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时期医家对尿结石认知理念的变化

 医学镜界 2020-09-03

 

明清时期与其前时期相比,不仅对石淋病因病机方面的有了认识,但石淋的治疗方法发生了很多变革。在石淋病因认识方面,明代出现了日常饮食与石淋形成相互联系的认识。由清代罗美编著的《古今名医汇粹》提到明代医家方约之认为:“醇酒、浓味者,酿成湿热也。积热既久,热积下焦,所以小便淋沥……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沙如石也。”《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轻则为沙,重则为石,”对石淋一病的病情轻重程度进行了区分。清代沈金鳌更为直接地指明:“轻则为沙,重则为石。”一般来说,“沙淋”为石淋之别名,但偶有例外。清代萧埙《女科经纶》所载“血沙淋”与石淋无关。

明清时代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碎石、取石、化石、消石及其他石淋治法的讨论。首先提出碎石治法的是明代《奇效良方》的“取石方”,认为结石是由“碎石相结”而成,使用通利下滑的药物,使结石重新碎开,便可被取出。清代陈士铎《辨证录》中出现“化石汤”,则主张补肾以化石,此后“化石”、“化砂”、“消石”的方剂层出,大抵均以此“补肾化气而消石”立意。清代张锡纯在《医学中衷参西录》中提出“砂淋丸”,方又将消石概念引回到“消化砂石”,其创制代表方“砂淋丸”,选择的代表药物是鸡内金、消石(朴硝)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石淋之证,因三焦气化癖滞,或又劳心劳力过度,或房劳过度,膀胱暗生内热。内热与疲滞煎熬,久而结成砂石,杜塞溺道,疼楚异常。其结之小者,可用药化之,若大如桃、杏核以上者,不易化矣。须用西人剖取之法,此有关性命之证,剖取之法虽险,犹可于险中求稳也。:此证有救急之法。当石杜塞不通时,则仰卧溺之可通。若仍不通,或侧卧、或立、或以手按地,律石离其杜塞之处即可通。

石淋治疗的外治法在明清时代大致有两种思路的表现。一是通过在体使用温经通络的药物以促进尿液与结石的排出,如以榆皮和醋滓封茎上、瓦松煎汤熏洗小腹、葱头捣盐敷脐上等均属此类。另一种思路趋向于直接扩张尿道,或切开尿道取出结石。明代《周慎斋遗书》提出:“沙淋,小水不得出,用猪尿胞一枚,口头入小竹管,内将口气吹满,用绳扎紧尿胞,插在尿孔内,解去所扎绳,将所吹气挤送在内,其尿自出无滞,希望能通过强制性向尿道中挤入气体而使之得以扩张,使沙石及尿液排出。

外治法最值得注意的是清代程杏轩《杏轩医案》中提到庐江有徐姓老医,能“用刀将阴茎剖开,取出石子”。然而,整个古代中医手术取石终究未能发展起来。张锡纯提出通过改变体位“律石离其杜塞之处”以使小便一时能通,也许是一个可行的权宜之法。《杏轩医案》初集·族子石淋奇证文中是这样描述的“越数年道出庐江,遇吕墨从先生言,彼邑昔有徐姓老医,能治此证。亲见其治愈数人。其术用刀将阴茎剖开,取出石子,敷以末药,旬日即愈。予心异之,欲求其方。其人已物故矣。因并志之,倘后有患此者,须求巧手剖之可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