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倒在荣耀中的明朝,最后一场对外战争,打得西方认输进贡

 WarOH协虎 2020-09-03

文/协虎团队 三金

纵观明朝200余年,明朝君王里边出了爱玩木工、搞炼丹、玩老虎的奇葩皇帝,但是,骨子里的硬气却没有在王位的继承中所磨灭。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道出了明朝强硬气质最深刻的描写。

无论是永乐年间痛击安南,还是万历年间横扫丰臣秀,亦或是景泰元年誓死捍卫京城……翻阅明朝历史,这些硬仗不计其数,在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明朝面对外敌的进犯时,其坚决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的强硬气度。而这骨子里的硬气,就算到了亡国之君的时候,也没有丢掉。

倒在荣耀中的明朝,最后一场对外战争,打得西方认输进贡

1628年,明朝的帝位传到了崇祯的手上,此时,明朝可谓气数将尽,再难有人能扭转乾坤。但是,崇祯却没有像其他亡国之君那样懦弱无能,在面对灾荒不断,内有乱民暴动,外有强敌入侵的情况下,却依然勤于朝政,与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力图复兴明室。

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庞大的帝国难免有顾及不到的盲点,而这样就给了一些野心勃勃的国家趁虚而入的机会。

倒在荣耀中的明朝,最后一场对外战争,打得西方认输进贡

当时的荷兰便是这样的狡猾之辈。在明朝末年,荷兰已经超越昔日的海洋双雄——西班牙与葡萄牙,凭借着庞大的舰队和新兴的技术成为了当时的海上霸主,被时人称之为“海上马车夫”。

荷兰在坐拥庞大的舰队之后,便是积极对外扩张殖民地。而在明朝末年,便来到了曾被马可波罗赞誉颇多的神秘东方。为了霸占这一市场,同时将陶瓷、香料、茶叶、丝绸这些当时名贵的产品货源地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荷兰为此不惜动用自己强大的海军。

倒在荣耀中的明朝,最后一场对外战争,打得西方认输进贡

面对海上的强敌入侵,崇祯帝毫不畏缩,而是直接下旨福建巡抚邹维琏,命他痛击外敌。

邹维琏接到圣旨之后,以郑芝龙为前锋,率战舰150多艘,士兵万余迎战荷兰人。

倒在荣耀中的明朝,最后一场对外战争,打得西方认输进贡

这个郑芝龙何许人也?他本来是一名海盗,后被招安,人送外号“五虎游击将军”,还是日后收复台湾的英雄郑成功的父亲。如此以来,我们便可知这一支明军的战斗力是多么强悍了。

1633年7月7日,荷兰人首先发难,突袭管辖的南澳。此后几个月里,荷兰人多次进犯厦门等地,郑芝龙多次派信使前去谈判无果,最终,于当年10月22日爆发料罗湾海战。

倒在荣耀中的明朝,最后一场对外战争,打得西方认输进贡

明军在获知敌方情报之后,将敌军巧妙的包围在料罗湾之内,并用火船强攻对方舰队,不出一日,荷兰人便溃散而逃。此役,明军击毁对方船只五十余艘,还俘虏的百余名荷兰人。

在吃了这一次打败之后,荷兰人只得老老实实地与明朝沟通商业往来的事宜,还不得不俯首称臣,每年缴纳12万法郎进贡作为“过路费”,才换得了经商的许可。

这一仗,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也打出了明朝最后的荣耀。虽然在此之后不久,明朝便灭亡了,但是,这一场海战换回了中国广袤领海上两百余年的安宁,值得为后人们传芳百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