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书推荐 | 耿朔《层累的图像:拼砌砖画与南朝艺术》

 标准生活 2020-09-03

今天给大家推荐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耿朔新作《层累的图像:拼砌砖画与南朝艺术》一书,即以《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为切入点,从砖画制作和拼合的技术角度出发,探索拼砌砖画背后的南朝。



图书介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7年底开播的文博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引发了全社会对博物馆和“国宝”的关注热潮。出土于南京南郊西善桥宫山南朝墓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作为南京博物院向公众推介的三件国宝之一,在九大博物馆评选出的27件国宝文物中压轴登场,作为六朝文化艺术的历史见证亮相荧屏。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南京博物院藏

耿朔作为“国宝守护人”登台,用“拼图游戏”的方式破译了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背后的秘密,从技术角度研究南朝墓葬大型拼砌砖画,由此探讨南朝文化中一些不为人注意的方面。

耿朔在《国家宝藏》节目录制现场(摄影:贾宁旨)

正如他自己所言:

15年前初见君(《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此后我来来去去南京好多回,也数次到访南京博物院。在新建的历史馆地下展厅里,竹林七贤与其他几组砖画围聚一室,构成了图像的世界,每次我都要在那里停留一会儿。虽然已经是“老熟人”了,但我一直有个挥之不去的朴素疑问:砖画是怎么制作的?怎么拼起来的?为什么要采用如此烦琐的工艺?

2020年6月开播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其中一集是《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耿朔作为学术顾问,他的学术成果又一次得到了视觉展现。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耿朔的这本新书,是上述电视节目的“学术版”。

在南京博物院研究宫山墓“竹林七贤”砖画

基于对砖画工艺技术上的疑问,耿朔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他将近年新出土各南朝墓的画像砖散砖进行复原再拼合、比对,结合各墓拼砌砖画题材、墓砖编号文字、位置顺序等信息,发现了拼砌砖画图像来源、设计制作、拼砌过程的一些线索,再现了南朝墓葬中拼砌砖画的整个制作过程。

在南京六朝博物馆给学生讲解石子冈五号墓“错版”砖画

他得出结论:

当时有一组水平极高的模具,在较为集中的时间段里用它生产出多批次七贤题材砖画,存在皇家仓库一类的特定地点,是为达到使用级别的人而事先准备,而不是等到某位使用对象病笃或去世时才专门制作,也就是说并非为某一座墓单独制作。七贤人物无论是作为名士还是作为神仙进入墓葬,都应被视作时代性和制度性选择,与某位墓主的个人精神追求没有特定联系。

拼砌砖画是南朝陵墓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从设计构想到稿本到制作工艺再到拼合过程,承载的不仅是装饰上的功能,更反映出工艺技术、图像系统背后的社会文化及制度。

宫山墓竹林七贤砖画之山涛

宫山墓竹林七贤砖画之王戎

宫山墓竹林七贤砖画之向秀

宫山墓竹林七贤砖画之刘伶

耿朔在书中写道:

这种墓葬装饰艺术从设计到施工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从最初绘制屏风画到画像砖被砌到墓中,间隔的时间恐怕也很长。我们看到,每个步骤的参与者都曾进行过处理和调整,以确保该步骤完备无虞。最后在墓中呈现出的虽是看似简单的平面化图像,却是一场工艺接力的结果,也是当时匠师技术水准、政府管理效能和丧葬制度实践的综合展现。

可以说《层累的图像》是耿朔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的补充和延续。全书分为四部分,采用美术史与考古学、文献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近年新发掘的数座重要墓葬进行详细分析,是目前对这类文物最深入和最全面的一次研究。读者由此可以熟悉南朝墓葬砖画中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题材,了解砖画制作拼合过程的全貌,探究南朝墓葬中的拼砌砖画所反映的南朝社会、文化制度,跟随国宝守护人推开南朝艺术的大门。

名家推荐语



耿朔的这本书,最精彩之处就是先对那些凌乱不堪的残砖进行复原。拼对要经过无数次的尝试,这不仅是烦琐的工作,更需要有扎实的历史考古功底。

——齐东方(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该书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活用新出资料,为读者提供了既专业又易懂的读物。书虽小,但在具有历史学、考古学和美术史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作者笔下,其视野必定不小。

——张学锋(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耿朔从物质与技术层面入手,具体细致地讨论这组“经典”的制作过程、使用方式、年代序列乃至丧葬制度等问题。我期待着这类新材料、新方法、新试验不断积累,为中国美术史的研究拓展出新的天地。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图书目录



图书内页



作者简介



耿朔,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后,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中国考古学会三国至隋唐考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第一季“国宝守护人”、第二季专家顾问,央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学术顾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