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需要唤醒——观《死亡诗社》有感

 DOCTOR干法 2020-09-03

下雨的周末,适合观影。看罢《死亡诗社》,内心的沉重与压抑久久不能消散。

一间崇尚“传统、卓越、荣誉、纪律”的墨守成规的学校,一个倡导“自由、独立、思考、梦想”的富有个性的教师,一众被父母寄予厚望而活成他人希望的模样的学生,这个故事的底色,注定充满了精彩与冲突。

基丁老师的出现,打破了一群少年对知识、对梦想、对人生的既定认知 。他的课堂,倡导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抓紧时间,倾听自我,去找寻生命存在的意义。

教育,需要唤醒——观《死亡诗社》有感

托德,活在哥哥光环下的少年,自惭形秽的他怯于表达自己,在基丁老师的热情引领下大声咆哮出了人生中第一首自己创作的诗歌;尼尔,酷爱表演,却因父亲的期待而多次搁浅自己的梦想,在基丁老师的感染下担任了人生中第一次男主角,收获了无数掌声与喝彩。

谢幕的那一刻,尼尔急切地找寻父亲的身影和眼光。可是,令他无比失望的是,他的精彩表演并没有获得父亲的肯定。极度绝望的尼尔,在一个寒冷的冬夜,在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用残酷的自杀来祭奠自己渴望自由的梦想。

尼尔的死,让基丁老师万分悲痛,同时他也成为了学校处理这个事件的替罪羊。站在一个旁观的教育者角度,基丁老师鼓励孩子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真的有错吗?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怀海特这样说道:学生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要培养的人,不只是有知识,有职业,会工作的庸庸碌碌的人,而是要培养大写的人,有高尚精神生活的人。

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引领他们走上自我发展之路,是每一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基丁老师用诗歌点燃一群视学校为“地狱”的少年的心灵,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用打破教条、挑战权威的大胆举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批判。

反观我们目前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听话”似乎成了父母与老师对一个孩子最高的褒奖。正如影片中的尼尔,循规蹈矩地活在父亲的期待下,如果他没有遇见基丁老师,或许他会如父亲的希望那般升入哈佛大学,之后成为一名受人敬仰的医生。可是,那样的尼尔,放弃自己梦想的尼尔,真的会幸福吗?

不由想到去年大热的台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故事是《妈妈的遥控器》。控制欲极强的妈妈,渴望自由的儿子小伟,冲突在所难免。失控的妈妈得到了一个神奇的遥控器,只要按下按钮,就可以让儿子的人生倒带并定格,直到妈妈满意儿子的表现。对一个孩子而言,这种被操控的人生何其可怕,然后最可怕的是,这一切都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打着“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旗号,用这种蛮横的形式控制孩子的人生,用近乎洗脑的口号“我要好好学习,努力考上好大学,不让妈妈失望”控制孩子的思想。

教育,需要唤醒——观《死亡诗社》有感

在妈妈的遥控下,小伟长大成人,事业有成。然而,他已经失去了幸福的能力。受到相亲对象的启发,小伟试图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取走了妈妈放在保险柜里的遥控器,却被中途返回的妈妈一句“你以为遥控器只有一个吗”而万念俱灰 。故事的最后,小伟在被卡车撞上的那一瞬间按下了遥控器,回到了他与小岚初识的少年时代,那是他离自由与梦想最近的一段时光。

为人父母,不可避免地总是习惯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不顾孩子的意愿,操控孩子的生活,试图培养出一个又一个听话的孩子。影片中的尼尔父亲不就是这样吗?他希望孩子按照他规划的人生去生活,而无视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尼尔的悲剧,更多的是“听话教育”与“追求自由与梦想”之间的冲突所致。

不管是为人父母还是作为老师,都应该看到每一个孩子都有其与众不同的个性。教育不是工业,孩子的成长不是工业产品的加工过程,批量生产,整齐划一;教育是需要精耕细作的农业,根据每一个孩子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唤醒蕴藏在孩子身上尚未萌芽的素质。

尼尔的悲剧,同时也给推崇“听话”教育的成人们敲响了一记沉痛的警钟。那么自信、阳光、热情的少年,若是在谢幕的那一刻,能看到父亲的笑脸或听到父亲的掌声,悲剧,或许就不会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