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自鳌拜后,还有一人将自持功高,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WarOH协虎 2020-09-03

上至秦汉下至明清,任何一个想有作为的皇帝身边总少不了能臣武将。如:秦始皇身边有李斯、王翦、蒙恬等人,刘邦有韩信、萧何等人。然而在这些能臣里边,有如能力太强、功高震主者,多半逃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毕竟,他们会对皇帝未来的统治产生巨大的影响。若是那些受到权利浸染、企图靠军队擅权者,更是难逃一死。在这点上,尤其以武将为甚。

在清朝,这个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有不少武人作乱、擅权的故事。这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较有争议性的,莫如年羹尧。

清朝自鳌拜后,还有一人将自持功高,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年羹尧画像

年羹尧是雍正一朝的重臣、名将。他平定青海、西藏等地的叛乱有功,颇受雍正倚重。也因此实力雄厚。但恃才傲物的他渐渐狂妄自大,最终被雍正赐死。可以说,位极人臣的他自己往火坑里跳。那么,他是怎么将自己作死的呢?先回看他曾经耀武扬威的时候。

雍正初,年羹尧平定青海、西藏班师回朝,雍正皇帝率领百官亲自为他接风洗尘。当时正值六月酷暑,年羹尧的将士们都穿着厚重的甲胄站在烈日之下,军容雄壮整齐。雍正见此,颇为佩服年羹尧的治军之法。同时,为了向各位将士表示感谢,特地下令大家卸去铠甲,并赏赐酒肉。

清朝自鳌拜后,还有一人将自持功高,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影视剧中的清军

不过,糟糕的一幕出现了。雍正传旨三遍,年羹尧的将士们却纹丝不动。这无疑给了雍正极大的震动。毕竟在明清一朝,皇权到达极盛。天下万物都为一家一姓所有,更何况是军队。周亚夫军细柳的故事不允许发生在此时。所以,当时的雍正帝可谓十分惊恐。

清朝自鳌拜后,还有一人将自持功高,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影视剧中的清军

当雍正向年羹尧指示后,他拿出一面小旗发出命令,将士们这才退去。这一下,毫无疑问会让雍正心生疑问:这究竟是朕的军队,还是你的军队?此事,为年羹尧的死埋下了隐患。此外,年羹尧在与其他官员通讯时,用的是皇帝的口吻。他把同级别的官员都当成下属。甚至在进京的时候,朝中的王公大臣要在郊区等候,甚至还有人要对他行跪拜之礼。

在一些文献中还说过,他曾越权以皇帝的名义撰写了一篇序言。传言说到,他曾出资刻印了一版《陆宣公奏议》。雍正帝想为其作序一篇,谁知年羹尧以不敢"上烦圣心"为借口,代雍正帝拟就了序言。如此一来,他直接把自己摆到了皇帝的位子上。

清朝自鳌拜后,还有一人将自持功高,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影视剧中的年羹尧

1724年10月,年羹尧进京朝见天子。如上文所述,抵达京师时,一些王公大臣都向他跪拜。可他连瞧都不瞧一眼,只是点点头。在京期间,还把自己当成是总理事务大臣。诸事下来,雍正终于动了杀他的决心。

年羹尧的府中,曾经有个叫做汪景祺的人给年羹尧写过一封折子。这封折子叫做《功臣不可为》,这里面是说功臣之所以难做,是因为皇帝害怕这些人会作乱。但同时,又要别人为他立功。所以,功臣总是会受到小人的中伤。功臣如果借着功劳,在帝王面前骄横跋扈,往往会落得最惨的下场。只可惜,年羹尧完全看不进这封直言进谏的折子。

清朝自鳌拜后,还有一人将自持功高,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影视剧中的雍正

雍正二年年末,皇帝在奏折的朱批中亲自警告年羹尧好自为之。可惜,年羹尧再次无视了这条后路。在第二年二月的时候,出现了祥瑞。年羹尧在次月的奏折中,上报了此事,但是字迹潦草。原本形容勤奋的一个成语,被曲解了为了颇有城府之意。如此一来,雍正便以文字狱之法,治年羹尧的罪。

见皇帝下了决心,其它官员们也纷纷联名上奏,说他犯了多条罪状。年羹尧也自知难逃一死。但他始终是有功劳的臣子,雍正也不忍亲自杀了他。而且,亲下杀手恐怕难使天下人信服。于是雍正以大逆、残忍、专擅等九十二条大罪之名,赐他在狱中自尽。年羹尧被处死之后,他的小孩们被悉数发配充军。

清朝自鳌拜后,还有一人将自持功高,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影视剧中年羹尧下狱的场景

从他自己的作为来看,年羹尧的死是必然的。恃才傲物,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令人反感的。在这里,就不得不佩服有再造李唐之功的郭子仪了。功高盖主而主不疑,留得生前身后名。这样谦厚而低调的能人,才会颇得后世的敬仰。

参考资料:

王伟 - 年羹尧是如何自取灭亡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