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青春丨我的敲门砖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由东营市作家协会主办,东营微文化承办的“微”青春有奖征文:书写青春,记录梦想、传递正能量......   

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微”青春有奖征文大赛 

我的敲门砖

眼下人找工作,文凭放在首位,因为文凭是成功进入门槛的敲门砖。我要说,我作为一个奔六年的人,在我风华正茂的那个年代,更是唯文凭为主的年代,然而,我的敲门砖竟然与众不同,本人因为嗜好写作,成就我一份又一份的工作岗位。

在上学年代,写作是我的强项。当然,我的梦想是当作家。我每天的业余时间大部分都被读书和写作占据。 特别是我的一篇篇拙文,被乡、县、市广播电台播音员播送的时候,我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我的文章几乎三天两头被电台播送。那个时候,我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 一次,乡里缺少一个专业通讯报道员的职位,有关组织领导“慕名而来”找到我……安排我乡里做通讯报道工作。就这样,第一份正式职业不知不觉中如同桃花运一样淋到我的头上了。

数年后,一个小学校里急缺一个老师岗位。有关部门只好上报上级教委,特指定调我进入教师队伍,说是因为我嗜好写作,又因是书香门第人家,是当语文老师的最佳人选。就这样我从一个专业通迅报道员、记者身份一转身,又“跳槽”从事了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业单位呀。

从事教育工作者之后,我始终没有丢弃我嗜好写作的“专长”。每到周末,是我外出采访的日子,家乡的每个自然村都留下我的采访脚印。因为是正值青春活力四射的岁月,我没有觉得有丝毫奔波劳苦。

由于我勤奋写作,每个月稿费将近十元。而与我的工资相差不多。让我、让父母高兴的成天不得了。父亲那个时候,几乎和人家见面拉呱闲聊,都是故意往我这个儿子身上扯。因父亲自豪家里有我这样一个争气的儿子,我的父亲因为我的出名,而见面就有人问,你是侯敬方的父亲吧。

一次,一家大型工厂里需招一名厂长秘书,一直找不到合适人选,有人听说了,就推荐我这个爱好写作的“作家”面试,结果人家和我拉呱一阵子后,当场拍板说我是不可多得人才。就这样,人家调动工作需要“糖衣炮弹”加“机枪”,而我呢,都是被组织自找上门。第三份职业的铁饭碗,如此轻轻松松到手了,并且一干就是若干年。

随着写作的耕耘不辍,业余的零花钱全部来自稿费。再后来,我又被市诚邀加入作协会员。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不知不觉中被老年诗歌协会拽入门槛,写作不仅改变我青春的岁月命运,而且自然成为我特有的替代文凭的“敲门砖”。

随着年代的发展,青春的消逝,我青春岁月的“敲门砖”一去不复返了。然而,业余闲暇间,写作却成陶冶我生活的情操主题,主宰我的业余温馨生活。有时候孩子都羡慕我的青春岁月,哪里像现在,逢进必考,即使浑身是本事,没有好得一纸文凭亦会被挡在报名的门槛之外。现在我敢说,像我这样自然的用写作这个“敲门砖”来从事工作的,今天已经很罕见了。也许是人才稀缺的年代所致吧。

作者简介:侯敬方,枣庄市作协会员。“中的”文学社理事。从事写稿三十多载。发表数千篇。获奖数百次。稿件散见当地报纸、网络、论坛、杂志。有书籍《爱的情怀》、》侯敬方诗集》、《教师的峥嵘岁月》、《侯敬方小说集》等出版。

“东营微文化”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以文会友,大众也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