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受秦岭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感受秦岭

作者丨何跃文   编辑丨文姐

秦岭在我家南二百多里的地方。

深秋,天气晴朗的时候,是远眺秦岭的好季节。

我第一次亲近秦岭,是在一九七八年。那一次,我对秦岭有了亲身感受。

汽车向大山驶去,刚开始汽车的响声还不算大,后来,汽车引擎的轰鸣就声嘶力竭起来;视野开始还算开阔,可以看得见高山之巅,后来,就越来越狭窄,大山的巨大的身影分明地纷纷向你挤压过来,使你感到压抑;路开始还算宽阔,后来就变成一条在山根蜿蜒曲折的卧蛇一样的险途;车的内侧是开凿山体形成的陡壁,外侧是深不见底的空谷深壑,汤汤急流的奔腾的水流借着大山的陡、峭、险、峻痛快恣肆地发泄着自己的欢乐、愤怒,显示自己无所不催的力量——那真是一种酣畅淋漓的爱恨情仇的表达啊!

这就是我小的时候,在秋天晴朗的时,站在高处眺望过的海市蜃楼般的秦岭吗?!远处眺望的秦岭山,给人最多的感觉就是神秘、遥远和自不量力的在山面前的可笑的自高自大。

当我在山中的小路上乘车艰难的向前跋涉的时候,大山给我的震撼、给我的恐惧、给我的自我渺小的感觉是那样的强烈。坐在车里山巅已经看不见,只能看见陡峭的山体峭楞楞挺立着,车里光线阴暗,只在很高的山的半腰有破碎的阳光,在深色的山体上格外显眼。

车在山里穿行,一步一景,每一步、每一景都给人山河壮美的感受;车在山中曲折蛇行,每一曲、每一折都像画一样,使你有“目尽尺幅,神驰千里”的享受。在险峻的山中,尽管你感到非常害怕,你却无时无刻不渴望着向前!向前!向前!这就是奇山险峰的魅力。

在山中你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征服的愿望和英雄豪气:征服高山,看“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征服艰难,看江山多娇;征服曲折,享受成功后的惬意;征服阴暗,看光芒四射;征服低谷,体会“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征服崎岖,到达坦途。

我长久地生活在平原。关中平原是我的老家,黄河河口平原是我的第二故乡。这两个平原都是黄河造就的,特别是黄河口平原,那是我的故乡黄土高原父亲和黄河母亲联姻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我没有离开故乡,我依然生活在它的怀抱里,虽说我离故乡有数千里之遥。

所不同的是,在我亲近了大山,接受了它的伟岸挺拔、雄奇险峻、壁立千仞的震撼的时候,我对平原的感觉改变了。平原带给人的慵懒、麻木和恹恹欲睡的感觉是明显的。大山的教人积极探索,攀登不止,百折不挠,坚强勇敢的智者形象给我的印象最深。平原上的人是用眼睛看“风景”的,眼睛里的风景是有限的,并且,远处的云天一体给人混沌的感觉——一种烦躁的感觉;大山里的人们是用心灵看风景的,人的心灵是最广阔无边的,人的想象是最丰富多彩的。因为大山的阻隔和对了解世界的渴望造就了山里人无限美好、无限丰富、具有奇光异彩的丰富想象力,成为作家的摇篮。

我最崇拜的两位陕西作家,贾平凹和路遥都是大山的儿子。这两位作家虽然自小就羁绊在山的闭塞中,但是他们表现人类思想感情,表现自己对人生的奇特感受,表现我们这个民族根源的特操,却是同样的。

平原上的人们看不起山里人,也就看不起大山。如果你走进大山,你就会发现,大山是吸天地之灵秀、吮万古之精华、历风雨之暴戾、夺神鬼之工巧的智者。

面对大山,扬扬自得者变得深沉,失魂落魄者变得振奋,孱弱怯懦者变得坚强,麻木不仁者变得敏感,思想枯竭者变得想象丰富。在大自然的壮美中,你会得到最痛快的解脱。

作者简介:何跃文,祖籍“双阳”——咸阳、泾阳。六四年龙抬头之日呱呱坠地,现为垦利黄河职工。别无他好,“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窃自豪被称“何大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