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世间所有的成功,都是有备而来

 826271992 2020-09-02

文 | 心然 · 主播 | 素年锦时

十点邀约作者

在今年众多高考状元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重庆的谢欣颖,她以726分摘得重庆理科高考桂冠。

厉害的是,3年前,谢欣颖曾以727.5的高分,斩获重庆市中考第一名,不愧为名副其实的高考、中考“双料”状元。

但谢欣颖的成绩既不靠疯狂刷题,也不靠校外补习班,完全凭自己的努力,平时成绩也一直在年级前三。

她的学习秘诀是什么呢?

谢爸爸的一番话揭开了谜底,原来今天的辉煌早在18年前就打下了伏笔。

谢欣颖一岁多时,父母开始注重培养她的学习兴趣,给她订了不少幼儿画报、绘本等读物,先是父母讲她听,慢慢地就变成了她讲父母听,学习能力越来越强。

为培养她的专注力,5岁起,谢欣颖开始练习钢琴,并通过十级考试,如今只要一坐下学习,任何事情都很难干扰到她,课堂效率达到100%。

最令人佩服的是,自从她上学以后,父母就提前准备好新学期教材,让谢欣颖自学,以此来锻炼她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力。

正如有的网友所说:“有远见的父母,早在孩子蹒跚学步时就已运筹帷幄。”

确实,所谓的一鸣惊人,从来都不是小宇宙的瞬间爆发,而是用心良苦的绸缪和日积月累的准备。

正如《准备》中所说:

想让孩子被好大学录取,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培养他们的目标感,只要准备好了适应未来生活的能力,每个孩子都能成功。

在这本书中,美国新型教育理念开拓者,黛安娜·塔文纳女士分享了她成立萨米特高中,让每一名学生,包括那些抽烟、吸毒、打架斗殴等不具备考大学潜质的学生,全部考上大学,过上幸福成功生活的教育经历,无数事实证明:

优秀孩子的背后,都浸透着父母的汗水,而且人生有无限可能,只要准备得足够充分,所有的成功,不过是有备而来。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曾说:“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如果父母不懂得准备教育,足可以毁掉孩子一生。”

伊莎贝拉是黛安娜印象最深的一个学生,她父母长期吸毒,除了毒品没有任何事情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更别说考虑她的生活和将来。

在父母耳濡目染的影响下,小小年纪的伊莎贝拉学会纹身,混迹黑帮,每天都在重复着逃学、打架、抽烟的混沌日子。

上高一时,她父母被抓,奶奶收留了伊莎贝拉,但奶奶经常把她的房间租给别人,那些住她房间的人经常偷她的东西,让她整夜提心掉胆,睡不安宁。

要改变处境,不再像父母一样过着糟糕的人生,伊莎贝拉唯一的出路就是考上大学,获得过更好生活的能力。

然而,没有父母庇护的世界,孩子注定要走更多的荆棘道路。 

不管伊莎贝拉如何努力,每天去学校上学,就算她不再参与黑帮事情,黑帮的人依然不依不挠地干扰她,不愿意放过她。

庆幸的是,伊莎贝拉遇到了戴安娜,看着她希冀的目光和坚定的决心,戴安娜伸出了援助之手,同意了她的转校申请,并像妈妈一样帮她规划着她的梦想之旅。

学习上,伊莎贝拉不再敷衍应付,而是根据考试要求做好学习、复习准备;

放学后,就在学校附近的零售店打工,挣房租和日常生活费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点点滴滴辛勤的准备,终于累积成别人的望尘莫及。

半年后,存够钱的伊莎贝拉,洗掉纹身,在学校周边租了一个自己的公寓;

三年后,她如愿考入大学并顺利毕业,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回顾这段来时路,伊莎贝拉感慨地说,是黛安娜让她明白,“学会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我们的世界将会有所不同。”

因为,成功的核心就是两件事,一个是制定目标,确定方向;第二个就是付出努力,每天朝着目标准备。

而为未来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所有的热忱,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只要始终心怀梦想,闻鸡起舞早准备,平凡人的梦想,也能开出胜利之花,平凡的人也可以将自己活成一束光。

有人说,没准备的人生是拼图,有准备的人生才是蓝图。

但并不是所有的准备都能助力孩子成功,只有真正懂得准备的教育真谛,梦想的光芒才能照亮孩子的未来。

首先,明确目标方向,做好长远规划准备。

今年六一儿童节,6岁的南京女孩周昭妍弹吉他火到了国外,在YouTube吸粉近16万,近30万网友点赞。

视频中,周昭妍独自一人熟练地弹唱吉他、钢琴、架子鼓、贝斯、沙锤等6种乐器,网友们戏称,她的手指是被上帝亲吻过的。

原来周昭妍2岁半时,父母意外发现她音乐方面的过人能力,她听几遍流行乐曲后,竟能跟着旋律哼出歌,于是父母开始有意识地让她接触乐器。

但神童并不是一朝一夕练成的,从3岁开始,周昭妍每天都要练2小时,疫情和放假期间,她每天练5小时,即使磨破了手指也没停止过学习。

在周昭妍学乐器这3年来,父母把所有空闲时间都用来陪伴她练习,并给予她方向指引,点燃了她奋发向上的激情。

可以说孩子每走的一小步,都有父母开路搭桥的一大步。

天赋异禀的背后,都是父母默默的奋力托举。

他们甘当孩子的脚手架,竭尽所能地帮助孩子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发展优势。

其次,激发兴趣驱动,做好自主学习准备。

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内驱力”,就是不需要外界驱动,能主动自觉做事的行为。

黛安娜认为,被唤醒内驱力的孩子会发自内心地想要变好,哪怕没有家长要求,哪怕外界环境恶劣,都不能阻挡孩子自发努力的脚步。

而激发孩子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了解孩子:“喜欢做什么”、“哪一点吸引他”,从他一系列“印象最深刻时刻”等关键词中拼出孩子的兴趣图。

当今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朗朗,8岁翻译英文小说,写英文剧本的黄多多,还有676分报考北大考古系的留守女孩钟芳蓉,他们都是兴趣成就梦想的典范。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

找到孩子的真正兴趣,唤醒他的内驱力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因为兴趣所在,动力满满。

最后,学会反思和总结,做好应对挫折准备。

生活没有永远的晴天,总会有风雨和挫折,但真正打败我们的往往不是挫折本身,而是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失去了直面挫折的勇气。

直面挫折,最有效的准备是提前多角度反思和总结,把所有可能的“黑天鹅”纳入“明确下一步计划”,即每个孩子至少为自己的未来准备三套方案:对下一步做什么,要列时间表、做成本分析,以及适合自己的原因。

黛安娜认为,做多手准备的好处,不仅能提高孩子应对未来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有机会反思自己的想法,挖掘自己更多的潜能。

就像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所说:“从哲学中,我至少学会了要做好准备去迎接各种命运。”

只要为最坏的结果预先做好准备,就可以始终抱着乐观的期望。

不管是大雨瓢泼,还是烈焰当空,身边时刻准备着雨伞,永远都不会手足无措。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而且父母的准备在哪,通常孩子的人生就在哪。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出身、智力都差不多的孩子,做过一项为期25年的跟踪调查,研究梦想、准备对人生的影响,调查发现:

那些生活中没有梦想,没有准备的人,成年后生活非常不如意。

那些有梦想,但没有准备的人,虽然生活稳定,但没有什么特别成绩。

那些为梦想做过短期规划准备的人,大部分成了社会的中产,成为医生、律师、工程师和高级主管等等。

唯有那些有明确的梦想,并制定了长期规则,为梦想不懈做准备的人,最后几乎都成了顶尖成功人士,是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所以,决定人生的,从来不是命运,而是为未来做的每一次准备,准备得越多越充分,孩子的路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就像卡耐基曾说:“不为明天做准备的人,永远不会有未来。”

要想盖出亭台楼阁,先得备好砖瓦水泥,否则就是海上蜃楼;

若要做出美味佳肴,必得有米面菜锅,不然就是无米之炊。

成长需要时间,成功需要积累,所有绚丽人生的背后,都是用现在的生活,做好明天的准备。

为人父母,最大的成功在于根据自己走过的路,启发对孩子未来的思考。

而父母的准备,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