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病【小小说】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微”青春有奖征文大赛 

心  病


                   

 作者丨纪永利   编辑丨张旋

  “你又‘死到哪里了?快回家,老爷子光说头晕,浑身没力气,”李梅在电话里生气地对在外的老公杨发财说。杨发财最近因羊价格低,育肥好的羊没及时卖出,如剁了尾巴的猴,谎称打听羊价格为由天天往外跑,家里的累活,脏活都撂给他媳妇李梅了,你说李梅能不生气吗?“我不是在外打听羊价格吗?老爷子病了,!你抓紧收拾收拾(东西),我立马到家,我看就到‘青医’看看吧!”(我们这里通常说的“青医”是指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医学院很早就和滨州医学院分开了。但老百姓一直沿用至今。一说“青医”,老百姓都知道在哪?一说滨医,大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李梅走出房门大声说:“一个头疼远影(利津方言,实际是‘眼晕’的谐音),又不是大病,还用着去‘青医’。再说了,咱那羊还卖不了,心急火燎的,也离不开啊!先到咱镇医院看看,倘若有事再到‘青医‘!”只听电话那头说:“好,好,听你的,啥时候也得你说了算。”……

杨发财把车听到门诊楼前,迅速从驾驶位下来,打开后排车门,小心翼翼搀扶下老人。老人头发凌乱,身穿白色背心,背心前后有一片被汗水侵湿的印记,一看就是天天干活的庄稼人。下了车,老人在去门诊楼路上对儿子说:“快到经销(小商店)上买上两盒小熊猫烟,等会儿大夫看病先给大夫点上一只,剩下的放到人家办公桌上,这样大夫看病认真,细心。”老人一生抽烟,外出办事,经常是先笑,再递烟,后搭讪,一会就成“好朋友”,很少有办不成的事。这不老爷子今天想把他多年总结的“绝方子”传授给小儿子。“啥时候了,还买烟!都火烧眉毛了。”杨发财生气地说。“啥小熊猫,还老熊猫呢,现在医院的人那像您天天抽烟,你这病就是抽烟抽出来的。”李梅没好气地说出了疾病“原因”。老人听后瞪了李梅一眼,想发火又忍了下去。“快走便,我还有若干事呢!”老人一听就火了,刚才强忍下去的火气“腾得”起来了:“你小子没有听话的时候,从小就和我唱对台戏,让你向东,你非向西;让你打狗,你就去撵鸡。我早晚死在你手里,从来不像你大哥我说啥是啥。”杨发财一看老爷子真生气了,立马做了个鬼脸,油腔滑调地说:“我大哥在外吃着‘铁饭碗,’是好,可是你长病了,还不是你这不争气的小儿陪你看病吗!指望你大儿子‘黄花菜‘也凉了。要不给你大儿子打个电话?”老人没有说话只是举起手摇了摇,示意不要打电话。杨发财接着说;“爹,你请好吧,等卖了这拨羊,让你小儿媳妇给你买上好酒好烟,天天吃好喝好,以后什么也不干,天天‘磨太阳玩’。”老人一看儿子油腔滑调毛病又来了,实在拿他没办法,想生气也消去了一半,只是一听卖羊一事长长“哎”了一声。李梅从后面悄悄推了杨发财一把,两人绘声的地笑了笑。

说着说着到了门诊,挂了号进了医生办公室,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医生示意让老人坐在办公桌前杌子上。待老人坐下

女医生:“您好!大爷你觉得哪里不好啊?”

老人一只手指着头:“头里哄哄的,有点远影,混身不舒坦,是不是身上的零件都乏了。”

女医生:“我给您听听”。女医生面对面对着老人,强忍着老人身上的膻气味,将听诊器听头轻轻放到老人胸前左上角,静静地听了一会……“心脏没有啥事”;后又在血压仪上测量了血压……“吆!血压180/110,血压高。查过血糖吗?”

老人:“查过,血糖有点高,七点多。”

女医生:“什么时候查出血糖高?”

老人:“去年夏天,你们医院去查的,老年查体。查出来说是血糖高,刚开始俺还不信,结果又去‘青医’查了一下,真有点高。”

女医生:“做个全身检查吧,花钱不多,查的项目还很多。经济实惠,我们医院推出一项新的检查项目。180元做个全身检查,报了合作医疗才花90元,项目包括化验(肝功能,血脂分析),B超(肝,脾,胰,肾),心电图,透视。”

大爷吃惊地说:“这么多项目才花90块(元)吗?够本吗,可不是忽悠人啊!”

女医生:“不是忽悠人的,主要是让老百姓得实惠,我们的宗旨就是为老百姓服务。”

老人:“光搞服务,不挣钱,咋发工资?”

医生笑了笑;“我们现在的工资是国家给发的,我给你开个单子先去查一查!”

李梅,杨发财一看老人又开始絮絮叨叨了,异口同声地说:“快查查吧,你操心太多了,不用管人家怎么发工资。”

杨发财叫了李梅一下,示意过来拿钱,李梅回过身,背对着杨发财从小包里拿出了一百元钱。

杨发财看了看一百元钱,不屑一顾地小声说:“给一百,少点吧。烦人,真不给面子。”

李梅:“还剩10元呢,回头交给我。”

杨发财:“你不去(陪老人查病)啊?”

李梅:“我(陪老人查病)不去了,我有事问医生,你快领着查查,快去!快去!”

杨发财搀扶着老人出了门诊,回头看了看李梅没有跟来,偷偷从口袋里取出二百元钱,自言自语说:“幸好早有准备,不然丢大人了,老娘们真抠。”

李梅看看杨发财和老人走了,对着女医生说:“急闹煞人啊,医生你说老人有大病吗?”一边说着一边坐到女医生旁边,

医生笑了笑:“我觉得没有什么大病,可能是天气炎热原因吧!不过血压高,得吃药,具体情况还得等检查结果出来再说。”

李梅:“医生,我给你说实情吧,今年进了一批羊,育肥完成了,想卖吧,价格太低,不卖吧,天天喂饲料,天天赔,我两口子本来心急如焚,老爷子没事也跟着瞎操心,他七十多了,那经得起瞎折腾,这不一激恼病了,真是屋漏偏遇连阴雨,乱上加乱。”

医生:“不着急,慢慢来,不会有大病的,你没有看到吗,我刚才有意和他聊天,老人现在精神好多了,老人絮絮叨叨也是一种发泄,发泄出来就好多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放心好了。”

两人嘻嘻哈哈拉着呱,不一会除了化验没有完成,其他都做完了,杨发财拿着查出来的单子放到女医生办公桌上,女医生一项一项仔细看了看,觉得没有啥大事:“老大爷,没有啥事,可能是天热激恼的,你是开点药吃还是打吊针啊?”

老人:“打吊针那不花打大了吗,原来打一次吊针得一百多呢!”

女医生耐心地说:“现在少多了,现在不是有合作医疗吗!报销百分之五十,而且药是零差价销售,打一次最多花二十元钱。就是住院还报销百分之九十呢!”

老人:“便宜,可不是假药。”

女医生:“不是假药,有政府补贴,放心用好了。”

老人看了看儿子和儿媳。杨发财瞧了瞧李梅说:“打吊针吧!好得快,吃药。”李梅马上说:“吃药吧,又不是大病,只是一个头疼脑热。”女医生有点犯难,到底是听谁的,打针还是吃药啊?

就在这时杨发财的电话响个不停。杨发财本来就因为李梅才给了一百元钱耿耿于怀,丢了男子汉的面子,现在又为打针还是吃药小两口争执不休,心里如打碎了五味瓶烦着呢,这不又来了电话。“谁啊?”杨发财生硬地说,只听电话那头高声说:“发财哥,你在哪里?快回来!羊涨了!”“真的假的。”“最近不是闹禽流感吗,市面上吃鸡得少了,吃羊的多了,市场销路大涨啊,所以羊价格涨了,快回来卖羊吧!”在接电话的瞬间李梅听到了羊的事,立马贴到了张发财身边,竖起耳朵侧听着。等接完电话,两人甭提多高兴了,也忘记是在医院了,也忘记女医生,更忘记老人了。旁若无人的同时举起手,两手来了个“对吻”。动作完成觉得有点不妥,脸红红的到了老人身边,老人一看小两口面对这么多人,忘乎所以,竟然做出这样不雅的举动,生气的要发火,耷拉着眼皮说:“啥事这么高兴啊!太不象话了”李梅平时就喊孩子他爷爷,要不就“哎”“哎”的。这会也不知为什么竟然大声喊:“爹,和你说个好事,咱的羊可以卖了,羊涨了!”“啥?羊涨了!羊涨了,那还治啥病啊!”老人一是听到儿媳大声叫爹,觉得太阳从西边出来了,二是又听到羊涨了,老人好像吃了救心丸一样,精神大振,面带微笑对女医生说:“医生快给我开点药吃,我没有空打吊针,一听羊涨了,病就好了,说实在的我这病就是让羊给闹的。”等女医生开完药。老人大声说:“发财啊,快!快开车!咱回家卖羊的!”老人激动地猛然站起,有点摇晃,幸好张发财和李梅立刻搀扶住了老人,老人怕在座的笑他,嘴里不停说:“我没有事,没有事,激动的,激动的。”小两口搀扶老人往外走,一边眉开眼笑地逗老人,说:“爹,你的病啊?要不住住院,观察观察?”老人仰了仰头说:“住啥院啊!我那病好了一多半了,我那是心病。”

作者简介

 

纪永利,生于1966年,东营利津人,医务工作者,爱好文学。

作者近期作品欣赏:

  责任高于一切

  儿时的馒头

“东营微文化”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以文会友,大众也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