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栽桃培李溢芳菲

 东营微文化_ 2020-09-03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栽桃培李溢芳菲



文丨卢则春   摄影丨旅途

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句话用在邹平市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再合适不过了。身为校长的田家云老师以身作则,工作恪尽职守一丝不苟,领导全校教师努力探索研讨教学教育方法,正确把握学校发展方向,使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田校长把全校教职员工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推心置腹和大家交流。主动了解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及时为之解决,从而消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由此田校长赢得了全校众口一致的好口碑,大家都心悦诚服听从她的工作安排,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干好工作,从而构成了全校蓬勃发展、势头良好的风气。学校“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坚实的脚印前进。

作为田家云老师的学生,我不由自主回想起了三十多年的一段往事…

1988年我在礼参乡初中读初二时,清晰记得一个北风凛冽的早上,同学们晨读前从伙房打来馒头在教室里吃着。忽然教室的门推开了,历史任课老师田家云一脸怒气进来了,她手里拿着一个沾了尘土的馒头。她举起馒头大声问道:“这是谁丢的?”一个男同学红着脸站了起来,田老师立马把他叫到了教室外面。耐心地对他说不要浪费粮食,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的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诚恳而又和蔼的话语让这位同学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作为一名普通的任课老师,田老师既不是我们班主任又不在学校担任任何领导职务,而她居然把这种无关她痛痒的小事处理到这种程度。刹那间,田家云老师的形象在师生心目中高大起来,大家无不啧啧称赞,从内心敬佩她。

虽说学习是一件枯燥、烦心、痛苦的事情。可每当田家云老师给我们上课时善于调动课堂气氛,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大家聚精会神认真听讲,总会事半功倍,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同学们说听田老师讲课是一种精神享受,大家都期待历史课的到来。讲到中国近代史的时候,田老师能把同学们引领到了腐败无能的清廷政府的民众意境里。一个个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同学们义愤填膺,从而轻松扎实牢记了近代史的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以及其他内容。讲到世界史,田老师绘声绘色的给大家讲记忆技巧。如马克思的出生日期是1818年5月5日,田老师推荐的记忆方法是“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本家呜呜地哭”。而记忆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的方式是“敲打着磨淅嗒着跺”。抽象的思维方式从而奠定了扎实的记忆基础。田老师从来不给我们布置作业,只是让我们完成历史习题册,而且课前不对大家提问上一课的内容。每次考试时大家轻易而举在最短时间答完了试卷,有很多同学提前交卷。等成绩下来,得满分者竟占全班人数的一半之多,最低分也不少于80分。这是何等的教学水平啊。

岁月无痕,别梦依稀。我从礼参初中毕业至今已经三十年了,厚重文化底蕴的校园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的教室办公室等已荡然无存。触景生情,睹物思人。每当从母校旁边经过,在学校读书的一幕幕会不由自主涌上心头。期间从入伍当兵到复员参加工作一直没有见到田家云老师。但是她做人做事风格却时时萦绕在我的心头,她严谨教学的方式方法让我受益终生。

在部队学习政治队列纪律等条例,我会把田老师教给我们的记忆方法用上,形象生动进行抽象记忆,以至于每次考试我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在教导营学车时,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让战友们头疼不已,死记硬背效果也不多么好。而我却轻轻松松背过,首批拿到了驾驶证。

再次见到田家云老师是2016年的秋天。那晚我在县城南圣豪超市里忙着挑选商品,猛然抬头见到了她。我马上放下手中的东西激动地喊了声:“田老师”!田老师也认出了我,我紧紧地握着她的手久久不肯松开。我跟他说了我自礼参初中毕业至今的情况,激动地提到了当年她给我们上历史课的情况。我蛮有把握地对田老师说:“即使我现在考历史成绩也会错不了。”不难看出田老师也很高兴和自豪。聊天中,我得知田老师已经走向了领导岗位,担任开发区第三小学的校长。我们师生聊了好长时间,引来路人羡慕的眼光。

田家云老师几十年如一日诚笃勤奋,执着地在三尺讲台上播火传薪,无怨无悔,为教育事业付出了超乎常人的心血和汗水。可谓桃李天下,芬芳满园。

有人把老师比喻成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他人,有人把老师比喻成茫茫大海黑夜里的灯塔指引正确方向,也有人把老师比喻成润物无声的丝丝春雨。而这些用在田家云老师身上一点不过。

上级领导总有一双识人的慧眼,会把优秀的人推向领头羊的位置从而影响带动一批人。据悉,田家云老师又被提拔到了新的领导岗位。田家云老师正是用自身所带的光芒照亮一片天地,用她自身的能量带动身边的事物积极向上发展。




作者简介:卢则春,山东邹平市高新办人。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滨州市诗词学会会员,邹平市诗词楹联协会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今日邹平》《梁邹文化》《邹平群文》《滨州文学》《今日章丘》《无棣大众》等。多篇诗词刊登在《中国诗词》《诗词月刊》。多篇征文获奖并编用书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