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葛亮临终留下27字遗言,令姜维守阴平,为何还被邓艾偷渡了?

 小姐姐讲史 2020-09-02

公元234年10月8日,诸葛亮临终嘱咐了姜维27个字,但到公元263年,蜀汉即将灭亡之际,姜维却将诸葛亮当年说的话忘的一干二净,导致蜀汉惨败。

一,诸葛亮临死说出蜀汉战略要地。

“蜀中诸道皆不必多忧;惟阴平之地切须仔细。此地虽险峻,久必有失。”

诸葛亮临终留下27字遗言,令姜维守阴平,为何还被邓艾偷渡了?

公元234年4月,诸葛亮带领姜维等众将士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安营扎寨,一开始,曹魏想以持久战术消耗蜀军精力和粮草,让蜀军自动撤退,可没想到诸葛亮竟然在渭、滨的居民之间屯田。生产粮食,士兵和百姓相处良好。看这个计谋不行,由司马懿率领的曹魏军队便另行他法,面对蜀汉的多次挑衅都置之不理,反而关心起诸葛亮的身体来。

一日,司马懿向蜀汉使者打听诸葛亮的睡眠时间、饮食以及办事情况等,听到使者的回答后,突发感慨:“诸葛孔明进食少而事务烦,他还能活多久呢!”

诸葛亮临终留下27字遗言,令姜维守阴平,为何还被邓艾偷渡了?

果不其然,到公元234年8月份,诸葛亮便因为长时间的劳累而病重,后来竟严重到不能统领士兵,司马懿也趁机乘火打劫。积攒那么多天的实力一下子爆发出来,亲自率军攻击蜀军后方,斩杀五百多人,捕获牲口千余个,降服六百多人。

面对这样的状况,蜀汉的统治者刘禅也开始着急起来,连忙派尚书仆射李福前来军前问候诸葛亮,其实就是让他交代后事。

诸葛亮临终留下27字遗言,令姜维守阴平,为何还被邓艾偷渡了?

关于这个情节,《三国演义》中也有所记载:在姜维实行祈祷之法即将成功之时,魏延却误打误撞将诸葛亮的主灯扑灭,这也就意味着诸葛亮即将离世,在此之前,诸葛亮拦住了姜维,交代了很多事,最重要的便是:“蜀中诸道皆不必多忧,惟阴平之地切须仔细。此地虽险峻,久必有失。”这其实是让姜维注意阴平一地,但后来姜维却并没有守住它,反而是敌军邓艾率领魏军,偷渡到了七百里的阴平小道,直面涪城。涪城守将面对这从天而降的魏军立即投降,至此魏军一路顺利,直取蜀汉国都。

诸葛亮临终留下27字遗言,令姜维守阴平,为何还被邓艾偷渡了?

二,姜维为何放弃阴平,反而给敌人可乘之机?

这件事的关键在于姜维的错误决策和部署,并不是姜维忘记了诸葛亮的嘱咐,而是他在针对司马昭的计谋做出决策时犯了一个大的错误。

司马昭的本意是用邓艾钳制住姜维,切断阴平桥,断了姜维后路,同时让钟会负责进攻没有蜀军主力的战略要地汉中。那个时候姜维就会面临被合围的危险,而姜维自然也猜到了司马昭的想法,便将此次战役的关键从阴平调离出来,这样一来,姜维是逃脱出了包围圈,但汉中就直接面临被攻破的危险。

诸葛亮临终留下27字遗言,令姜维守阴平,为何还被邓艾偷渡了?

而司马昭也正抓住了这一点,知道蜀汉主力不在汉中,就趁他们兵力不足,无法固守关隘时,成功带兵攻入汉中腹地,用了极短的时间的就拿下了汉中全境,想当初蜀汉的先主刘备,可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取了汉中,而如今在短短时间内就被曹魏拿下。这其实和姜维的错误部署有着很大的关系。

再有就是姜维对阴平这个战略要地掉以轻心,阴平道人迹罕至,看起来根本没有可行之路,更别说是军队通过了,所以,蜀汉对此没有特别的防备动作,甚至不认为这条路能够行军,这在行军打仗之中已经犯了大忌。

诸葛亮临终留下27字遗言,令姜维守阴平,为何还被邓艾偷渡了?

另外就是姜维也没有想到在曹魏士兵攻打汉中时,刘禅竟会立马率领全城人投降,打仗之时,他还特别强调,“确保阆中一线与东部南部的联系”,就是想着将来,哪怕曹魏士兵有攻入汉中的可能,那么后主以及蜀汉的残余力量,还是有逃出的可能。但却没有想到邓艾居然率兵直逼汉中,一路畅通无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