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青春丨三过“独木桥”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由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办,东营微文化承办的“微”青春有奖征文:书写青春,记录梦想、传递正能量......   

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微”青春有奖征文大赛 

三过“独木桥”

“自古华山一条路,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出路”。这是我中学时代流行的一句话。高考制度恢复的那一年,我上六年级。当年,班主任老师和高我一届的一个同学分别考取了大学和中专,有个老师对我说:高永忠,你应该去参加高考,我说,还没有学习化学课程,缺一科,不行啊。

随后,我转到公社驻地中学上初二。高考制度一恢复,各级教育机构和老师们都重视教学和学生们的成绩了,全公社经常组织统考,奖励学习好的同学,总分前三名、有时也设二等奖前三名,单科状元都要奖励。一次,在公社小礼堂召开表彰颁奖大会,外村的同学看着我一趟趟上台,非常羡慕。

我们的目标,先考上重点高中,两年后再考大学。上初二、初三,转眼到了中考临近的日子。我们上学时,重点高中提前单独招生,年级的精英们都摩拳擦掌。我们学校上一届考取重点高中的人有十人左右,大家都信心满怀,考不上一中,也要考取四中。

作为高考的前奏,中考一样紧张,全年级的几个班都在紧张忙碌的复习中,不参加高考的科目早早完成了结业考试。语文老师的一句话,不知吓着了多少人,反正我被她的话结结实实地吓着了。她说城里的老师说,农村的孩子都很可怜,考不上高中,就得去种地。其实,以我平时在年级的排名完全可以不管她说的话,我产生了一种莫名消极情绪,学习成绩开始下滑,本来不偏科的我,优势科目只剩下了一门物理课程。让我自己估计,总成绩掉了三分之一,重点高中考试遭遇滑铁卢。当年,我只考取一所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就普通高中吧,妈妈说普通高中一样出人才。就这样,爸爸借来了当家一位叔叔的自行车,说手头宽裕时,给人家钱。至今,我清楚地记着那辆凤凰自行车的钢印号。其实,今天说起来,上高中十几里路也不算远,早上六点多起床,早上也没有什么吃的,父亲早早地用玉米面做好了一份饭,菜可能是酸菜,也好保证我一上午不饿。我们带点饭,中午到食堂去热。每天都在七点二十多赶到学校,赶上七点半的自习。

其它季节都好办,单怕冬季,吃完了爸爸做的热乎乎的玉米面“搅拿糕”,出了村西口,公路上,天寒地冻,呼啸凛冽的西风使我们骑的自行车只能保持一个不倒的姿势,半天走不了几米,迟到是肯定的了,一个同学不戴棉帽,耳朵被冻硬,后来消冻以后就开始流水,我说你就“耍狂”吧,他说不是啊,家里没有棉帽呀。我的父亲给买的旧军棉帽真起了大作用了,使我免受冷冻。

转眼到了高二下学期,也进入了我们那个年月的高考冲刺阶段。一般的习惯是高二下学期开始住校,为了保证学习效果。父亲早早地给转来了粮食关系,十六七岁正是长身体能吃的年龄,中午在食堂定四两面条吃不饱,改为定六两,后来发现,定到八两也是一样,食堂的大师傅没增加多少,应该是差不多的数量啊。

住校的宿舍是学校教学楼一楼头上的一间单间,八九个人一个大通铺。每天晚上十一点,人员才全部躺下,还有人在说话,谈论白天的事,第二天早上,五点钟就有人开始起床,我的睡眠严重不足,以至于我养成了上课睡觉的毛病,寒冷的冬天里,也不例外。也影响了听课质量。参加当年高考,我的心态非常不错,自己对自己说,不要慌张,争取发挥自己最好水平。只记得作文我一笔一划地写,到交卷时,只写了三行。我的高考成绩269分,小数点后边的零头我忘记了。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当年高考分数线,反正是没考上。

父亲知道结果后,也没有埋怨我,他说补习吧。父亲从我们小时候就承诺:你们学到哪,我供到哪。

复课也要成绩,父亲托人让我去文教局办的补习班,学费是每学期十五元。学习的问题解决了,中午吃饭问题怎么办呢?父亲想到了同村在补习班对面招待所烧锅炉的王伯伯,让我去找他解决吃饭问题,王伯伯让我对外人喊他姨夫。

从那时候起,我养成了一坐一上午的习惯,中间最多去一次厕所。从二中来的数学老师说,你们每天提高零点五分,明年高考就可以增加一百多分。我让从六中来的并不熟悉的生物老师,帮我搞来了生物课本。

我扎扎实实地学了近一年,本打算提高学习成绩,后来的结果,预选就落榜,与当年高考无缘。

回家报告给父亲,父亲没说什么,继续补习吧!

没有高考成绩,补习哪里肯要啊。听说母校也在办补习班,父亲让我去问问,我上门去一问,负责报名的老师爽快地收留了我。

下一个问题,继续解决中午吃饭问题。父亲从同村在外工作的一个工人处,得到一些饭票,我中午得以去建筑公司的食堂吃饭,也就是去买一个四两大的馒头,买一点咸菜,在那里啃。食堂卖饭的同情我,把我叫进去,给我倒上一碗热水。有的时候,父亲每周给我一元钱,中午可以花一角六分在街上买两个糖烧饼,站在街上的宣传栏前吃完回教室。

有一次周末回到学校,我和一个同学在操场边上打羽毛球,高中的原班主任过来对我们说,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打羽毛球?我们赶紧停下来,回到教室复习。

第三年高考,我以四百多分的总成绩顺利通过预选。接下来正式参加高考。高考第一天,我考化学交卷时就发现,丢了一道十四分的题,这道题动动笔就可得十分,我很平静地对待这个问题,不让他影响我后续科目的考试。

参考答案发下来以后,我给自己估计的分数是421.5分,成绩下来后,我的实际成绩是421.2分,我的判断似乎如此精准,其实,物理科目我给自己多估计了十多分,政治少估计了十几分。当年本地的大学录取分数线为440分,大专录取分数线为430分。中专分数线应该在360分左右,为了提高录取成功率,我专门挑选石油煤炭等方面的学校报考,最终我被一所石油学校录取,从此,走上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人生道路。

作者简介:高永忠,自幼喜欢文字,业余写作,从事基层兼职宣传工作十余年,河口区作协会员。有散文诗歌散见于地方、企业报纸,《中国石化报》、《东营日报》、《黄河口晚刊》、《胜利日报》等报纸。愿意在文学写作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