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备托孤,扶持李严为尚书令成托孤大臣,真为制衡诸葛亮专权

 昵称71055831 2020-09-03

说实话,很不习惯与那些自认为看过不少厚黑学书籍之后,就怀疑刘备诸葛亮这对历史第一CP君臣的人,这话咋说比较好!

叫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对,这是我对这一看法唯一愿意用的词语!

人之为人,最关键是有品德,而成功这个是必须要素,要不刘备能以一介布衣之身,凭一个皇叔的虚名,成就三分天下,我们是不是有点太看不起跟随刘备的那些人。他们的眼光了?

同理,在哪个时代,最聪明的人是谁?

诸葛亮排前三应该没人会有异议吧?

刘备托孤,扶持李严为尚书令成托孤大臣,真为制衡诸葛亮专权

如此君臣无二世所罕见

那么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会比我们还识人不明吗?

别开玩笑啦。

先上史书原文,在分析!、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笃,召亮於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这段话,相信无数三国迷都看过无数次,其实在这里我发出来都多余!

但是还是要发,原因简单,看一对君臣最后的倾心相告而已!

在说完这番对白之后,刘备就几乎交代完了对诸葛亮这个忘年知己的嘱托。

随后为了朝局的稳定,他又做了一些人事安排,就是下面这一句!

“三年春二月,……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三国志·刘备传》。

意思是,有两个托孤大臣,第一个自然是诸葛亮,第二个就是李严!

那么在诸葛亮死后,后续发展又如何我们继续看!

建兴元年,封亮武乡侯,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

这是刘禅对被托孤的相父诸葛亮的任命,先是封武乡侯,后是开府治事领益州牧!

要知道当时蜀汉可就仅仅益州一个州,益州牧几乎就是蜀汉的全部,不仅如此,还让所有政事由诸葛亮来决定!

刘备托孤,扶持李严为尚书令成托孤大臣,真为制衡诸葛亮专权

刘禅是个好孩子

可以说,刘禅几乎完全尊重了刘备的遗嘱,没有玩一点虚招!

刘阿斗真是听话的好孩子啊!

人常言,说的好听不如行动,这阿斗的行动透漏的真诚!

那么这份真诚,其实就是因为刘备认可诸葛亮的人品,而这是十多年来君臣亲密无间知己知彼,了解之后做的决定!

至于无数人说的,安排李严为尚书令,是为了制约诸葛亮大权独揽,这行动其实就是最好的反击!

刘备托孤,扶持李严为尚书令成托孤大臣,真为制衡诸葛亮专权

李严上位是稳定政局的考量

如果有这样的想法,为何还要先封侯,后开府治事,在封益州牧,最后给无数权利?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吗?

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

不过是为了安抚人心而已,这安抚的人心,就是蜀汉本身就有的三个政治派别中的第二名!

按照易中天老师品三国的说法,蜀汉权利结构有三层!

第一层就是跟随刘备南征北战的元老如赵云魏延诸葛亮这样的人,他们被称为荆州派。

第二层就是原本刘璋的部下,原本是以法正为首,现在代表人物是李严和吴懿,他们称为东州派。

第三层就是益州本土世家大族的代表,比如黄权、李恢、马忠、谯周等,他们称为益州派。

这其中,对蜀汉政权而言,最衷心的无疑是荆州派,这是刘备的元老部下,次一级的当然是东州派,这是刘备能入主益州的支持者,至于人数最多的本土益州派,其实是需要防备的对象!

为何要防备,还不是因为阶级出生问题!

那么被托孤的大臣就要有调和这样派系矛盾的作用!

其实这和后来曹丕死后的托孤格局也有点相似,曹丕死的时候!

托孤重臣有如下几人,他们是镇军大将军陈群、中军大将军曹真、征东大将军曹休、抚军大将军司马懿。

这四个人,就是曹魏政权阶级划分的表现,两个宗亲曹休和曹真,两个士族门阀代表司马懿和陈群!

刘备托孤,扶持李严为尚书令成托孤大臣,真为制衡诸葛亮专权

曹丕也面对同样问题

目的和刘备想法类似,就是团结阶级而已!

因为曹魏政权,也不是士族政权,而是寒门,但是士族门阀影响力极大,于是托孤必须有他们的代表人物出现,这既是尊重,其实也是无奈!

有曹丕想到刘备其实情况相似,东州派需要联合,因为他们是政权的支持者,那么给他们个名分很重要,至于益州派,对不起,三国争霸已经够乱了,你们就靠边站吧!

由此可见,为了政局的稳定,将东州派的李严提拔起来就很有必要了!

让李严做辅政大臣的根本目的,除了李严本人能力还行之外,最关键的是团结统治阶级!

目的也是为了政局的稳定!

为这件事,其实刘备在去世之前做了不少的准备!

第一:章武二年,先主徵严诣永安宫,拜尚书令。

第二:章武三年,先主疾病,严与诸葛亮并受遗诏辅少主,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第一件事是说,刘备在永安宫召见李严,那么为何在永安宫召见李严,因为李严当时本来就任职永安,而刘备在永安宫住了一年多直到去世,录尚书令只是第一部,其他时间他都在考察李严。

随后在快去世之前,才将诸葛亮从成都召到永安宫托孤!

原因也很简单,刘备需要一个值得信任的辅政大臣,而那个时候他的身体情况已经无法让他慢慢找与是只能找最近的能力又不错的李严来考察!

刘备托孤,扶持李严为尚书令成托孤大臣,真为制衡诸葛亮专权

这先后顺序还不明显吗

可以说,李严在哪个时刻是很幸运的,因为他离刘备最近!

要不他估计也无法得到托孤的重任!

只不过虽然同为托孤大臣,但是李严和诸葛亮的待遇还是有不同,不同就在权利大小不一样!

诸葛亮在刘备一去世就假节,开府建衙,大权独揽,而李严最后在建兴元年才假节!

两个人的权利几乎不可对比,那么这科学吗?

其实也是科学的,因为一个国家如果有两个人大权独揽,那么就必然会分裂啊!

所以说,李严是拉出来牵制制衡诸葛亮的说法可以休了!

因为两个人不在一个等级!

至于后来的李严,权力欲望上升,要求设置巴州,当巴州牧,还有和诸葛亮争权夺利!

其实是不智之举,他被权利的欲望迷惑了双眼,还给诸葛亮北伐拖后腿!

在北伐国策指引下,李严政治斗争失败,成了一个失败者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最后补充一点,对于刘备为人,我依然愿意相信史书说的!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今人和刘备诸葛亮那个时代隔了快两千年了,因为基本厚黑学的书,就妄加评判古人的德行!

这个事情可以休止了!

诸葛亮也用自己的行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践行了刘备的信任!

君臣如此,千古美谈!

刘备托孤,扶持李严为尚书令成托孤大臣,真为制衡诸葛亮专权

时代没给诸葛亮机会,只有一个小国的舞台

参考数目:

《三国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