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一座岛叫小洋山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有一座岛叫小洋山

  文丨北人南相  

 写下这个题目之前我并不知道小洋山立在哪省哪市,属陆地山还是岛屿山,因为它实在太不出名。只是某日读2017年12月10日的《经济日报》知,在上海有一个名列多项世界第一的洋山港,其中一个第一,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人操作的“魔鬼码头”。无人操作?机器如何开动?货物又是怎么从船上装卸、运输至岸边?带着这样的问号,借春节这个不扣工资的时间我去了一趟小洋山一探究竟。

 小洋山是东海的一座岛,属舟山群岛的“群”中其一,立于上海的东南方向。它隶属于浙江省的舟山市,现由上海市来使用和管理,准确地说它属于上海市在浙江的一块“租界”。而去这“租界”,要从上海16号地铁线终点--滴水湖换乘专线车经东海大桥才能到达。

 车行不久,东海大桥的恢弘气势就入你眼。它全长32.5公里,呈反“S”形弯弯曲曲地向前延长着,窗外海面茫茫,一座座灯塔一架架风车矗立着,桥两边100年也不生锈的栏杆像仪仗队样排列着,宛如中国东海上一道亮丽的彩虹。毛主席为武汉长江大桥写就的诗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绝,只叹用这雄伟的诗句来抒发这雄伟的东海巨龙怕也不及,我惋惜起这位政治巨人和敏感的诗人错失了这美妙的背景和优美的载体。

 桥面平坦,车行又稳如高铁,我把水杯放入台面,竟没有一滴水溢出。游人纷纷把手机贴近车窗取景照影,有人禁不住站立起,端起长筒相机冲着波涛起伏的海面“咔咔”地照着,司机顿时大声呵护式提醒:快坐下,注意安全,前面有违章拍照。这时,不知是谁又生疑问:船怎么通过这桥底?恰听“喔…喔…”的汽笛声鸣起,人脸均扭向同一方,见一货船正从桥孔处慢悠悠地通过。

 原来,能工巧匠们早就考虑到了油船、客船、挖泥船、拖驳船等不同吨位船只的通行渠道,建有四个桥孔,最大主航孔离海面净高达40米,相当于十几层楼高,可满足万吨级货轮的通航。大桥的两座高159米的“人”字型主塔耸立于海面,像是两个巨人在托伏着巨龙。大桥的另一端就到了那个比大桥名气小很多的小岛---小洋山。

下车后我直奔洋山港码头,可惜“生产重地,闲人莫入”的提示牌挡住了我的去路。保安说:“这是生产区,不能进人,要看,去山顶俯视吧。”好扫兴。幸好还有个洋山风景区可观。

 说实在的,远望这小洋山,其貌不扬,只是石头一堆,确无多少品头,人也稀少。我却偏爱起这种“闲人免进”的清静,可能和个人性格有关吧,喜欢安静,喜欢不被人注意。崔永元说过,他最喜欢看《动物世界》,因为里面没人。这话是调侃,但静确有静的好处。从美中看出美并不难,难的是能从平淡无奇中发现美品出个别,这就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更看你心中有没有美。我心中有美,定能发现小洋山有与别山不一样的美来惊艳我,来安心我。

 这山,远离陆地逾30公里,高出海面仅百十米,海水绕山的四岸拍着,可这水又不是海的本色蓝而是混黄,我猜,这混黄又应是长江入海口的验证。我一路攀,一路品,一路找寻着美好。石砌的路顺山崖往上弯曲着,石,一块很大着又一块很小地团结着,石面光滑滑圆溜溜,又有许多一道一道地横着纵着互相交织着的“纹路”,树因有瘤而美,石因有纹而倩。近瞧,这纹路却是山生刺玫拉着长条覆在石面上的一枝一枝的干枝。

不经意间抬首,却见一龟正在用脚劲蹬一石,斜依崖顶而引首向上艰难地爬着,爬着。我想,这龟应是刚从大海里爬出,正在爬向它生卵的地方,为了繁衍生息,为了后代的平安,他在努力找寻着一个安全的卵窝。可走近标识牌一瞧:“乌龟石,酷似一只万年神龟眺望着大海,当地渔民寄望于神龟,期盼它保佑远航的亲人平安归(龟)来。”啊,原来是一块石头呀,我愿让这形象逼真的龟石骗了我的眼睛。

《易经》上有龟卜一说:“人们视龟和水牛为圣兽,认为神意寄存于龟甲和牛背上。”山中有龟,应有笃信龟意的渔民居住。可不,在山的北面就发现了一座十几层高的瘦瘦的陵塔。我说,它有几百年了吧?守塔人却说,这是新建的,这山原有居民1423户3553人,为配合深水港建设工程,他们顾全大局舍弃小家,全部动迁至了浙江的嵊泗和上海的南汇等地,为此建塔铭记这些居民做出的贡献,同时也给他们节日回来祭祀祖先提供场所。

 再往上攀,有一完整大块“飞来石”卧于山间,巨石与山体中留空隙,看似山体托不住巨石又往下坠着,石的四周再无别的依靠,就这么孤零零横着,让人不敢走近,怕微风吹石而滚落。这石,肯定是天外来客,想必应有两块:一块在此处---东海的“福如东海”,一块在南海的“寿比南山”。

 沿着石砌台阶而上,有一长约百米的“石龙”卧于幽壑处,分上下两条,为大小石龙,它们背腹分明,相互偎依。龙身石刻笔力雄厚、气势磅礡的“石龙”二字,繁体“龙”字又明显地龙飞凤舞起来。我用手轻摸斑驳的龙鳞,恍惚间龙头忽正腾起,龙尾也在摆动着,吓得我立时把手缩回,这是龙的化石还是龙的真身?这是《山海经.南经》中记载的舟山群岛近处“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中的龙吗?世上有龙吗?

 守山人说:“相传,这双龙是东海龙王派遣来镇守小洋海域的,因这一雌一雄日久生情,松懈了防务,没有尽守职责,任意让海怪祸害老百姓。天帝发怒,命令雷龙来惩处二龙。雷击的时候,因为雌龙很痴情,一跃身伏在了雄龙之上,把雄龙保护了起来,准备以身殉情,雷公受到了感动,只打瞎了雌龙的一只眼睛,而雄龙因为紧在雌龙的底下,恰巧也被拦腰击断。”守山人稍顿又补充:“这些都是我怎么听说的我就怎么说,是些乡间小话,是传说,可信可不信。”我怎能不信?龙界有这等殉情事?可怜了我人界的“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我再细观,为之一惊:果然有龙中间腰断,我眼中立有几颗泪珠为雌龙护雄滴落。用心细寻雌龙双目,发现有一目确呈瞎状,我忍不住又潸然泪下。

 说来也怪,沿龙身而上的石砌台阶的外侧安有护栏,而靠近龙身处的内侧却没有再装,至今无一人出事,守山人讲,这是龙在保佑着上山人。

 龙居山顶,这儿就是保安所说的观港处吧。往西一望,小洋山码头的景象尽收眼底:能源码头雄姿英发,巨轮与吊机近在咫尺,仿佛伸手可及;上百台的一排排红色的桥吊、船吊、轨道吊如列队的士兵一字排开;巨大的白色储存圆罐如一颗颗白色珍珠样错落有致。据说码头速度能达到40集装箱/小时,即使是世界上最优秀的码头操作工人也无法企及。这么高的效率,远远看去,码头上却空无一人:集装箱被桥吊自动从一艘小型货船上抓起,稳稳地放到无人驾驶的蓝色运输车上,然后井然有序地运送到指定位置。码头24小时不间断作业。这就是上海洋山港,这就是从装卸到运输全过程实行了智能化操作的“魔鬼码头”。

 循石道而下,仰脸望见一只让人愉悦的海鸟从那边贴着海面飞了过来,一会俯下,一会昂起,转了几圈,又飞回了那边。我知道,它是去报道这里的景象和繁荣:这里的山,这里的桥,这里的港。

 旅游结束,乘车返沪。回头望去,一条见首不见尾的神龙正横跨于江面。我感念,这桥的灿烂,这港的辉煌,更感恩这山的存在。没有这山作墙基,没有这山作柱墩,那有这桥,那有这港?

 可来的人大多是为了看这桥的灿烂,观这港的辉煌,却渐渐把这孤零零的山遗忘。  

图丨郭之雨    编辑丨任晓娣

作者简介:北人南相,东营市垦利区人,现供职于政府机关,闲暇时写点小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