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捞来的“小主”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

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捞来的“小主”

文丨贾延翔      图丨贾延翔     编辑丨任晓娣

小时候,年幼的妹妹问妈妈,她从哪里来。妈妈笑着说,从东湾里捞的。她又问,哥哥从哪里来?妈妈说,从北湾里捞的。当时也很年幼的我就怀疑,哪里有这么大的笊篱呢?

长大了,知道那是大人们骗小孩子的玩笑话。但也因为大人们一笑了之的样子,就以为生孩子是件轻松愉快、水到渠成的事情,甚至当年妻子生下儿子,我初为人父时也没有感觉到多么不容易。

做梦也没有想到,我还能再要个孩子。我和妻子都四十岁的人了,能赶上国家“放开二孩”政策,真心地感谢党、感谢政府。

很顺利地,妻子又怀孕了,全家都特别高兴。

可是没高兴几天,妻子剧烈的孕吐反应就让我着了慌,整天整天地水米不进,妻子整个儿人脱了相。去医院检查,医生让住院保胎,正好我放了暑假,就陪妻子在医院度过了难忘的八天。

打点滴,从上午九点到晚上十点,有维生素、葡萄糖、生理盐水、大豆脂肪乳......看着一袋一袋各色液体输入妻子的身体,我从内心祈祷:乖孩子(不知儿子还是女儿)消停消停吧,让我们的担心少一些,再少一些......

终于,孕吐反应减轻了;终于,能够喝点水了;终于,能够吃东西了;终于,我们出院了。遵照医生的嘱咐,我们小心翼翼地度过了酷热的暑季、短暂的金秋、漫长的寒冬,来到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终于,平安地迎来了预产期,盼来了临盆前的时刻。有感于九个多月来的日日夜夜,一时兴起,我竟写了一首小诗:

十月怀胎秋暑寒,一朝分娩仲春安。

如临贵客静尊侯,小主不知男女颜。

盼着,想着:如果是女儿,应该很漂亮吧;如果是儿子,应该很英俊吧!女儿的话,是随她妈妈还是像她姑姑?儿子的话,应该长得像他哥哥吧!

终于,我们去了医院——待产;

终于,妻子进了产房。

我正在产房外坐立不安,小护士出来叫我,我立马跑去静听吩咐。原来,妻子疼得厉害,被转到了独立产房,可以由一名家属陪护。于是,在护士的帮助下,我穿戴整齐防护服、防护帽、防护口罩、防护鞋套,进了产房。看到躺在产床上的妻子——各种仪器在两旁有节奏地闪烁、低鸣,我心里一阵阵疼痛:乖孩子,快快顺利地来到人世间吧,让你的妈妈-我的妻子少一点痛苦,少一些伤害。

终于,伴着悦耳地啼哭,孩子降生了。

是女儿!漂亮的女儿——连见多了新生儿的助产士们都把她抱在怀里很长时间——她太漂亮了:长长的睫毛、大大的眼睛;双眼皮、薄嘴唇;如樱桃般的嘴巴、粉嘟嘟肉乎乎的小脸儿......我轻轻抱着她,就像得到一个小天使。感谢妻子的付出、感谢命运的恩赐!

此时,我竟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这个小生命的诞生牵扯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牵挂!记得十几年前儿子出生时,没有这样激动,只是傻傻地高兴。

悬着的心刚刚落地,问题又来了。

两个月了,女儿的黄疸还是不退,灌药效果也不明显,该打的预防针也无限期地延后了。没办法,还得去医院。抽血、化验、诊断,专家得出结论:肝功有问题,病毒性肝炎,得住院治疗。医生很热心,给打电话联系病房,结果是没有病床!失望、无助,我和妻子心中一阵一阵的酸楚啊。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亲戚找同学、同学托亲戚地联系到另一家医院有床位,可以收治。赶紧开车赶了过去,办手续、交押金,抽血、化验——终于,打上了吊瓶。母亲、妻子、我三个人轮流看守,防止女儿的两只小手乱抓乱挠,给拔了针头。

六天过去了,经过医生复查,可以出院了。终于,我们又度过了一关!

现在,女儿四个多月了,长得健康可爱。每每看到她,就会想起妻子历经磨难的孕育时光、跌宕起伏的生产过程和我们历经曲折的求医之路,就会感悟到生命的不易、现在的美好,时时刻刻都值得我们好好珍惜。

偶尔也会想起妈妈说过的话,也会忆起小时候的我也是经常生病的。于是,终于感悟了:母亲啊,要个孩子哪有“捞”那么简单!

作者简介

贾延翔:新泰市楼德中学教师,爱好写诗。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自留地里的童年

守望故乡

“东营微文化”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以文会友,大众也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