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仙沟,一条诗意流淌的河流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神仙沟,一条诗意流淌的河流

作者丨李金峰    编辑丨文姐

当波涛汹涌的黄河水涌入孤岛神仙沟的时候,开始变得安静起来,安静得如同一个睡熟的婴儿。

孤岛小镇成陆历史较短,19世纪中叶,这里还是一片浅海海域。然而,大自然是神奇的,竟在这里造就了一条河流,她的名字叫神仙沟。

1934年9月,黄河在利津县陈庄镇涯东村决口,黄河水东向漫流入海,后自然形成了神仙沟、甜水沟、宋春荣沟三股入海流路。1953年7月,黄河由神仙沟独流入海,历时十年零五个月。神仙沟流路加快了两岸陆地的淤积,推进了孤岛、仙河以及自然保护区区域的发育、成熟。六十年代末,胜利油田在孤岛地区开发建设,之后在原河道基础上多次疏浚治理形成了神仙沟现状河道。神仙沟全长60公里,起源于黄河大堤,穿越孤岛、仙河两个姊妹小镇,从东营中心渔港注入渤海湾。如今的神仙沟,已是集防洪排涝、蓄水灌溉、生态景观于一体的河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神仙沟”名称的来历,在民间有较多版本,每一个版本里面都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在孤岛小镇工作时,朋友来到这里通常都要问到这个话题,我和同事们会展开思维想象的空间,做好“导游”讲解工作。后来,《孤岛镇志》出版,对“神仙沟”名称的来历做了较为规范的表述,黄河在本地入海之前,沿海地带自然形成了大片的牡蛎堆、蚌壳堆。黄河水流经此地,历经数年冲刷,牡蛎堆、蚌壳堆被厚厚的泥沙覆盖。有一年,渔民在其上面挖坑,竟然渗出了淡水。有牡蛎堆、蚌壳堆的地方为什么储存着淡水?无人能够解释,故说成是神仙点化的结果,出淡水的地方遂得名“神仙沟”。1938年前,神仙沟是利津县唯一通外的河道,当时的船舶码头建在军马场原小沙河分场附近。商贩们将大豆为主的粮食运到天津、烟台等地,售后再购回木材、日用百货,还有枪支弹药、毒品等。一时间,来小沙河码头送货、取货的大小车辆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场景甚为繁华。在那个年代,神仙沟流域曾盘踞着众多土匪,他们劫持了英国的顺天轮船只,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顺天轮”事件。

孤岛小镇自从有了神仙沟,就开始有了水的装点,广阔无垠的荒原便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独特的灵性。神仙沟是孤岛小镇的生命之河,早已成为孤岛人的挚爱,深深地镌刻在每一个孤岛人的心底。神仙沟携带着孤岛小镇的淳朴,携带着孤岛小镇的诗意,绣着蓝天白云,依偎着茫茫林海,缓缓流淌,融入大海。

俯瞰神仙沟,呈“S”形的河道像一条微风之中飘逸的丝带,将孤岛、仙河两座姊妹小镇紧密地串在了一起。波光粼粼的河面,与岸边的芦苇、槐林、稻田、油井、房屋、羊群,还有挥鞭的牧羊人,构成了一幅美妙绝伦的天然画卷。

神仙沟的美,是一种原生态的静谧之美。靠近河岸的水面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蒲草、芦苇,茅草、狗尾草、蒲公英、草鞋底、吐喽酸、福子苗、曲曲菜、红荆条等野生植物铺满了护坡,野豆子还有老鸹瓢的茎蔓密密匝匝,胡乱地缠绕在树上,一个劲地往上窜。一些说不上名的野花,有红的、白的、紫的、黄的,把整个河岸点缀得五彩缤纷。不知从哪里飘来的袅袅炊烟,悬浮在水面之上,朦朦胧胧,如梦如幻。河面偶尔有鱼跃出,打破了这里的沉寂,惊得一群水鸟紧贴着水面扑楞、扑楞地飞向远处,引得游人驻足观望。

神仙沟流域最美的时候当属春季。每年五月初,神仙沟流域的十万亩槐林开出了洁白的槐花,十万亩槐花十万亩芳香。槐花的芳香弥漫了整个河流的上空,一场空前的槐花盛宴在这里徐徐展开,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和放蜂人纷至沓来。一年一度的槐花节文学创作笔会,云集了省内外众多的文人墨客,他们沿河而行,步入槐林深处闻香踏青,寻找着心中的那份诗意。幽深曼妙的槐林,沁人心脾的槐香,安静神秘的河流,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一大批展示神仙沟流域原生态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在此诞生。

神仙沟流域的土地异常肥沃,这里种植着大片大片的马场西瓜、马场丰水梨、马场大米,这些农副产品是出了名的好吃,若干年前已远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随着孤岛万亩槐林景区的不断完善提升,来孤岛小镇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一些有眼光的人在神仙沟岸边建起了生态采摘园。位于神仙沟南岸,孤岛北一路西首的神仙沟生态采摘庄园,系列“神仙沟”原生态果蔬深受游客和当地居民的青睐,庄园的生意逐年火爆起来。关于庄园的发展,经理赵庆田侃侃而谈,信心十足,他脸上泛起的红晕流露出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神仙沟富有灵性的水,滋养抚育了这方土地和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几十年前,老一辈马场人、老一辈石油人和老一辈下乡知青,他们扎根孤岛荒原,披荆斩棘,奉献出了宝贵的青春与年华。一匹匹战马曾在这里奔腾,一架架油井曾在这里竖起,一片片槐林曾在这里栽植,一方方稻田曾在这里开垦。他们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让孤岛荒原变成了油洲加绿洲。静谧的神仙沟留下了他们的芳华岁月,留下了他们的欢声笑语,也留下了他们的五味乡愁。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神仙沟在这片土地上流淌了已近百年。

拂去历史的尘埃,她依然清新如初。将来,我愿在这里建一处小房子,开垦一块小菜地,聆听着水的声音,欣赏着日出日落,感悟着静止的时光, 让心境随同缓缓流淌的河流融入大海。

作者简介:李金峰,70后。用文字记录生活。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孤岛小镇酒飘香

我的军校生活

家乡的门市部

孤岛小镇的槐花

献出一杯咖啡

年  集

爷爷的小菜园

孤 岛 小 镇

家乡的水湾

东营微文化,文学爱好者的栖身地

孤岛,一座温情的槐香小镇

在平房小院里的时光

北林场,一个原汁原味的乡村部落

小院里的白蜡树

微青春丨那年我去当兵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橄榄绿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任晓娣   吕娟娟   茶醉   文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