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虫口夺粮”!安徽力保秋粮丰收

 鹿茸图书馆 2020-09-03

2020年09月03日 07:01
来源:凤凰网安徽综合


8月26日,在巢湖市柘皋镇鸿鹏家庭农场,农民驾驶收割机在田间收割再生水稻。马丰成摄

“灾后水稻生长受影响,病虫害更要抓紧防治”

全省水稻主要病虫重发趋势明显,68个县(市、区)玉米发生草地贪夜蛾

白露将近,各地中稻普遍抽穗杨花,是产量形成关键期,也是各类病虫害的高发期。

“灾后水稻生长受影响,病虫害更要抓紧防治。”池州市贵池区牛头山镇牛头山村种粮大户李程忠反映,目前主要是防稻飞虱,他的700多亩水稻已经用无人机飞防了两遍。下一步如果温度降得快,寒露风来得早,还要注意防稻曲病。

贵池区农技推广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贵池区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12.8万亩次,其中纹枯病39.7万亩次,稻飞虱21.7万亩次,稻纵卷叶螟38.3万亩次,二化螟13.1万亩次;已防治252.8万亩次。在北方,南方锈病呈现重发趋势,草地贪夜蛾也有发生。 “颍州区今年种植玉米面积30万亩,目前处于灌浆期。草地贪夜蛾在晚播玉米田已零星发生。 ”阜阳市颍州区植保站站长曹翔翔说。

我省秋粮作物构成中,水稻种植面积3800万亩,玉米种植面积1900万亩,其他约100万亩。水稻、玉米两大作物占到了秋粮的98%。做好秋粮病虫害防控工作,事关秋粮丰收。

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局局长张韪告诉记者,今年水稻呈现病虫重发、防控类型复杂、后期病虫发生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专家会商认为稻飞虱在皖南和沿江稻区偏重至大发生,稻纵卷叶螟中等至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在感病品种上偏重发生,单季稻纹枯病偏重发生,水稻细菌性病害存在偏重流行风险。由于我省水稻种植属典型的四稻混栽区,也是双季稻的边缘区,洪涝后又出现“早翻晚”种植,水稻生育进程参差不齐。机上播种方式多种多样,农户田管水平差异较大,特别是灾后水稻苗情有好有差,植株抗性有强有弱。 “多种因素叠加,给作好病虫预测、加强防治指导增加了难度。 ”张韪表示。

从玉米来看,截至目前全省已在16个市68个县(市、区)玉米田发现草地贪夜蛾幼虫。全省草地贪夜蛾当前发生面积0.13万亩次,累计发生面积1.7万亩次,累计防治面积5.9万亩次。

张韪表示将全面树立“虫口夺粮”的意识,全面落实落细防控措施,尽最大努力控制病虫害,减轻危害损失。

“一台无人机一天能洒药几百亩,用药比人工节省15%”

综合运用绿色防控技术,充分发挥11280个专业化组织作用

9月2日一早,池州市绿久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无人机机手就已经赶到了田头。伴随着嗡鸣声,无人机掠过稻田上空,喷洒出细微的水雾。

“一台无人机一天能洒药几百亩,用药比人工节省15%。 ”公司负责人谢小刚介绍,人工一亩地一般要40公斤水,而无人机只需要1公斤左右,非常节水。目前水稻稻飞虱防治已经接近尾声,服务面积大概10万亩次。

“按照确保打赢以水稻、玉米病虫害防治为主的防控硬仗要求,全省植保部门抓好预警监测,发挥好统防统治组织的作用,提高绿色防控措施覆盖率。 ”省植保总站站长袁松说。

预警监测是防控的前提。据袁松介绍,目前植保部门加密田间病虫调查频率,扩大田间调查范围,做到“面广、量足、质高”,确保准确掌握和及时发布信息,提高防治指导的及时性和精准度。 “针对今年水稻病虫防治类型田较为复杂的现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治主兼次;一喷多防,综合防治,努力确保防治效果。 ”袁松说,比如稻飞虱防治策略要“压前控后”,白背飞虱可适当放宽防治指标,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

在袁松看来,今年夏粮赤霉病防治效果好,主要是统筹形成了合力,同时充分发挥统防统治组织的作用,提高技术到位率。这些都值得秋粮防治中借鉴应用。

目前全省共有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11280个。各地充分发挥统防统治组织作用,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像农机管理一样,开展统一调度。特别是针对今年受灾情况下农民可能放弃防治的情况,利用好统防统治组织,可以提高防治到位率。 “全区累计防治玉米病虫害43.5万亩次,其中统防统治面积26万亩次。 ”曹翔翔说。

在技术上,各地综合运用物理防治、生态调控和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要各县(市、区)水稻产区都要建立1到2个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区,带动辐射周边农户,引领农民自主开展绿色防控。目前,贵池区已建立水稻绿色防控区级核心示范区2个,同时各镇、街也建立了相应的水稻绿色防控示范区,全区应用于水稻上的太阳能杀虫灯300多盏、二化螟性诱捕器2200套。

“在注重日常防控的同时,必要时及时启动应急机制”

压实防控责任确保技术措施到位,提高指导服务精准度

在前期受灾严重的情况下,切实抓好当前水稻、玉米病虫害防治,稳秋粮、保全年,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如何确保各项措施和工作部署落实到位?

“首先要压严压实防控责任。 ”张韪说,《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规定,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实行“政府主导、属地负责”。防控农作物病虫害,是农业农村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级农业和植保部门要把秋粮作物重大病虫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行政推动在病虫防控组织发动、指挥协调、督查指导等方面作用,层层落实防控责任,确保防控责任、防控资金、防控物资、防控队伍和防控技术“五个到位”。

袁松告诉记者,我省提出要坚决守住“重大病虫害不大面积暴发成灾”的底线,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为此,各地植保部门必须防控应急准备。要根据本地作物布局和病虫发生情况,及时组织会商分析,调整完善应急预案,切实做到未雨绸缪、从容应对。

“在注重日常防控的同时,必要时及时启动应急机制。 ”袁松说,要统筹好病虫害防控、农业生产救灾等经费使用,加快落实农药应急储备任务,摸清摸实当地农资市场农药供应和装备运转情况,确保有药可用、有械能用。实施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项目,科学统筹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专用品牌粮食绿色增产技术推广与服务补助等项目资金,加大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支持力度。

指导服务的精准精细程度,直接关系到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围绕重大病虫害发生态势,植保部门科学制定防控措施,加强对种粮农户、服务组织面对面、点对点的指导,特别对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广泛组织培训,着力扩大防治信息的覆盖面,提高防治质量。

记者了解到,省农业农村厅已建立分片包干联系督导制度,防控关键时期组派精干力量进村驻点、深入生产一线,“面对面、手把手”开展现场培训指导,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防控技术落实到田。各市农业农村部门也会成立督查组,对水稻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延伸阅读

省植保总站专家表示,水稻病虫害要坚持“预防秧苗期,放宽分蘖期,保护成穗期”的原则,以稻田生态系统和健康水稻为中心,以抗(耐)病虫品种、生态调控为基础,优先采用农艺措施、昆虫信息素、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治措施,增强稻田生态系统自然控害能力,降低病虫发生基数。应用高效、生态友好型农药应急防治,控制危害。推进绿色防控专业化服务,促进水稻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保障水稻生产绿色高质量发展。

在主推技术上,水稻破口前重点防治纹枯病、穗瘟、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病虫害。根据水稻品种特性、主要病虫种类、发生程度、发生期,因地制宜确定主治对象,合理混配药剂,治“主”兼“次”,达到“一喷多防”的效果。穗期则要根据病虫发生实际,以稻飞虱、稻曲病、穗瘟为主治对象,兼治穗腐病等其他病虫害。

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控,要实现“两个确保”,达到“两个目标”,即确保虫口密度达标区域应防尽防,确保发生区域不大面积连片成灾。防治率达到90%以上,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

要依据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以及我省农业种植区域结构特性,注重突出重点,推行分区治理,开展区域联动,利用理化诱杀控制成虫种群数量,抓住低龄幼虫防治关键期开展化学防控,降低作物被害株率,减少产量损失。淮河以南玉米产区重点防治始发代草地贪夜蛾低龄期幼虫。皖北玉米产区要严密监视草地贪夜蛾迁入发生动态。夏玉米出苗后要设置性诱剂、杀虫灯开展成虫诱杀,降低成虫基数。重点开展卵和低龄期幼虫化学防治,防治关口前移,尽可能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前完成落地代防治。(安徽日报)

[责任编辑:王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