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赔偿公司不是巴菲特投资的第一家保险公司,在此之前他还投资过美洲国家火灾保险公司,只是那次投资并没有控股,最终以转手告终。 这次投资国民赔偿公司却不一样,这是巴菲特第一次收购保险公司,也正是这次收购,开启了巴菲特保险帝国的大门。 1. 巴菲特急切要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找出路 巴菲特1965年开始控股伯克希尔公司,在经过短暂的业绩回升后,公司便开始步入下行通道。 巴菲特在1976年致合伙人的信中说道: BH(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简称)却在其纺织领域遭受着实实在在的困难境况。 目前我尚不认为BH的根本价值将会遭到损失,但是BH也似乎还不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满意的资产回报率。 所以如果未来股市上涨的趋势得以持续的话,我们在BH的投资必将拖累我们的整体业绩表现。 现实情况比巴菲特在信中说的更糟糕。 在投资产伯克希尔案例中坤鹏论曾提到过,1967年伯克希尔公司给股东分配了每股10美分的分红,这共花费伯克希尔101733美元。 巴菲特在消息公布出去之后就后悔了。 所以这也是至今为止,伯克希尔分配的唯一一次分红。 为了能满足部分股东想变现的需求,巴菲特提议现有股东可以用股票兑换公司利率为7.5%的公司债。 通过这种方式,巴菲特又收到了32000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 从此,没有人催他要分红了,他就能把公司现金用于投资。 1967年和1968年是巴菲特合伙公司收益非常棒的两年,1968年更是创造了巴菲特个人投资生涯的最高回报率。 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经营情况却没有得到任何转机,仍然是一如既往的差。 巴菲特任命的伯克希尔新任CEO肯·蔡斯帮了他的大忙,至少在为伯克希尔收缩业务方面是这样的。 公司想发展,唯一的办法是将设备更新换代,但更换设备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不是巴菲特愿意看到的。 并不是伯克希尔没钱可投,而是巴菲特希望将公司现金用于其他投资,而不是继续投入在这个看不到前景的行业中 而投资是他所擅长的。 所以,伯克希尔的纺织工厂一个接一个关闭,巴菲特却在为公司现金物色其他投资标的。 2. 关于国民赔偿公司 国民赔偿公司总部位于巴菲特的家乡奥马哈,与巴菲特办公室只隔了几条街。 公司创始人是杰克·瑞沃特(Jack Ringwalt)。 说起瑞沃特,还与巴菲特有些渊源。 在巴菲特早期成立自己合伙公司的时候,姑姑艾丽斯曾试图邀请瑞沃特加入。 但巴菲特当时要求最少投入5万美元,并且坚持对投资过程保密,瑞沃特最终没有加入合伙公司。 虽然合作没成,但巴菲特一直在关注国民赔偿公司,并且不断学习、了解瑞沃特和保险业务。 国民赔偿公司成立于1941年,靠在大萧条时期为出租车提供保险发家。 瑞沃特的观点是:要想挣钱就得为那些别的承保人都不敢涉足的风险提供服务。 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他愿意为所有别人不敢承保的风险提供保险,马戏团表演者、驯兽员甚至钢锭缺陷,只要是能叫得上名字的,他都愿意承保。 因为这类保险的收益往往会更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