟妹妹要么干着急,要么就做些简单的活。一来,父母亲害怕我跟妹妹做不了重活;二来,父母亲觉得我跟妹妹都是女孩子。干农活这上面帮不了太大忙。记得有段时间,母亲腰扭了不能下地。碰巧赶上下种,于是她对我说:“你爸一个人忙不过来,你跟你爸下地种玉米吧?”为了给父亲分担,我一口答应了下来。那年,我大概17,8岁的样子。干活的时候,是真的努力了。结果等父亲下地锄草,发现我种的地方玉米根本没扎芽。无奈,父母亲又开始补种。 到了秋收的季节,眼看着别人家的玉米都收到家里了。父母亲也起早贪黑下地。只是这样一来,吃饭成了问题。做家务,我是一窍不通。妹妹又年幼,这活只得被外公外婆‘承包了’。他们大概五点钟起床,九点钟回家吃饭。匆匆吃完饭,又回到地里。有时候,外公外婆也会把饭打包好了,让我们姐妹俩送到地里。等我们再大一些,我也会跟着父母亲下地掰玉米。(只是,记忆中这样的场景实在太少了。)到了八月十五这天,秋差不多都收完了。父母亲会给钱,让我去邻村买几个菜。外公外婆则在家把米饭焖好了,等我们回去。晚饭过后,跟外公外婆告别回自己家。母亲就开始忙活着给‘老爷’上香。(老家比较封建的习俗迷信。)我跟妹妹跟在她身后,等母亲忙完,就开口问她要月饼吃。我跟妹妹俩人,站在院子当中吃着月饼看着天上的月亮找嫦娥仙子以及玉兔。 后来,外公去世。外婆搬到了我们家,中秋节前后这几天,父母亲忙着给家里收玉米,外婆忙着扫院子里的碎玉米粒。我跟妹妹忙着给二楼吊玉米。(把收回去的玉米,用滚轮吊起来放楼上。等玉米旧一些了,再打了买钱。)忙完这一切,照旧买几个菜。等着母亲把米饭做饭,盛出来开动。 今天外婆走了,我也远在千里之外。害怕父母亲觉得孤单,特意打电话回家,母亲说:“你爸哀声叹气一天了!心疼你两个孩子。没忍住,就开车去接。刚好,妹妹说带外甥回去过节。”据悉,还没开始收玉米。 母亲没敢说,我也没敢问。但我知道,她一定也很想念外婆。若外婆还在,估计昨天就等不及,让父母亲去接我家的小孩子了。 中秋节,团圆夜。 月美,人不圆。这,也算是一种缺憾吧!今年,吃不到母亲做的饭。也永远看不到那个年过古稀,却依旧勤劳为子女们默默付出的外婆了。 或许,您跟外公,在另一个世界过着属于你们分离几年的团圆夜吧! 祝大家中秋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