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代中日谈判,李鸿章为何总输伊藤博文?梁启超三句评价一针见血

 WarOH协虎 2020-09-02

1895年4月,在日本马关,晚清首辅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战争赔款事由正在进行磋商。谈判中,伊藤博文昂首挺胸,而李鸿章却近乎哀求。为了让中国少负担一些赔款,年长伊藤博文十几岁的李鸿章差点没哭出来,而在他挨了一枪之后,才终于换来了伊藤博文的“怜悯”。

近代中日谈判,李鸿章为何总输伊藤博文?梁启超三句评价一针见血

▲李鸿章谈判《马关条约》影视一幕

这是一幅对比明显的外交“图画”。身负中国重任、为中国图强呕心沥血的李鸿章,在蕞尔小国日本的面前却显得多么渺小。而同样是图强,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后的中日两国,也奔向了不同的结局。

那么,为何李鸿章在中日的交锋上总是败给伊藤博文?这对宿敌所操持的自强与变法,为何又会使中日两国差别悬殊呢?

一、李鸿章的倔强

其实,即便是作为宿敌,伊藤博文对李鸿章的评价还是非常高——“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然而,李鸿章这位被誉为大清帝国“唯一”希望的大臣,却有着倔强的保守一面。

近代中日谈判,李鸿章为何总输伊藤博文?梁启超三句评价一针见血

▲李鸿章

作为一位深受中国传统儒学影响的大臣,他的思维依旧还秉承着中国封建时代的狭隘一面。在面对现代化所带来的推动下,李鸿章依旧坚持着以中华文化为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无法在西学面前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仅仅是从表象中去直接吸收西方的成果。

这一主观意识,也影响着他在洋务运动中的布置。当他为满清大刀阔斧地引进西方军工科技时,却将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了军事和外交。因而,洋务运动失去了技术性的人才引进这重要一环,使得各个兴建的机器局都十分依赖于洋人师傅的操持。

近代中日谈判,李鸿章为何总输伊藤博文?梁启超三句评价一针见血

▲江南机器制造局生产的加特林机枪

最终,洋务运动只带来了图强的表面效果,虽引进了先进器械,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晚清的腐朽时局。开玩笑地说,可谓是当兵的还是那些抽大烟的烟鬼,只不过他们换了个会说洋文的长官,手上的武器也从红缨枪换成了步枪

当然,玩笑归玩笑,晚清陆军在甲午战场上的表现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正如那句闲话所说的:“甲午战争是一场李鸿章的北洋系跟整个日本的对决。”这句话又是如何解释呢?

近代中日谈判,李鸿章为何总输伊藤博文?梁启超三句评价一针见血

▲甲午战争的清军陆军岸防炮阵地

其实,正是因为李鸿章是受封建儒学的教育出身,因而在他的思维里,君臣关系更重于国与民,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似乎和普通百姓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与统治这个国家的君臣能力有关。所以,尽管李鸿章提高了晚清的军事实力,但本质上并没有发挥起中国四万万人口的综合实力。说到底,给晚清贡献新增GDP的依旧是那些国企,民企依旧在“重农抑商”的策略下被打压。因此,支撑起北洋水师的是李鸿章,而跟日本打仗的,还是李鸿章。

二、宿敌:伊藤博文

相比之下,对面的日本就不同了。自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综合实力突飞猛进,全国百姓响应号召,在日本天皇的“觉悟”示范下活学西用,不仅全国齐心节衣缩食发展海军,民间还发展起了一个个大型企业,可谓是GDP蹭蹭上涨。

在这一切的背后,正是得益于伊藤博文的推动。这位比李鸿章年轻18岁的日本才人,在洋务运动开始7年后推动了明治维新的变革,除了引进西方的高新科技,还借鉴了西方的宪体改革了日本的体制。或许正是这相差18岁的年龄,使得伊藤博文具有更加开放的心态。在他操持下的明治维新,日本社会中出现了西式与日式文化并存的现象。

近代中日谈判,李鸿章为何总输伊藤博文?梁启超三句评价一针见血

▲伊藤博文

当时在日本,伊藤博文为了维新也是操碎了心。毕竟在一个封建时代持续上千年的古老国度中,让国民一时接受西化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而,伊藤博文首先带着官员们带头吃西餐、穿西服,甚至将西式舞会提高至“上流生活”的地位,使得日本的精英和政商阶层无不“西化”。

而为了带动民众的效仿,伊藤博文甚至主动跑到基督教堂进行朝拜,哪怕他根本就不信基督教;同时,他还专门搞了一个“鹿鸣馆”,经常盛邀国内西洋权贵一起喝酒、跳舞,他自己则在舞会中打扮成一个威尼斯商人,此事还一度成为日本全国民间的笑柄。

在全民接纳西化的基础上,伊藤博文也抓准时机,向天皇谏言将老制度改成内阁制,将日本推向了宪政国家,顺利推行之后他也出任首届内阁首相。不过,伊藤博文对西化并未坚持全盘吸纳方针,他合理地将日本天皇制度和西方立宪制度合二为一,形成了日本本土化的“天皇制宪政”。在民间,他也主张日西文化并存、共同发展的策略。因而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在得到了西化强国的效果之后,也保留了传统文化的属性。

近代中日谈判,李鸿章为何总输伊藤博文?梁启超三句评价一针见血

▲日本陆军

不过,在历经一番呕心沥血之后,伊藤博文深感“如今的好生活来之不易”,所以在那个日本军国主义渐趋上涨的年代,伊藤博文反其道而行之,一直坚持“和平是福”,和日本陆军站在了对立面。奈何,他一人之力根本抵挡不住日本全民的狂热。中日之间的摩擦,还是在明治维新开始的17年后爆发了。

三、甲午战争前胜负已分

若提起近代中日之间的摩擦,我们最为熟知的莫过于甲午战争。这场改变中日半个世纪格局的战争,对于咱们中国来说无不羞耻。

然而,甲午战争并非突然爆发,这场矛盾的“导火索”,其实早在战争十年前就埋下了。

近代中日谈判,李鸿章为何总输伊藤博文?梁启超三句评价一针见血

▲甲午战争海战影视一幕

细心的朋友们,可能已经算出前文那句“明治维新开始的17年后”,指的是1885年。这一年,中日之间因为朝鲜的甲申政变燃起了摩擦,最终是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以一纸《天津条约》暂时平息了战火。

1885年的这纸《天津条约》,其实也称《朝鲜撤兵条约》,这个条约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仅仅是规定了中日两国从朝鲜撤军,若以后再要派兵则互相知照便可。表面上看,这是一条十分公平的条约,起码在那个中国落难的晚清时代,李鸿章办的还算让清廷满意。

近代中日谈判,李鸿章为何总输伊藤博文?梁启超三句评价一针见血

▲慈禧影视形象

然而,如果当我们得知,这纸条约其实是在冯子材打赢了中法镇南关战役,李鸿章凭此才底气十足地签下时,似乎又会觉得其中有端倪。

当时,朝鲜可算是咱们中国的藩属国,晚清出兵保护内乱中的朝鲜王室,其实算是情理之中。然而,这场由日本寻恤挑起的政变,最终却让既是宗主国代表、又是抱着打赢法国底气的李鸿章签下了一个表面十分平等的条约,对于中国来说肯定是吃了一个大亏。与此同时,表面上的平等其实暗藏玄机,有了这个《天津条约》,日本以后出兵朝鲜就变得更加名正言顺。条约中,“若朝鲜再有变乱,出兵需互行文照会”这一句,让日后日本的出兵变得简单而且出师有名。

近代中日谈判,李鸿章为何总输伊藤博文?梁启超三句评价一针见血

而清政府这边,当条约签订之后,李鸿章一副傲视群雄的模样向清廷报告了谈判事宜的顺利。慈禧见这次条约总算不用赔款,表示得甚是满意。只是诺大的清朝,偏偏没有人意识到这是给自己埋了一个巨大的“诡雷”。

其实,早在条约谈判期,李鸿章在面对伊藤博文时已经显得有些坐立不安。一开始,李鸿章是因为怕谈判破裂,引起中法和中日两线作战,所以表现得较为拖延、随和;而当得知中法战争胜利时,李鸿章才显得底气十足,但在面对以伊藤博文为代表的日方咄咄逼人时,李鸿章却显得准备不足,甚至因害怕战火燃起,数次询问伊藤“当真有战争企图?”

近代中日谈判,李鸿章为何总输伊藤博文?梁启超三句评价一针见血

反观日本,伊藤博文早就为这次谈判做足了准备。虽然伊藤博文是主和派,但当两国摩擦之时,伊藤博文便立马转向支持战争,“一切以国家为重”,并为了取得战争胜利和战后利益最大化而奔走。相比之下,李鸿章的谈判更像是为了应付时局,而不是为了下一步做准备。伊藤博文所做的,是为了日本的未来和利益;而李鸿章却是为了让这件事平息,并争取“赔偿”最小化。说到底,表面上底气十足的李鸿章,还是输给了睿智的伊藤博文。

四、梁启超一针见血

十年之后,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的差距得到了更明显的表现。一场甲午战争,断送了李鸿章洋务运动的成果,而日本却在《马关条约》中获得了2亿两白银的赔款,打开中国商埠。这一切,还是在遇刺受伤的李鸿章在苦苦哀求之后得来的怜悯,两国的首辅也最终在这为期十年的较量中分出了胜负。

《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郁郁不乐,终于在签订《辛丑条约》之后呕血身亡。李鸿章病逝50天后,梁启超随即出版了《李鸿章传》,以时人的视角将这位风云人物记入了史册。

近代中日谈判,李鸿章为何总输伊藤博文?梁启超三句评价一针见血

在书中,梁启超大赞了李鸿章的卓识,认为他对世事的见识大大超过了对手伊藤博文。可即便如此,李鸿章为何还是败给了伊藤博文呢?梁启超总结了三句话:“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体之本源。”

李鸿章没有认识到国民的力量,因此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了国家级的军工企业和军事人才;他虽见识甚多,却从没有去系统分析过国际形势,仅仅是对时局有个笼统的认知;而他发起的洋务运动,却仅仅是带来了军工水平的升级,但真正需要变革的内核——政体,却被他忽略掉了。而这,也是中国的洋务运动输给日本的明治维新的重要原因。

近代中日谈判,李鸿章为何总输伊藤博文?梁启超三句评价一针见血

▲李鸿章和慈禧太后影视形象

晚年,李鸿章在回忆往昔时,终于承认自己的努力不过是“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但奈何晚清不是日本,慈禧也并非明治天皇,他的所有努力,最终目的仅仅是维护君臣关系上的满清统治,而并非伊藤博文那般极力实现国家图强。因而,在见识、勇气、底气都不输给伊藤博文的情况下,李鸿章最终败给了这个年轻他18岁的异国后生,而中日两国未来50年的命运,也在那一刻走向了不同的结局。

参考资料:

1、《李鸿章的克星:伊藤博文》(杨光)

2、《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差距》(王龙)

3、《中日《天津条约》谈判始末——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和局思想之异同》(匡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