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想你,吴老师【教师节特刊】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

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好想你,吴老师

作者丨张庆忠

编辑丨任晓娣

前几天,与几个初中同学聚会。闲聊中,一位同学表情凝重地说:“吴老师前一段时间突遇车祸身亡了,唉!”瞬间屋里就像冰冻了,没人说话,个个心情非常沉重。我分明看见两个女同学眼圈红了,听到了轻微的啜泣声。我们相约过几天到吴老师的墓前去祭奠一下,为恩师送行。大家谈论着与吴老师在一起时发生的一些事,往事历历在目,让我们心情难以平静。

  

初三新学期的第一节英语课,在我们焦急的期盼中终于等来了生平的第一位英语教师。因为地处偏远,学校师资短缺,初一、初二我们班没有英语教师,可中考时,英语又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校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们更是心焦,毕竟走出农村是我们这些农村娃的最大梦想。

上课铃声响起前,一位中等身材、白净清秀的小伙子轻轻推开门,微笑着走上讲台。教室内鸦雀无声,我们都好奇而充满期待地看着他。他自我介绍:“我姓吴,口天吴,就是能把天说下来!”我们都笑了。他接着说:“我叫吴兆福,预示着很幸福啊!”他在黑板上写下了遒劲有力的三个字“吴兆福”。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有这样一位幽默的老师陪伴,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他挨个点了名,说:“从这一刻起,大家就是朋友了,我们将在一块学习一年的英语!”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他很严肃地说:“想必大家心里非常清楚,初一、初二我们没有学英语,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一年里把三年的知识学完,不但学完,还要学好,大家有没有信心?”“有!”太久的郁闷终于在这刻爆发了出来。“很好,我们就从音标开始学起。”就这样,吴老师带着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期间他付出了太多的心血,令我们感动。

一个傍晚,大多数同学都回家了,可我们四个人还有几个问题没有明白。吴老师就把我们领到了办公室。那时因为条件所限,教师的办公室也是宿舍。我的问题很快解决了,吴老师就又给他们三个讲了起来。利用辅导间隙,吴老师让我帮着做饭。他想调面疙瘩吃,就让我从床底下拿出油瓶,把锅烧干后再把油倒进去。我先把锅烧干,然后拿出一个瓶子打开就倒进去了,瞬间屋里就有了一股臭味,我傻眼了。吴老师过来一看,笑了,说:“好嘛,你是先给我消毒再做饭呢!”一句话把我们逗乐了,我窘迫的心也释怀了,敢情我把墨汁倒进了锅里。吴老师拿出一个盆倒进一些面粉,让我倒少许水,调成面疙瘩,就给其他同学辅导去了。我开始慢慢倒水,可一不小心还是倒多了,成了面糊糊。当看到我手足无措的样子,吴老师走过来,笑着说:“看来你是想让我留大家一块吃饭啊!”大家都笑了。那一晚我们一块吃完面疙瘩回的家。那是我一生中吃的最香的面疙瘩。有时与同学们聊起这些事,大家都还记忆犹新,那滋味真是难忘!

冬天的一个夜晚,吴老师因为家里有急事,布置下作业就走了。我们坐在教室里很煎熬,因为那天晚上学校附近的村子里放电影,对于娱乐活动极其匮乏的我们来说这诱惑实在太大了。我们也知道英语学习太紧张,没有丝毫松懈的余地,吴老师几乎没一刻休息,就连生病也没落下课,我们怎能辜负他?可最终我们还是抵挡不住电影的诱惑,溜之大吉了。第二天,吴老师检查作业,结果可想而知。他很生气,我们一个个低着头,等着挨批评。可吴老师没有批评我们,而是继续上课。放学后,吴老师把我们几个学习好的留了下来,我们知道这顿打是免不了的。只见他把笤帚疙瘩举得高高的,快速落向我们伸出的手掌。我们闭上了眼,可没听见响,也没觉得疼。一看,吴老师只是象征性地打,并没真落到手掌上。我们都落泪了,一个念头从心底升起:一定不让吴老师失望。

  一次,我们班一个同学因家庭突遭变故面临辍学。吴老师了解到情况后,叫上我们班委到了他家,苦口婆心地做他父母的工作,并把自己积攒的少得可怜的代课工资都拿了出来,最终让这位同学重返校园,而他自己则是节衣缩食,过着清苦生活。

忘不了,吴老师深夜不熄的灯光、熬红的双眼、冻裂的双手、经常嘶哑的讲课声;忘不了他那鼓励的眼神、漂亮的板书、幽默的语言;忘不了,他为辅导我们,经常忘记了吃饭导致胃疼,也没停止过的讲课;忘不了,为让我们尽快赶上进度,他感冒了说不出话来,依然坚持用板书和手势为我们细讲;忘不了,深夜送我们回家摔伤了腿,还坚持走上讲台;忘不了,为缓解学习压力利用课间和我们做游戏,欢乐得像个孩子;忘不了,用自己的钱来给我们买学习资料,自己一分钱掰成八瓣花;忘不了,母亲生病,他没能精心照顾而把心血用在了我们身上;忘不了,他对象来了,而他正在辅导我们,让她在宿舍等了半天后遗憾离开;忘不了,为给我们提供好的照明,他自己出钱购置了汽灯;忘不了,吃饭时的狼吞虎咽,为的是节省时间辅导我们……

就这样,在吴老师的心血浇灌下,我们班不仅用一年时间学完了三年的英语课程,还取得了令人刮目的成绩。我们班的英语成绩超越了乡中心学校和县直学校,跃居全县第一名。

  初中毕业后,我们相约去看过吴老师一次。他鼓励我们要脚踏实地刻苦学习,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还嘱咐我们有什么事尽管告诉他,他一定会帮忙的。分别时,我们没有眼泪,只有彼此的鼓励和期待。

  高中学习很紧张,同学几次相约去看吴老师,最终因为各种事情没能成行。高三上半年,听人说吴老师调回了老家,继续当他的代课教师。他怕学生伤心悄悄走的,只给班长留了地址。以后,我们约了几次去看望吴老师,也都没成行,这成了我们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在吴老师的墓前,我们痛不欲生,望着墓碑上吴老师慈祥的笑容,心里和他默默交流,诉说着对他的思念。虽然是在墓前,我总感觉吴老师没走,还和他心爱的学生在一起。可几个女同学的哭声告诉我,吴老师是真的走了。我们在地上,吴老师在地下,以后永不能相见,想到此,眼泪如决堤的河水。

吴老师,我们好想你!

作者简介:张庆忠,现就职于龙居镇教育办公室,从2011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为止,已发表作品300多篇,获得100多个奖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