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中小院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2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山中小院


图文丨蔡东刚    编辑丨文姐

一个小院,在山上。
绿树红花簇拥,泉流瀑布环绕,蝉鸣鸟语相萦,高山大海相依。小院像一位朴素的村姑,静雅含蓄地潜藏于深山树林之中,仅露红色头巾包裹的屋顶,若隐若现,顾盼多情。
沿着盘旋曲折的山间小路,上下起伏前行,坡陡路弯,蜿蜒回环,似乎面见她需要先考验体力和耐力,非气喘吁吁攀爬到她的脚下,才肯接纳你。刚要觉得终于靠近她了,却被一道溪流挡住去路,水面较宽,水流淙淙,想要轻松跨过是不可能的。从附近搬几块方石立于水中,架桥通行,还是被湍急的水流溅湿了鞋子。路边的牵牛花和丛丛不知名的野草在夹道欢迎我这个陌生的主人,显出训练有素的样子。院前几棵高大的杏树樱桃树早已花落果无,只剩茂密的枝叶伸展着浓荫,给我这个远道而来大汗淋漓的城市人些许清凉的安慰。树丛中的知了在高声唱和着单一的音调,非常热情欢快,立马消除了违和感,熟悉的乡音像回归家园。
推开两扇窄小且别致的木门,跃入眼帘的是一方小小的天井,中间用花砖铺设的甬路被两旁各种果树和花草辅佐,似有“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意境。天井的一边是篱笆墙,另一边却是山体围墙,于是有了院在山中、山在院中的独特景致。这让一个从来不是山民的外乡人何以想象,高大巍峨的山也可以成为家,成为家里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托。
院中的小楼是两层建筑,一楼的空间狭小,阴暗潮湿,无法住人,却是很好的储物间、冷藏室。拾级而上,二楼就豁然开朗了。
背山而建的三间小居室那么小巧玲珑,却又简洁精致。客厅携着两间卧房,向阳而开,如同一张中规中矩的全家福照片,正襟危坐却和谐美满,脸上始终洋溢着微笑。小楼的主人一定是一个有艺术品位的人。你看那墙上用圆柱木片做成的风景画,你看那用碎玻璃插制的山形吊篮,那佛龛式博古架、触屏式开关、庄重典雅的吊灯、造型独特的桌椅,古朴与现代交相辉映,韵味丰富,个性十足,透露出现实生活中的浪漫气息。
坐下来,桌上的茶道用具一应俱全,似乎就是早早做好迎接准备了,只等你的到来。烧一壶山泉,泡一壶山茶,没等喝就醉了,清香四溢绝不是浮夸的形容词,而是沁人心脾的美感,氤氲了整个身心。所有的疲劳在一杯香茗落肚之后,霎时烟消云散了。你如果嫌泡茶太麻烦,可以直接去水龙头接一杯凉水一饮而尽,清爽甘甜的滋味不仅从口直通到胃,似乎还要流遍每一根血管,你绝不用担心会引起肠胃不适。
端茶品茗间,自然抬望眼,倏然一幅青山美景画立于眼前。跌宕生姿的山峦被郁郁葱葱的绿树覆盖,连绵起伏,不用浓墨重彩描绘,不必挖空心思设计,天然写实真切的风景如画一般,就隔着一层玻璃窗,尽收眼底。山顶上还有白云在飘荡,碧蓝的天空为其铺设出绝佳的背景,更加衬托出青山的豪壮气势与广博风采。坐在家里就能看风景,这是怎样的一种任性与排场。
稍息过后,亲自下厨做一桌丰盛的大餐,启一瓶红酒,在这静谧的山水之间,与你心爱的人对酌共饮,是相当逍遥快活的。远离了喧嚣,抛却了纷扰,将沉重的心事挂起,陶醉于大自然给予的亲情款待中,才真正理解了陶翁那“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自由是多么的千金不换,才似乎体悟了吴均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的经典概括。
如果在房中待够了,那就举步出门,到楼外的露台上体验一下登高望远的感觉。露台真的是凌空飞架,用钢结构支撑用木地板铺设的台面与纯实木栏杆融合为一体,显得有些秀气,但十分结实。一端的栏杆上,主人用特制的木匣栽种上与季节相应的各式艳丽的花,与从楼下攀援而上的凌霄花结伴而开,特别惹眼。细心的主人还将花匣底部用PVC管连接,使浇花后渗出的水或下雨后流出的水集合起来,沿栏杆底部输送到露台旁边的一个蓄水桶中,十分讲究。
举目四望,层叠的山将小院团团围住,人与自然看起来很远,其实是那么近,感觉很熟悉又很亲切。以前经常给学生讲写作,文章开头提出观点要开门见山,这样的比喻原来只是想象,现在才体会出它的真义。极目远眺,山与天接,浑然一体,广阔无边。俯仰天地间,心胸自然宽广,你想不豁达都不可能。深吸一口这天然氧吧制造的原生态空气,顿觉神清气爽;目睹一眼这清新寥廓包容万物的高山大川,瞬间宠辱偕忘。
我知道,山的那边是海,虽看不到浪涛翻滚,听不到海浪呼啸,但海一直在那里与山相连,山一直在这里与水相合。这端居山边的小院,该有多么幸运和骄傲!投身大山的怀抱,接受粗犷的熏陶,铸炼一种廓大的视野,给拥有它的人以感化引导。
在露台上慢慢地踱步,放松身心,感觉与往日湖边的散步似乎有些不同。露台上长期放置着防晒防雨的桌椅,如果你在户外站久了,可以坐下休憩。沐浴着阳光,拿一本林清玄的散文,静静地读,可以将山中的自然与书中的灵魂完美融合,使浮华的精神得以安歇,令迷茫的心灵得以醒悟。山边的树高大浓密,是可以遮荫的;如果下雨,还可以将收放自如的雨篷打开来,让你安心享受这清静的时刻。

山谷中零散分布的红瓦房子点缀于绿树丛中,红绿相间,色彩配搭,和谐自然。傍晚时刻,云气低垂,笼罩了整座山,夜幕拉起,连星月也遮蔽于视野之外,好像一切都消失的样子。白天一直鸣叫的知了此刻也累了,打起了盹。只有近处的几盏灯还隐约看得见,泉流的声响还持续地敲打耳鼓,不高不低,不徐不急,像催眠曲。
台湾著名作家李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中写道:“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足的睡眠,以及一天一个美梦。”此刻,我最想做的事就是在这优雅恬静的环境里,枕着这大山的肩膀入眠,做一个甜蜜轻松的美梦。
有个小院,在山上,我是今天的主人。



向上滑动阅览

作者简介:蔡东刚,高中教师,偶尔用文字打打酱油,为生活添点佐料。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尴尬一笑扎儿心
我的四中情怀
师生那点事儿
这些天的我们和他们
灾祸无惧,后怕有啥
咂摸幸福
矮纸斜行闲作草
倔强的老妈
当回家成为一种习惯
遇见丽江
智勇如师 静美如花
父亲的车马人生



东微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晓娣   娟娟   茶醉   文姐




征稿要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