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乡的记忆之游戏篇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家乡的记忆之

游戏篇

作者丨程强    漫画丨唐龙

幼年记忆中,玩耍占据了生活的大部。父母的“心大”、学校的宽容使我们都变成一株株野花野草。而天生的“踢腾”更让我们成了家乡传统游戏最好的传承者。

先说打“宝”,经典而又普及。那旧书纸或旧作业本叠成的纸方块在当时我们的眼里就是真的宝贝。玩起来,无论搧、投、砸都竭尽全力。汗流浃背、臂膀酸麻也乐此不疲。当宝有角上翘或下面有空隙时,我们就兴奋地喊“好量子”。以至于到现在一碰到巧事都喜欢用这声吆喝表达心情。当然!输急了撕掉作业本叠宝的“高手”有的是。

陀螺(俗名耳)最具观赏性。木制,长十几厘米,两头椭圆。拿手臂长的木棍照一头狠抽,就会在地上旋转不停。再将木棍出手击打,以将它击出距离的远近定输赢。无论谁打总有人喊:“两脚站平,谁动是狗熊”。至于规矩,一句“耳窝耳齿全挂滴”即囊括一切。每当我们支好摊子,总有三四十岁的大老爷们忍不住过来献艺,引得男女老少都过来围观。精彩处拊掌叫好;失误时哄堂一片。欢声笑语中将邻里亲情及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张子”,学名尜,玩起来花样繁多,它有点接近外国的垒球。有地上打、手中打、跨下打等方式。尜放地上,用木棍砸尖,它就会腾空而起,再抡起木棍击出去。如果被对方人员接住就换人打;如果接不住,远近论输赢。一棍叫一尺,十棍成一丈。赢多了就大喊锁到太阳里或锁到月亮上。现在想想真是一群小嘲巴!

玩泥巴是孩子们的天性,将红泥捏成碗状,嘴里念叨着“玩物玩物谁陪我”使劲朝地上摔,那由气压顶出的窟窿再由对方拿红泥补上。会摔的泥坨越来越大,不会摔的只能被人家赢光。

那年头能买到坦克、汽车等各种印模来配合红泥玩耍。可惜,这些带有乡思的工艺品都消失了。

男孩子爱动,喜欢疯跑。晚上结伴“藏老猫”也叫“藏瞎猫”是最受欢迎的大型游戏。选一栋房屋的一面墙称之为“家”,玩家分为两队,先让一队藏好,然后另一队负责守“家”和抓捕。隐藏方只要避开守家人员用手碰到墙壁(谓之收家)即为赢,而被守家方任何一人接触到身体即淘汰出局。那时不嫌脏,我们藏得到处都是。草垛、秫秸堆乃至鸡窝、猪圈都是藏身之所。因为藏得太隐憋、舒服而睡着直到明早回家的大有人在。守家方就满世界乱找,一旦发现必穷追不舍、捉其出局。

没现代化电器而学业又不是负担的我们每天都快乐地玩耍,没有一点愁闷的心情。就是姑娘们也像小燕子一样叽叽喳喳玩得不亦乐乎。

沙包(家乡人叫mao)是女孩间最普及的玩具。用花布缝制成边长十厘米左右的立方体,里面装上玉米粒。记得姐姐那班姊妹都是自己缝制。她们会一边数数一边踢个不停,中间还不定时的来个花样。轻盈的身姿,跳动的小辫,上下飞舞的沙包交织在一起构制成一副极其灵动的画面。

“拾巴巴”也是女孩们的专属游戏,捡五个差不多大的石子就可以玩。但为了好看,姐姐总是用红瓦砸上五块后再慢慢磨制。往地上或炕上盘腿一坐,嘴里哼着歌决。“一来仨不动,对不动,个不动,幺不动……”。惹得傻小子们争相模仿。

玩也可以为生活带来点实惠。如夏天的雨后我和哥哥跟着姐姐去坝西荒地捡“茅窝窝”。那时生态真好啊!雨后的草地溪水琤琮,蛙鸣、鸟叫不绝于耳,草丛里很多外形像伞的小蘑菇,但太阳一出就干瘪消失。我忙着趟水追青蛙,哥哥姐姐认真挑选。每次都收获满满,回家和韭菜蒸在一起绝对美味。

过年是所有孩子都欢迎的节日。不但能吃好东西,还能尽情放炮仗。农村净土鞭,个大声响威力猛。三五个小孩聚在一起有的是节目。炸铁碗、炸树皮、炸冰或埋在土里当地雷等等。春节拜年时就盼亲戚给两封炮仗,不给就暗自发狠不再理他。

拜完年,哥哥就开始用葶杆和秫秸做灯笼、制汽车。白纸糊,彩纸装饰,里面插上蜡烛。正月十四至十六这三晚上全村的小孩倾巢出动。小至两三岁,大到十来岁都打着灯笼拉着小车出来。为了安全,哥哥姐姐们都随行看护。大家自动在中心街道聚集成为灯河,四处有序游走。并且齐唱:“年年收,年年有,正月十五打灯笼。发财、盖屋、收里麦子耩谷……

贫穷的年代培养了我们自己动手的能力,每个孩子都发挥着自己的创造力来丰富生活。村北四里处的荒地里有一个本地最早的油田单位――采油二队。因是红砖大院,所以俺村人都给它叫红房子。每当我们呼哥唤姐、携弟领妹去野外疯跑时都忘不了围着它转圈拾荒。

成本的表格纸、瓶子盖、牙膏皮或旧阀门都是我们眼里的好东西。纸可以叠宝或写写画画,瓶子盖可当玩具弹着玩。把牙膏皮放破铁碗里点上火熔化,然后倒在早挖好的坑里做成锡饼,既可以抛锡窝玩又可以卖。阀门里面的铜价值最高,能直接在进村的货郎处换小人书、拨浪鼓、泥哨、印模或猴子爬杆等玩具。

光阴荏苒、世事沧桑。近四十年来,社会的日新月异,生活的高度富足已让现在的孩子们彻底摒弃了这些“没品”的活动。偶尔和孩子们提及幼年老家的种种,他们也表现不出太大的兴趣。或许我们的记忆就是所有这些最后的存身之所了吧。

作者简介

程强,河口六合人,70后农民,多跨界爱好。喜旅游、爱读书、好任侠、讲义气。愿以茶酒待故旧;诗文觅知音!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家乡的记忆之启蒙篇

家乡的记忆之饕餮篇

家乡的记忆之风筝篇

家乡的记忆之捉鸟篇

家乡的记忆之美食篇

家乡的记忆之乡风篇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橄榄绿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张旋   任晓娣   吕娟娟   文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