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郓哥献计捉奸害死武大郎,究竟是仗义援手,还是为了一己私利?

 司马长史 2020-09-02

郓哥是《金瓶梅》中的一个小人物。他的事迹不多,但却是制造武大郎血案的关键人物之一。关于这个人物形象的评价,历来的争议也比较大。有人认为:年纪虽小,却也极为仗义,帮助好友武大郎出手捉奸,武松复仇时又挺身而出,在公堂上仗义执言;也有人认为:郓哥这个人自私自利,假借捉奸之名报复王婆,结果搭上了武大郎的性命。

郓哥这个名字很有纪念意义。他出生在郓城县,当时在县里服兵役的父亲随口起了这个名字。他出场时只有十五六岁,还是个半大的孩子,但却早早撑起了家里的重担,在清河县沿街兜售水果维持生计,跟卖炊饼的武大郎算是同行。

郓哥献计捉奸害死武大郎,究竟是仗义援手,还是为了一己私利?

郓哥精灵剔透,又能言会道,在向富人兜售水果时,总能得一些额外的赏钱。清河县大名鼎鼎的西门庆,就是他的大主顾之一。

这一日,郓哥像往常一样,提了一篮新鲜的雪梨,到西门庆经常出入的场所来回寻找,试图再得几个闲钱。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发现西门庆的踪迹。在这期间,有人对郓哥说:“这几日大官人常去王婆的茶坊,跟买炊饼的武大媳妇偷腥,你到那里去,准能找得到。再说了,你是个小孩儿,就是故意撞进去也不打紧。”

郓哥献计捉奸害死武大郎,究竟是仗义援手,还是为了一己私利?

郓哥一听乐坏了,提了篮子一路小跑到了紫石街,来到茶坊门口,也不顾王婆阻拦,拧着头就要往里面闯。结果,一老一少先是发生了语言上的冲突,随后又进行了武力角逐。郓哥毕竟是个瘦弱的孩子,力气上跟胖嘟嘟的王婆根本没法比。在交锋中,不仅带来的水果洒落一地,脑袋上还被王婆敲了个大包。

郓哥一路哭、一路走、一路骂,心里委屈得很,心想:“好你个王婆,出手如此狠毒,你既然不让我赚钱,你也别想好过。”于是,他就沿街寻找武大郎。

郓哥献计捉奸害死武大郎,究竟是仗义援手,还是为了一己私利?

别看郓哥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处处受欺负,在武大郎面前可是十分的威武。俩人刚一见面,他就指桑骂槐地把武大郎给羞辱了一顿。就这还不算,又让武大郎在酒馆里请他喝了几碗酒才算了事。郓哥出了一口恶气之后,就把潘金莲和西门庆在王婆茶坊里偷腥的事情,一丝不漏地告诉了武大郎,后来还定下了一个捉奸的计策。

至于潘金莲不守妇道,在外偷人的事情,武大郎岂能不知?只是自己软弱无能,睁只眼闭只眼不去细究而已。现在不同往日,武松到了清河县后,腰杆稍稍硬棒了一些。郓哥又把这件丑事说得如此直白明了,武大郎脸上挂不住,就听从了郓哥的计策。

郓哥献计捉奸害死武大郎,究竟是仗义援手,还是为了一己私利?

次日,二人依照约定,趁着潘金莲再到茶坊与西门庆苟合的时候,郓哥在外面缠住王婆,武大郎则冲入内室捉奸。最终的结果,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武大郎被西门庆一脚踢飞,当场休克,郓哥看到这一幕也被吓得落荒而逃。

另外,从武大郎临死前与潘金莲的一番对话,也能看出,他对潘金莲偷人这件事情上还是相当宽容的,甚至可以说是纵容。他的意思也很明白,只要潘金莲以后能安稳过日子,即使武松日后回来,这件事情也就绝口不提。

郓哥献计捉奸害死武大郎,究竟是仗义援手,还是为了一己私利?

从这件事情的经过能够看出来:哥帮助武大郎捉奸,其最初的目的就为了自己能出口恶气,搅黄了王婆赚钱的勾当,并没有存在什么义气之举。

不过,武大郎遇害,武松回来复仇的时候,郓哥的做法倒还能称得上有些义气。在街坊四邻纷纷闭嘴的情况下,能够勇敢的将武大郎被害的原因和经过,无一遗漏的全部告知。不管他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愧疚也好,义气也罢,这样的勇气和行为还是值得肯定的。

不管怎么说,哥在武大郎这件事情上,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书籍:《金瓶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