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青春丨循着来时的足迹寻找昨天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微”青春有奖征文大赛 

循着来时的足迹寻找昨天

            ——忆中师二十年

每天早晨都爱抱着孩子到小区广场的紫藤花架下坐一坐,那半遮半露的绿荫,那青青的绿色,那微微的香气,都会给我的每一天注入力量,它们总会把我的思绪带入久远的某个时空。        

 那里也有一片紫藤花架,小区的紫藤花架是两个竖排的连廊,那里是两个横排的连廊,现在怀里抱的是孩子,那时手里捧着的是书本,也是这样的夏日的清晨,只不过那时的时辰要比现在早上三四个小时,五点左右,青青的花香,悠悠的书香,带着露珠的草香,每天早晨滋润着我正值青春年少渴求知识的心灵,在那片紫藤花架下世间所有的一切都不复存在,有的只是那一串串 带着墨香的文字,任由自己的灵魂浸润其中,慢慢的接受它们的一点一滴地滋养。

二十年了,恍然 若梦,却又那么的清晰,那是怎样的一段青葱岁月。1997年9月1日我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踏入了平度师范的大门,带着懵懂与无知,在这里我遇见了我今生最感激的老师们,遇见了知识,遇见了命运。  

恩师难忘,却又无以回报。班主任杨宝庆老师,高高瘦瘦,戴一副黑框眼镜,老实厚道,平常说话有点结巴,上课的时候从来不。杨老师山师数学系毕业,毕业第二年成为了我们九七级三班的班主任。杨老师的专业很棒,他教我们代数,当时感觉好像没有他不会解的题目,不论问他什么题,他只要看上一遍,略一思考,接着就会非常熟练的给解出来。

杨老师当时年轻,比我们大个四五岁,天天与我们混在一起,不分师生。他带我们爬山,看流星,请我们吃饭。山爬的是唐田镇的老龙湾,有一个春天的周末,杨老师突然宣布带我们去爬山,他卖了关子,也不说什么山,我们就那样跟着他,骑着自行车,一路欢歌,一路笑语,一路口哨声,铃铛当当响,杨老师就这样把我们带到了老龙湾的山脚下,我们把自行车整齐的停成一排,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踩着布满荆棘的山石,凭着一股年轻的豪气,你拉我一把,我扛你一下,手上划一道,腿上扯一下,就这样到了山顶,看着山脚下一片片绿色的麦田,一户户人家的小小的房子,当时真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我们在山顶进行了简单的野餐,就下山了,下山的心情就比较放松,我们逗弄了动物园里的猴子孔雀,品尝了山上的爷爷自己种的山茶,太阳藏到山后去,我们也到达了山底,伴随着前面同学的吆喝声,我们都傻了眼,我们的自行车全被锁起来了。原来老龙湾是唐田镇刚刚开发出来的景区,需要交门票,我们莽莽撞撞,啥都不知道,就这样冲入人家景区玩了一天,景区管理人员就锁了我们的车,问我们要钱,我们也都没带什么钱,景区威胁我们要告诉我们学校领导,让领导来领我们,当时还是小,可把我们吓坏了,杨老师当时用了一句不知从哪看来的话,结结巴巴地安慰我们:“别怕,集体-集体犯错误不算-不算犯错误。“不知为什么,杨老师这句话这么多年跟刻在我脑子里一样,可能当时太害怕了。最后好在我们有唐田镇的同学,经过联系家长交涉才放我们走,我们回到学校天已经完全黑了。

机缘巧合,好像在中师二年级,九八年的时候,我们还邂逅了一场流星,大约凌晨两三点钟,我们在杨老师的带领下,披着被子,提前一个多小时守候在篮球场上,眼巴巴的望着漆黑的夜空,“哗——”一颗很亮的流星划过,大家都欢呼起来,接着越来越多,一颗颗的从天空划过,真的就跟小雨滴一样,那一年我见到了传说中的流星雨。现在大女儿经常问我:“妈妈,什么时候才能看到流星?流星长什么样?我无法用言语给她描述,真想把这种经历借给她。最后高考完了,成绩下来了,杨老师请我和班长李恒吃饭,杨老师当时很激动,他好像那天没有结巴:“李恒能考上我很惊喜,官彩民能考上在意料之中,就是全校考一两个,你也肯定能考上“谢谢杨老师,谢谢你当年看到了我的努力。

平度师范还有很多可敬可亲的老师,书法老师王懋老师是退休之后又被学校返聘的老教师,他的字在整个青岛市是数得着的,他是我的书法启蒙老师,很后悔当时没有跟他好好学习。生物老师非常和蔼有耐心,记得当时我们班有一个同学非常好钻研,她经常问一些为什么,有一次她问我一个题目最后把我也搞糊涂了,我们又一块去请教生物老师,最后把生物老师也绕进去了,没想到生物老师回去后还不放过这件事,自己绕出来之后,又专门找到我们两个,又给我们讲了一遍,最后我们都恍然大悟。几何老师永远是笑咪咪的,穿着高跟鞋,慢悠悠的踱着八字步,优雅迷人。语文老师的樱桃小口微启,一篇篇经典文章就那样慢慢流出,让我们课后还回味无穷,经常学她。我选择中文系,是当时听了她的一句话“官彩民,学中文吧,现在咱平度很缺中文专业毕业生.”化学老师帅气而幽默,喜欢倒背着手走路,下午放学,经常看到他从幼儿园接回他的小儿子,父子两个,一前一后,一样的倒背手,我们在后面哈哈大笑。政治老师彭太东永远是微笑的脸,从不见他发怒,三年从没有一个同学惹恼他,我的知识树记忆法是跟他学的,在我以后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中师三年给了我一个宽广的知识底子。,当时我们开设的课程非常全,有语基,文选,代数,几何,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心理学,教育学,体育,书法,小学数学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法,美术包括素描和国画,音乐包括声乐和琴,那时的生活丰富而又充实。

 最受磨砺的是中师第三年下半年,要考大学的组成了一个班,我们夜以继日的复习十多门课程,早晨天刚蒙蒙亮我们就聚在紫藤树架下晨读,中午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就起来复习,晚上宿舍熄了灯,我们又聚在走廊微弱的灯光下复习到深夜,功夫不负苦心人,最后,我们学校考入省内四所师范大学共八人。 我也以全校第一名,全青岛市师范类高考第四名的成绩考入了聊师中文系,五月份到济南参加的全省师范类高考,五月底出成绩,七月毕业,六月份我狂补了一下琼瑶阿姨的小说。

就这样,没想到从这一步我的今生就走出了平度,上完四年大学,冥冥之中命运的安排,我来到了这座石油之城,工作,结婚,生子,生活。当初的奋斗也许就是命运安排我的一场出走。 忆往昔,感谢遇见,感谢三年的时光,感谢曾经的激情燃烧的岁月 。

我的老师们,我的琴房,我的紫藤花架,你们可都安好?(遥以此文献给你们,献给我的青春岁月)

作者简介:官彩民,女,1981年生人,青岛平度人,东营区中学教师。推崇:简简单单做人,安安静静教书、读书,踏踏实实生活,筑起一片心灵的净土,惟愿现世安好。

“东营微文化”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以文会友,大众也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