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中五首诗,为何皆是他入蜀后在成都时所作?

 元元的天下 2020-09-02

小学课文的古诗越来越多,作为中国文学皇冠上明珠的唐诗,是小学语文课本中诗歌的重头戏,诗圣杜甫的文章自然也必不可少。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来自2017年9月统计消息,小学所有古诗一共135首,杜甫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诗只有五首。

而杜甫入选的诗,又皆是他入蜀后在成都时所作,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课本中杜甫的几首诗,都是阳光积极的美好主题,符合小学生美育的要求,除了节选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哀伤沉郁,大都明快轻松。

杜甫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中五首诗,为何皆是他入蜀后在成都时所作?

杜甫

甚至有吹毛求疵者,说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赋新词强说愁 :屋上既有"三重茅”,应该属于茅屋的豪华版,不容破到漏雨,要不然是偷工减料的豆腐渣工程;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讲的也是"士“,不属于穷苦老百姓; 至于"南村孩童欺我老无力",小孩子偷拿他老人家几根茅草开开玩笑,何必大呼小叫地叹息,小家子气反应过激,怎叫人相信他推己及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呢?……

此说为笑谈不可当真,主要还是课本收录古诗时,考虑到它的受众为小学生,意在加强美育的结果,内容选取的多是积极阳光喜悦的主题,苦大愁深的诗,似乎于少年儿童来说太过沉重了。

杜甫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中五首诗,为何皆是他入蜀后在成都时所作?

杜甫草堂

再说,杜甫草堂建在浣花溪畔,风景宜人,堪入画入诗

如《绝句》(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一二两句如粗笔勾画描绘景物,二三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使整个初春画面色彩鲜明、虚实相生。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无雕饰之感;所描景物清丽雅致, 格调清新脱俗,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诗不仅切夜、切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表现得十分生动。

而七言《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尤为精彩明丽,对仗工整且朗朗上口。倘若两句分作对联也是极为工整的佳作,将四幅绝妙的美景呈现在人面前.

杜甫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中五首诗,为何皆是他入蜀后在成都时所作?

课文杜甫诗插图

可见杜甫的美学思想自成一家的,对诗歌意境的开拓贡献颇丰,还贡献了不少成语如《钱囊》诗"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化来的成语"囊中羞涩”。

巴山蜀水人杰地灵,天府之国美景丛生,杜甫也开心。但是古人"巴山蜀水凄凉地"的诗也不少,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更主要的是,以景抒怀是诗歌常见的形式.杜甫寓喜悦之情于景

杜甫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中五首诗,为何皆是他入蜀后在成都时所作?

杜甫草堂

杜甫只不过在成都呆了三年多时间,却留下了许多温暖的诗篇,这与他在锦官城这段相对安稳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杜甫一生仕途坎坷,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志向,却与长安无缘,饱受愁闷满怀的煎熬。加上安史之乱,全家历经漂泊,常有举家无食的凄惶。难得的是杜甫对苦难的感同身受,故多哀流民生活之艰辛之句。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长久流浪江湖的杜甫到了成都,在浣花溪草堂寺旁,靠旧友高适等的帮助建起了自己的草堂。高适和严武先后还经常资助他。以致杜甫不用为生计发愁,"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了。

杜甫辗转流离来到入川后,暂居成都这一时期,不仅有了修了房,东飞西撞的鸟儿有了暂栖的小巢。本来都喝了饯行酒欲出川的杜甫,平定了安史之乱后好友尹武回到成都,还为他谋得了一生最高的官职,节度使参谰工部员外郎一职。杜甫诗歌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中五首诗,为何皆是他入蜀后在成都时所作?

课文中杜甫诗图

生存环境,对杜甫这样一个情绪敏感的诗人来说,影响无疑巨大。

比如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之一):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以前收入的则是七绝句另外一首: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这两首诗反映了杜甫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的欢悦之情,以及《田舍》"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等,俱是充满了轻松喜悦的心情。"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俱是那时所作,流露出充满了轻松喜悦的心情。

杜甫入选小学语文课本中五首诗,为何皆是他入蜀后在成都时所作?

课文中杜甫插图

"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在成都写下的诗作,在他飘泊的一生中弥足珍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是在成都所作,不过是中间发生了小波折,高适严武等赞助之人出川去了,又陷入了困境。杜甫在湖北瀼西还有另一处草堂,即《又呈吴郎》所指"堂前扑枣任西邻“之处。

可惜杜甫只在四川住了五年,成都呆了三年零八个月,工部员外郎的幕僚生活又不适应自己辞掉了.就因严武突然病故失了依靠,在765年杜甫离开四川,再也没有回来过了。

小学课文的古诗多,杜甫入选的仅管只有五首,看惯了他老夫子的沉郁顿挫,让人感觉眉头紧锁的诗圣,他也曾有过"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轻松惬意时光……

参考书目:《杜甫传》 冯至 人民文学出版社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