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爆 仗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作者丨李秋生 

 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那个小村子就时兴擀爆仗(做鞭炮)。一到冬季农闲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在忙这活儿。一家人围着火炉或坐在炕头上,边不停地忙碌着,边东家长西家短地拉着呱,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别看那一只只小小的爆仗,火柴一点噼里啪啦顷刻变成了一地碎纸,但制作过程却是极复杂的。从裁纸卷筒子开始到辫成一挂一挂结束,前前后后,大大小小,不下十五、六道工序:裁纸,卷筒子,勒头顶,栓头顶,兑药,焙药,装药,堵腚,上芯子,辫辫子……因此很需要人手,老人、孩子都用得上。

 对孩子们来说,擀爆仗的日子里,是有很多趣味的。

 爆仗筒子都是用纸卷成的。那时候纸张很紧缺,记得小学生的作业本正面用了再用反面,甚至连包装纸、烟卷盒的背面都用来写字。可是,卷筒子的纸却好得出奇,又白又硬棒。这些好纸都是从政府机关、企业办公室、图书馆、文化馆等地方收来的报纸、杂志、书籍,很便宜,几分钱一斤。记得里面最多的是“现代京剧样板戏”剧本,看都没看,崭新崭新的,印刷极精美,一捆捆,一摞摞地扔在院子里。小孩子们就在里面东扒拉西翻,找自己喜欢的书刊,选中了就拿几本回家,撕下里面彩色的剧照糊到墙上,其余的就翻着看。那时书少,且内容大都是“阶级斗争”的,可在那个文化贫乏的年代,只要有字看就很满足了。

 爆仗里装的药叫黑药(颜色发黑),就是土炸药。制作方法跟打鬼子时民兵造地雷的炸药一个样:一硝二磺三木炭,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硝酸钾和硫磺需要外买,而木炭就可以就地取材。所谓木炭,就是用麻杆沤成的灰。每年村子里都在低洼处种上几亩苘麻,收割后埋到湾里沤上数月,捞上来后剥下外面的麻就用来打麻绳、搓麻线,剩下的麻杆主要就是等冬天烧成木炭兑药用。沤麻杆是孩子们快乐的时候。傍晚,跟着大人们,扛着麻杆,来到村头早已挖好的方形土坑旁。大人们就把麻杆倒竖进坑里,然后点燃。孩子们则围成一圈,欣赏着这夜色中的篝火。麻杆易燃,一会儿便成冲天之势,在噼噼啪啪爆裂声中,火星借着火势飞向半空,然后纷纷向四周飘下,孩子们则笑着、跳着、喊着,尽情享受着这冬日里少有的温暖与欢乐……

 火药的配制是个技术活,有一定的危险性,一般由家里经验丰富的男主人担当,这时孩子们就会被赶出家门。配制时,先将硝、璜、麻杆灰分别碾碎,再按比例混合到一块儿。这混合后就成炸药了,虽然有些潮但危险却有了。但最危险的是焙药,就是把混合好的药拿到锅里去焙干。这需要小心谨慎,温度要掌握好,不能过热,更不能见明火。尽管小心,但每年总有那么一两家会出事的。有时,早上起来,就会听到人们议论:“谁家昨晚药轰了”,“谁家的屋薄被掀了”,“某某某叫药给燎着了”……于是就会经常看到有人脸黢黑,没有眼眉,也没有头发地从街上走过。好在火药威力不大,不会爆炸,因此也很少出人命。

 装上药,上上芯子,再拨紧压实后,爆仗就算成品了。每每这时,男人们就会随手抓起几个,点上一支烟,来到院子里,点燃芯子,往空中一扔,“啪”的一声脆响,男人脸上就绽出得意的笑容。

 为了燃放的方便,单个的爆仗还要辫联到一块儿。于是,女人们有了用武之地:捻三股细麻线,左右开弓,一手捡爆仗,一手扯线,手指翻飞,姿态轻盈;辫一会儿,停下来瞅瞅正不正,那份细心,那份认真,就像给闺女梳辫子。一会的功夫,单个的爆仗就像排队一样被整整齐齐地辫成了一串:匀称又密实。爆仗有20头一挂的,有50头一挂的,也有100头或更多一挂的。然后10挂一把,线头缠套在一起,往桌子上一码,就算彻底完工了。

 那时候,擀爆仗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挣几个零花钱过年。做好的爆仗,除了留出初一、十五自己放的,再分给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一点外,大部分就赶集卖掉了。那时时兴“割尾巴”,可是,爆仗却不在被“割”之列,不过要卖还是要上税的。年前的一段时间,女人们继续做着余下的活计,男人们就开始每天大集接小市地卖爆仗:“快来买,快来买,不响不要钱!”“听听,听听,一个不响,赔十支!”这边喊声未落,那边就点上一支,粗犷的叫卖声夹杂着爆仗的炸响声此起彼伏,回荡在集市的上空,引的赶集人纷纷驻足……

 夕阳西下,赶集的男人们陆续返回了。自行车大梁上坐着在村头久候父亲归来的儿子,后座上绑着爆仗箱子,行驶在村里颠簸的街道上,发出锣鼓般喜悦的震响。卖空的箱子里盛着女人的花布、老人的毡窝、孩子的玩具,还有二斤猪肉和一瓶烧酒——一冬辛苦的收获……

 “爆竹声中一岁除”,千百年来爆仗已成为中华民族春节不可或缺的元素,它承载着许多的喜庆、欢乐与憧憬,在经过一段“禁”与“放”的反复以后,爆仗又响彻祥和温馨的华夏大地。

作者简介

李秋生,广饶县英才中学教师。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致一棵树

     东窑的那些事儿

幽幽楝花香

电 视 情 缘

葵花黄  石榴红

微青春丨大D·面包·六间房

“十字路”的念想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橄榄绿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张旋   任晓娣   吕娟娟   文姐

外联:郭杰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