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姓家奴吕布弑义父,四姓皇帝弑母诛良将,抢夺儿媳,其子怒杀之

 司马长史 2020-09-02

姓是表明一个人的家族和身份的标志,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姓非常重要,据统计,我国单姓有6931个,复姓则有上万个,但人数相对较少,复姓中除了两字姓,居然还有三字姓、四字姓、五字姓、六字姓、七字姓、八字姓、九字姓、十字姓,但是字数越多,姓越少,九字姓只有七个,而十字姓只有一个,即伙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这是我国第二长姓,第一长姓有十七个字,令人吃惊,能一口气把这个姓喊出来的人应该比较少。鉴于姓的重要性,人们一般是不会轻易改姓的,毕竟这是老祖宗的传下来的。

说到改姓,最让人熟知的应该是东汉末年的吕布,吕布武力非常高强,被称为“义父克星,”当他义父的人都被他亲手杀死了。

三姓家奴吕布弑义父,四姓皇帝弑母诛良将,抢夺儿媳,其子怒杀之

吕布出于于九原,因为弓马娴熟、骁勇尚武而被招入行伍,后在丁原手下任职。吕布认丁原为义父(《三国演义》,非《三国志》),丁原非常重用他,常让他侍奉左右。董卓入京后,丁原起兵攻打董卓,双方僵持不下,董卓派人找到吕布,诱使吕布杀了丁原,董卓吞并了丁原的部队。

入职董卓的吕布,又拜在董卓门下,认董卓为义父,吕布也是常侍董卓左右,保护董卓的安全,后来吕布与董卓的婢女有染,怕被董卓发现,在王允的挑唆下,吕布又杀掉了自己的义父董卓。

吕布不忠不义,反复无常,最终在下邳被曹操斩杀。

吕布三姓家奴的称号来自《三国演义》和民间,正史中无记载。

三姓家奴吕布弑义父,四姓皇帝弑母诛良将,抢夺儿媳,其子怒杀之

正史中有一个四姓皇帝,比三姓家奴的吕布还多一姓,这个皇帝残暴不仁,杀害母后并杀尽其族人,杀害忠臣良将,好夺人妻,连自己的儿媳都不放过,最终被儿子所杀。

大家在翻阅《宋史》、《辽史》、《金史》、《西夏书事》等书籍时,会发现这个皇帝时而姓李,时而姓赵,时而姓嵬名,几本史书记载这个人的人事迹都差不多,这不是写史书的人写错了,而是他名字太多,先是姓李,后姓赵,后又姓嵬名,死前一年又姓李。现在大家统一叫其李元昊。

李元昊是西夏的开国皇帝,他并不是汉人,是党项人。

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李元昊出生于灵州一个党项贵族之家。他家族原本不姓李,是因为祖先拓跋思恭,曾经帮助唐僖宗平定黄巢起义有功,被唐僖宗赐为李姓,封西平王。

三姓家奴吕布弑义父,四姓皇帝弑母诛良将,抢夺儿媳,其子怒杀之

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诸侯争霸对李元昊家族的影响并不大,最大的影响是其内部的混乱,由于家族矛盾,李元昊的祖先归降北宋,宋太宗便赐其祖上两兄弟赵姓,李元昊因此在宋朝的史书中又多了一个赵姓。

李元昊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看不惯自己父亲对宋朝唯唯诺诺,他想割据称帝。其父李德明死后,李元昊继任西平王,但背地里他在为称帝做准备。

为了团结党项人,他废除了唐、宋赐给党项王族拓跋氏的李姓、赵姓,改为嵬名氏,自己叫嵬名曩霄,又因其字嵬理,也有书籍记载其名为嵬名嵬理。

李元昊翅膀硬了后便与宋朝决裂,宋景祐五年(1038年)李元昊在兴义府称帝,建立大夏。

三姓家奴吕布弑义父,四姓皇帝弑母诛良将,抢夺儿媳,其子怒杀之

1039年李元昊以臣子的身份上书宋仁宗,希望他承认自己皇帝的身份,宋仁宗拒绝,并下诏书剥夺所赐赵姓以及所封官爵,悬赏重金高官捉拿李元昊。

史书记载李元昊“文武双全”,李元昊实际上距离文武双全还差一大截,但是他武这方面还是比较牛,他领兵打败回鹘,扩大了西夏的疆域,在与宋朝的战役中也是胜多败少,面对宋朝名相范仲淹、名将韩琦都不相上下。

勇猛尚可,智谋有所欠缺,曾被宋朝名将种世衡用一个小小的反间计就除掉了自己的左膀右臂。

李元昊是一个生性多疑,残暴不仁的人,为了排除异己,防止外戚篡权,李元昊用毒酒毒死自己的母后,诛杀了其母后一族卫慕氏族人。

三姓家奴吕布弑义父,四姓皇帝弑母诛良将,抢夺儿媳,其子怒杀之

李元昊还非常好色,妻妾成群仍不满足,经常抢夺他人之妻,这个暴君最后还把主意打到了自己儿媳身上,他看到自己儿子宁令哥的妻子非常貌美,便将没移氏抢进宫,并将其册封为新皇后,举国上下的人都嘲笑李元昊,而且笑话还传到了宋朝,宋人给李元昊取了一个“爬灰皇帝”的外号。

李元昊这个做法最后招致宁令哥的仇恨,在一次外出途中,宁令哥趁机给李元昊一刀,李元昊不愧是征战沙场的人,他一闪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刀,但是鼻子却被削掉了。

李元昊虽未当场毙命,但是后还是因这一刀而毙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