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攻关学习网精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系列一

 攻关学习网 2020-09-03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系列(教育学类)一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15 )                                                    

1.(   B         )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                                              

A .《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康德论教育》                                           

2.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B       )。           

A .六艺         B .八股文    C.自然科学  D .四书、五经   

3.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产生于生产劳动,  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提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         这一观点是        D      )的认识。                                                                                       

A .实用主义教育学    B .制度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4.我国正式颁布《义务教育法》的时间是(            C  )。          

A 1957          B 1982            C 1986   D 1990

5.“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       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     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     ,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         C  )的特征。

A .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                        

6.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       )。                             

A .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7.下列哪一方法不属于家校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  ?  A                                     

A .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              B.互访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8.“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  )特点。        

A .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 .劳动方式个体性

9.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称为(       B)。

A .德育         B.智育  C.美育  D.体育

10.( D )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 .泰勒         B.桑代克       C.斯金纳       D.杜威

11.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C       )。

A .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12.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及政府部门做出的处理不服或对其侵犯权益的行为,依《教师法》向主管行政机关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是(     A       )。           

A .教师申诉制度         B .学生申诉制度         C.学校事故  D .法律救济     

13.能鉴别学业水平高低、能力强弱的测验表明其(     A   )很高。                 

A .难度         B .信度         C.效度  D .区分度            

1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   )。                    

A .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1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D   )。                   

A .组建良好的班集体         B .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C.指导本班班委、共青团组织工作  D .评定学生操行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代码写在相应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 分。共

16 )

1.教育的阶级性始于奴隶社会,在那个阶段的具体体现在(       ABCE        )。

A.目的上培养统治人才       B.对象上是奴隶主贵族子弟

C.内容上以军事和道德教育为主D.教育的领导权归属人民E.方法上体罚和机械练习

2.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在(CD      )。 

A.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B       .借助工具认识事物             

C.认识对象的间接性 D.认识方式的间接性E.学生是不成熟的认识主体

3.学校组织特征的独特性表现在(  CDE )。

A.官方性       B.地域性       C.垄断性       D.非自愿性  E.公益性

4.如何理解当代儿童发展观       ?正确的理解是(  BCD )。

A.儿童的身心发展受制约于社会的发展状况

B.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C.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D.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E.以上几种说法都是不对的

6.“课程是经验”的观点具有这样的特点(ACD

A.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及能动性

B.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C.课程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               

D.课程联系学习者个人的经验          

E.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凌驾于学习者之上      

6.小班教学体现教育公平,保证教学质量,在实施中应注意(  AC )。

A.教师包班而不分科任教  B.因材施教 

C.学生机会均等  D.责任明确 

E.分层管理           

7.当今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CDE)。

A.重知识轻能力  B.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      

C.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唯成绩是论  D.制约教学改革,标准固定划一

E.以上问题都不是问题               

8.探究—研讨法十分注重儿童不同发展阶段认识的不同特征,形成了突出的教学特点( ABCD )。

A.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       B.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  C.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   D.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  E.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三、名词解释( 每题 4 分。共 20 )

1( 狭义 ) 教育:狭义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所谓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移动。

2.学校管理:学校管理是学校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学校管理是以学校作为管理对象的活动, 其指导思想、 组织机构、活动内容以及方式都要受它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以及学校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的影响,学校管理者必须根据学校所处社会的需要以及本身功能上的特点去管理学校。

3.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 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 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4.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作为结构框架, 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5.课程 :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广义的课程是指各级种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五、简答题 (每小题 8 分,共 32 )

1.简述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答案要点】

(1)   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或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

(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2.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答案要点】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 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3.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

【答案要点】

(1)   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包括记载学生各种情况的登记表、统计表和学生活动成果记录表等。

(2)   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从各个侧面间接地了解学生,包括谈话、问卷、座谈等。

(3)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4.简述凯洛夫教育学的不足。

【答案要点】凯洛夫教育学的不足表现在如下方面:

(1)国家行政领导与学校的关系上,忽视了学校的自主性。

(2)在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上,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

(3)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4)过于强调课程、教学大纲、教材的统一性、严肃性,忽视了它们的灵活性和不断变革的必要性。

四、简答题 (每小题 7 分,共 28 )

1.教师专业化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要点】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了教师职业的条件,能否履行教师的角色,根本在于教师的内在素质:

(1)   学科专业素养,指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包括: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2)   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教师的人格特征,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教师的优良个性品质有:热情慷慨、乐于助人、公平客观等。

2.简述教育思想史上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及其基本观点。

【答案要点】 在世界教育史上, 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观。根据教育目的选择确立中的不同价值取向,教育价值观可分为两大类: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是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         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其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个性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其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教育目的的根本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 主张应根据人的本性发展和自身完善这种“天然的需要”来确立教育目的, 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规定教育目的。    

代表人物是:卢梭、裴斯泰洛齐、康德、马斯洛、萨特等。

社会本位论是把满足社会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的思想主张。它认为,社会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培养的效果只能以其社会功能的好坏来加以衡量,离开社会需要, 教育就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代表人物是:纳托普、斯泰纳、孔德和涂尔干等。

3.简述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

【答案要点】学校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工作:

(1)针对学校的个别问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在班级中开展以心理卫生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辅导;

(3)为其他教师和家长担任顾问或间接咨询;

(4)配合学校教育需要开展必要的心理测评工作;

(5)协调学校和社区咨询。

4.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改革策略。

【答案要点】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改革策略主要有:

(1)完善评价理论,改革评价制度, 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立体教学评价模式;

(2)提高教育评价人员的素质,学习新课程理论,更新评价观念;

(3)研制和掌握新的评价手段和工具,结合书面考试和评语等描述记录实施全面评价。

五、论述题 ( 1 9 分,第 2 12 分,共 21 )

1.联系实际论述学生集体的组织与培养。

【答案要点】学生集体的组织和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确定学生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般分为三种: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其次,教师

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和培养结合起来。 既要鼓励他们独立开展工作, 又要耐心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既要维护他们的威信, 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既要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又要指出他们工作中的不足。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在建立过程中,教师要依靠班干部的力量,由他们带动全班同学。秩序一旦建立,就不要轻易改变。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级教育活动主要有日常性和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类,所涉及的内容有主题教育活动、文艺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等。教师

在组织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精心设计活动内容, 注意形式的适龄化,力争把活动的开展过程变成教育学生的过程。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班风。班集体舆论是班集体生活和成员意愿的反映。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约束、 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班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善于引导学生对班集体的一些现象与行为进行评议, 要努力把舆论中心引导至正确的方向。

2.二战后世界教育改革运动后出现了哪些新的教学方法?你是如何理解并运用

?

【答案要点】二战后出现的新的教学方法有:

(1)发现学习。这是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的教学方法,其具体做法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得到学习结果。

(2)探究一研讨法。其特点是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3)纲要信号图式教学法。这是一种由字母、单词、数字或其他信号组成的直观性很强的图表,它通过各种“信号”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把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

(4)暗示教学法。这是保加利亚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善于激发学生动机,设置能够诱发学生学习潜力的外部环境, 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的完整性,尽可能彻底地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尊重学生,帮助学生确立自信;用跨学科的观点, 按课题编制较大的教学单元, 加强教学的整体逻辑的感情效果;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采用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单项或综合的艺术形式配合教学的进行。

(5)范例教学法。其基本特征为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包括如下四个步骤: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范例性地阐明“类型”和“类”的阶段;范例性地掌握法则性、范畴性关系的阶段;范例法地获得关于世界关系的经验。

(6)非指导教学法。这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 其基本特征是:极大地依赖于个体成长、 健康与适应的内驱力,坚决排除各种有碍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障碍; 强调情感因素, 强调教学情境的情感方面而不是理智方面;强调学生“此时此刻”的情形,而不关心他过去的情感和经验;强调人际接触和人际关系在教学中的地位。

在实际应用中,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将知识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 教学手段尽可能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自己分析归纳知识与老师总结知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今天的试题及答案就分享到这里

注:以上试题均截取于攻关学习网教师资格考试类资料

如需要更多资料请直接搜索

 百度搜索词:攻关学习网 

欢迎关注我们的360图书馆

可以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系列文章更新的通知    

方便大家转载评论我们的文章,转载请记得注明出处,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