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作者丨卞新波    摄影丨王连玉 

 清明前夕,我们把父亲的骨灰送回老家安葬,送他回到了当年离开的地方。还是那方水土,还是那片天空,还是那条泛着黄色的浪头奔向大海的大河。只是,当年父亲是用他的双腿自己走着出去,今天却是我抱着他回来。村里的乡亲早早地在大堤上等他了,就像在等那个很久以前离家出走的孩子回家。

 车停下,我抱着父亲小心地从车里下来,和大伙一起走到了老家的早已经打好的墓坑旁边。我轻轻地拿掉了覆盖在父亲骨灰盒上的党旗,盖上姐姐们为他买的铭旌,然后把父亲轻轻地放进了水泥套棺。随着一声“起”,父亲被乡亲们抬起,慢慢地放入墓穴。一会儿的功夫,一座新坟出现在了老家的土地上。亲人们在父亲的坟头上插了花圈,又摆了贡品,默默地祭奠着,对父亲说:“回家了,安息吧!”

 七十年了,父亲从一个少不更事的少年到耄耋之年,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父老乡亲并不清楚,但是他们知道,当年父亲离开时无声无息,今天回家却是披红戴花。他把自己的枝和叶撒到了外面的世界,最终却还是把根还回了这方泥土。

 一九四七年五月的一天,午后,老家的河边,两头牛在悠闲地吃着草,父亲光着脊梁,穿着奶奶给他用爷爷的裤子改的大裆裤,躺在青青的麦田里,肚子里叽里咕噜地叫唤着。早上出门时吃的两个地瓜面和着野菜的团子,早已经不知道跑到了肠胃了哪个角落,他刚刚在河边的水洼里喝了些水,想着放完牛回家晚上该吃啥?

 牛“哞——”地叫了一声,父亲坐了起来,顺着牛的叫声,他看到沿着河岸从东边走来了一群人,随着那些人越走越近,他看到了那些人肩上背着的枪。他有些害怕,那时“闹匪”,凡带枪的谁也分不出好人坏人,他想离开,但是那群人已经走到了跟前。

 “小兄弟,不要怕,我们是共产党的县大队,想过河,你知道哪里有渡口?”一个打着裹腿斜背短枪的人问父亲。父亲看了看他们,发现这些人除了身上的武器,穿的衣服与村里的人们没什么两样,而且看上去都很和气,心神也就安定了下来。他使劲地咽了口唾沫,朝西面指了指:“再往前走三里。”背短枪的人说:谢谢!接着,从旁边站着的一个人的背包里,拿出了一个大大的玉米饼子递给父亲。后来父亲曾经对我们说,他看到玉米饼子的时候眼睛都直了,接过来大口就吃。那人又说:“你能送我们过去吗?”父亲使劲地点头,就和那个人走在了队伍的前面。

 “小兄弟,家里还有什么人呀?”

 父亲说:“有爹娘,一个哥,仨弟,一个妹妹。”

 “家里有地吗”

 父亲说:“没有,种财主家的。”

 “能吃饱吗?”

 父亲说:“吃不饱。”

 “多大了?”

 父亲说:“十六。”

 “想当兵吃粮吗”

 父亲问:“能吃饱吗?”

 “能的!”

 父亲又问:“能回家看爹娘吗?”

 “能,你想回来就回来!”

 父亲便说:“那我先跟你们待几天吧,不行就回家!”

 “行!”

 就这样,父亲跟着队伍走了,连牛也没送回家。傍晚,父亲没回家,爷爷带人四处寻找,只找到了牛。大伙猜测说:“是不是给绑票了?”“是不是洗澡冲走了?”奶奶疯了似的喊着父亲的名字叫了一夜,但是父亲再没音信。半个月后,区里给爷爷送来了一块“光荣军属”的小牌子,大家才知道父亲当兵了,跟着县大队的政委当通讯员,那政委姓韩。拿着那个小牌子,奶奶来到河边,冲着海的方向骂了一天,哭了一天。

 父亲跟着队伍,一路打了出去,直到建国,又转业到地方,除了偶尔回去看看爷爷奶奶,再没回家。

 许多年后,我问父亲:那时你知道共产党是怎么回事吗?父亲说:不知道,当时就想跟着他们吃几天饱饭,然后就回家,可跟了几天,我看到那些人不欺负人,对老百姓好,对我也好,我就和他们亲,最后就留下了。我又问父亲:你后悔过吗?父亲说:那个时候不懂得啥叫后悔,就是想你爷爷奶奶,有时候想哭了,韩政委家里的婶子就安慰我。其实也幸亏出来,不然在家里兴许饿死了。还有,幸亏跟对了队伍,这些年,我在队伍上入了党,学了文化,从一个字不认识,到懂得了很多的事情,又遇到了你妈,有了你们,多好!唯一对不起的,是你奶奶。

 父亲一辈子没有说出豪迈雄壮的语言,但是他自从认为跟对了队伍就从没回头,一辈子立足平淡的岗位,默默无闻,甘于平凡。内心深处,他拥有的是对队伍的感恩,对奶奶的愧疚。

 站在父亲的坟前,我用灵魂和父亲说话:爸爸,您的生命在外面的世界里绚丽绽放之后,最终又回到了爷爷奶奶身边,您是幸运的。许多年后,我也会回到这里和您相伴,因为和您一样,我的根也在这里! 

作者简介

卞新波,男,1966年5月出生,大学学历,爱好文学,山东利津人。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深巷里的小院

 李二牛拆迁记【小说】

 高 中 生 活

  我的初十级一班

 利明的报复

 回忆是一种美丽

 淘  淘

 治老赖

 母亲的纪念馆

 包容是一种快乐

 乡政府大院里的孩子们

  出工程

 姥姥

  津六路

摄影者简介

王连玉,男,1965年6月出生,大学学历,山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山东利津人。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橄榄绿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张旋   任晓娣   吕娟娟   文姐

外联:郭杰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