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且将余生耕文字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且将余生耕文字

作者丨黄其军   摄影丨李金峰

2018年11月11日晚上十一点,在这个购物者狂欢的“光棍节”中,我离开电脑,伸展活动一下酸麻的四肢。一个转身望向电脑,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在一年零五个月的时间里,我在工作之余居然写出了一百万字的文字作品。

写文本是桩辛苦活。曹雪芹先生曾经痛苦地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我在《简书》里个人简介中写的是“耕文不易,写作者苦。”但看来我这余生偏偏要和这辛苦的耕耘文字为伍了。

之所以写文,其一是因为我写文投稿有个好平台。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经好友介绍我结识了《东营微文化》公众号,2017,结缘东微这个纯文学平台。我文字功底不算太差,上班二十多年在各种媒体上发表了几十万文字,但到了“东微”还是抱着谦虚的态度来向大家学习。

看到人家有写“放羊”的,我也跟着写一篇《放羊娃的天空》,人家有写“黄河”的,我也跟着学写一篇《黄河滚滚东入海》……一年半共在东微发表了21篇文章。每天早晨六点,读东微文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通过这个平台,也结识了很多文友。主编郝立霞对文字把关要求非常严格,常常一语就能指出文章的硬伤所在。她在辛苦编辑文章的同时,还组织各种活动,在参与交流中我觉得受益匪浅。

其二是因为工作经历是我写文源泉。工作二十多年,变换了七个岗位,尤其是在组织部历练的近十六年中,养成了良好的工作写文习惯。在组织部,领导对交办事项,第一遍不满意有情可原,第二遍不满意就是态度问题,第三遍不满意可以自己申请调离了。这都是公开的秘密,其压力可想而知。行文严谨、精益求精成为了习惯。我虽然职位不高,可是“能干”,急活重活首先被领导想到,接触的人事较多,这些都是第一手素材。面对许多人生起伏,任免升迁,大喜大悲,慢慢悟透了人生。我的经历也让我深深热爱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稼穑不易,民生多艰,尽我所能为她歌唱。夜以继日构思文章,几十遍上百遍凝神改文,别人所读到我的文字,都是从心底流淌出的心血和汗水。

如今年轻时的那些梦想,都已经随着年龄增长灰飞烟灭,只剩下在陋室中谋划大志人生!想法很多却是不能写出来的,只有钻进古代文字典籍中去思古怀今。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文学积累,所写的文字突然间就有了点气势和灵气,这也许是意外收获吧。

最后,我有良好的读书习惯。我读书一般速度很快,因为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需要读的书确实太多了,一本本死啃硬读累死也白搭。但有时不精读也是不行的,如果想进行一些深层次研究,不下点滴水穿石的苦功夫那是天方夜谭。比如对我喜欢的三国系列,《三国演义》原著读了何止十遍!但还是心底发虚,觉得还有很多不精不透的地方,最后写完《白话<三国演义>》,才感觉彻底把这本书“吃”了下去。同样,我正在创作的《<三国志>故事新编》杀青之日,才是真正吃透《三国志》之时。

书中自有至圣贤,且将余生耕文字。每个人经历不同、条件不同,写文章的想法也不一样,他人的感悟永远只是借鉴。我在这里没有一丝一毫的炫耀卖弄想法,只是想对还做着文学梦的年轻人再重复一句,写文码字本是件苦差事!但当你的文字成为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时,那种成功和愉悦感也是不可替代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天命之年一天天逼近,余生不长也不短。耕文路上有你,有我,有他(她),让我们一起在文山路上快乐登攀。

作者简介:黄其军,自幼酷爱写作,常怀对世界感恩之心,文风朴实,追求行文流畅,希望以文会友,愿将自己的人生感悟与众朋友共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