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庞茂琨——关于艺术中的精神自我 

 fuhaizhenren 2020-09-02

来源 艺汇

1963年生于重庆,1978年至1981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1年至1988年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并获油画专业硕士学位,现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重庆文联副主席、重庆美术家协会主席,重庆画院院长,重庆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多年来,他一直坚持探索古典油画语言在当代文化情境的表达与呈现,将个人的艺术创作熔铸在当下社会现实之中,他总是以凝视的视角来描述现实本身,原本静穆的古典画风也被他赋予了一种别样于日常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而这样的艺术气质不仅仅代表着个人化风格的建构与完整,更能由此衍生出油画艺术在当代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的艺术展览,并被海内外多个艺术机构以及私人收藏。代表作品有《苹果熟了》《彩虹悄然当空》《一个满地金黄的夏天》《模糊系列》《虚拟时光系列》《巧合系列》《光耀系列》《游观系列》《折叠的肖像 系列》等。

关于艺术中的精神自我

——庞茂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总是想通过绘画中的“影像呈现”来寻觅一种精神自我。

平庸的生活是琐碎而物化的,而艺术却能于幻想与超然中获得意义。所以我愿意从脑海中搜寻和塑造属于自己的形象,虽然不能脱离于对原始生活的感知,但那些日常情态与形象似乎发自内心幽远的记忆和印象,与现实存在着明显的距离,却又令人深深的为之怦然心动,其中的情境在升华中仿佛将我融为一体,让我失衡的游弋于巨大的虚空之中,这即是我的一种体验,也是我力图让观者去体会的一种境界。 

在我们的精神体验中,思维与语言固然是其思想延续与推进的基本符号,但我以为感官体验是我们将其深化至心灵的途径,所以从可感的形象或形式入手的艺术创作是一种生命体验的最佳方式,因为感知所捕捉的东西是理性思虑无法体悟和企及的。那些恍惚而又具体的肢体和面容、那些无法解脱的追寻与挣扎是物化现实中的享乐不可感触的,这是一种对世界和生存的永恒追问,一种至悲中的至乐。  

我至今仍酷爱古典艺术中的神秘与宁静,以及那种虔诚的宗教情感。在我的印象中,并非如美术史学家那样把古典艺术简单的归于对自然外表的摹仿,他们同样是通过对氛围的精心营造、真切和精微的体验而达到更广博的精神自我的呈现,只是在风格语言上相对的局限于俗成的原则。但是其通过艺术这种感知游戏上升为一种精神体验的心灵净化途径与当代艺术的方式无不相通相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艺术是想通过不同角度与方式的自我修炼来摆脱思想的局限与束缚,体验真正创造的价值与意义,最终实现精神中的高度自由的话,那么对那些仅仅局限于样式的表面翻新和视觉上的浅表刺激的艺术的鄙夷与腻烦就可想而知了。  

在今天,艺术样式和语言的多元与泛化已达到难以归纳和驾驭的程度,但做出自己的选择并深切体验和实践仍然是创作中最重要的。各种语符、效果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营造与创建,并将其符号或氛围的所指揭示出来。因而对我来说,那些充满神秘感的情境、漂浮的人影、光暗、层次、过渡以及那些浸透灵魂的色相总能让我的意念获得圆融与和谐,使精神充满能量,并在扩张中获得意义,这种扩张不是单向度的,而是在抑制和胶着后的勃发,因而是持久和耐人寻味的,也是具有张力的,它直接导入精神自我中的最幽邃之处,使那若即若离的生命的欢愉与苦楚昭然若揭。  

在我的艺术中,人是一个符号,是生命存在与运行的影子,是梦的引领者;它是赤裸的、无身份的、游移不定的,但它又无时不存在于我的内心深处,演绎着我们精神中那些莫明的忧伤与感动。它的每一次显现和每一个暗示都使我们的精神自我感悟到存在的永恒!

肖像作品

《黑裙女孩》

80cm×60cm

2018

《抱猫的萌妹》

80cm×80cm

2018

众家评论:

庞茂琨 不是把自己的态度很直截了当的呈现出来,而是通过题材的方式提出来。这跟他的个性有关,他想在社会现实和艺术表达之间完成一种语言的转换,冷静地、不动声色地通过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某些场景、道具和人物呈现出来,然后让我们从中去捕捉,去把握。

——孙振华

艺术家假设出的画面空间是冰冷和空洞的,它没有正常的三维结构,这对过去一直坚持传统绘画原则的他是无法想象的。由此看来,重新编辑出画面的空间关系,让绘画中的人的情感、风景和静物,游离于固定的模式,形成一种新的三角关系,来摆脱传统方式,这无疑为庞茂琨 的作品释放出种种可能性。

——俞可

《佳薇》

80cm×60cm

2018

《小曹》

100cm×80cm

2018

庞茂琨 对叙事本身有着相当独到的理解:即消除当代艺术系统里由于强调所谓观念所导致在观看上种种的障碍,而将绘画艺术还原为一种可接受的形式,同时又不丧失自己对存在的思考、对绘画的实验,不缺失在精神维度上的前卫立场

——冯博一

庞茂琨的作品,如同无声的哑剧,以形式化的手势和肢体语言,营造出一种隐秘的气氛。表现出他内心深处对于生活的复杂感受,对于现代人生存命运的沉郁悯思,从一个非常个性化的角度展现了艺术家的内心隐秘和宁静伤感。由于庞茂琨具有心理分析特征的深入描绘,他笔下的这些人物将穿过时间的隧道,从现在走向未来

——殷双喜

《小郑》

70cm×60cm

2018

凝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审视,一种自我反省,一种向外探求。有趣的是,在这凝视的目标下,庞茂琨着重表达的是一系列的女性。在他的大量作品中,女性占据了显著的位置,从早期描绘彝族女性到后期描绘城市女性,尽管对象的身份有了重大变化,但隐含其间的一种观望,一种凝视,一种反省,却一直主宰着艺术家的思维。我从来不认为庞茂琨可以简单归入中国的写实主义油画的风格中,我甚至认为,庞茂琨就其趣味方向与探求深度来说,和那种过度注意描绘的表面细节,尤其和那种美女风格毫无相同之处。的确,出现在庞茂琨作品的女性总是那么妖娆多姿,总是散发着一种迷人的光泽,但是,真正引发我们兴趣的,或者说,真正让庞茂琨笔下的女性具有意义的,表面看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气质,一种让人一看就不想忘掉的品相,但内里却是一种思考,一种关于凝视,以及隐藏在这凝视背后的对立的思考。

——杨小彦

《仲夏》

120cm×100cm

2018

《抱花的女孩》

80cm×60cm

2018

妮娜

布面油彩 50×40厘米

2018

含花的女孩之二

尺寸:190×100cm

2013年作

画家妻子肖像之二

尺寸:60×75cm

2013年作

花季未了之一

尺寸:91×116cm

2012年作

花季未了之二

尺寸:56×101.5cm

2012年作

花季未了之三

尺寸:100×80cm

2012年作

花季未了之四

尺寸:91×116cm

2012年作

花季未了之五

尺寸:100×80cm

2012年作

花季未了之六

尺寸:100×80cm

2012年作

花季未了之七

尺寸:122×80cm

2012年作

风景作品

《高桥古镇》

60cm×60cm

2018

《上海迪斯尼》

60cm×100cm

2018

《仰贤堂》

60cm×60cm

2018

《巫溪天元蛟枝峡》

50cm×60cm

2018

《巫溪天元吉龙小溪》

50cm×60cm

2018

《水井山》之一

50cm×60cm

2018

《水井山》之二

60cm×50cm

2018

塞罕坝写生

2018

塞罕坝写生

2018

塞罕坝写生

2018

塞罕坝写生

2018

塞罕坝写生

2018

贵州写生

2017

贵州写生

2017

齐白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