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要属什么事情最热闹,我想莫过于高铁“霸坐”事件。 8月21日上午,在G334次列车上,一名男乘客霸占女乘客座位,这位男乘客称,“谁规定一定要按号入座?要么你自己站着,要么去坐我那个座位,要么自己去餐车坐”,“我站不起来,下车你们帮忙抬着,不行就坐轮椅”。经列车长和乘警劝说无果,女乘客被安排到商务车厢。现场视频曝光后,此举引发众怒,男乘客遭到网友人肉。 据网友爆料:该男乘客名为孙赫,系留韩信息经济学博士,曾从事教育培训行业,目前在中国社科院工作。 不过事后,社科院今日对此辟谣,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建设研究中心通过微博发出辟谣消息称,近日因为“座霸”男行为被网友热肉的孙赫,被网上传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人员,经向社科院人事部门求证,得到的回复是:孙赫“没有在社科院工作过,也非在读学生。” 同样无辜躺枪的还有奥的斯电梯管理公司,被要求处理其员工孙赫高铁占座一事。之后,奥的斯电梯公司通过微博回应称,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经查,此人并非奥的斯公司员工。 随着事件不断发酵,特别是爆出该男乘客为留韩信息经济学博士,曾从事教育培训行业,一下子更点燃网友们的怒火,一位从事教育培训工作,高学历的博士,为何能做出如此低下,不文明的行为? 博士,在很多人眼里,代表着知识渊博、才学高深,高智商人群,至少也是彬彬有礼,讲文明的人。正是这样一位博士,却做出让人不齿的下三滥行为。从视频上看,至少该男乘客脸不红心不跳的怼乘务员、乘警、女乘客等,没有丝毫羞耻之心。 曾有一句“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大家陶醉,形容一个人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也正是这句话,让一些读书人变得爱读书,更让很多已参加工作的人,重新拿起书本读书。 古人云:读《书经》取其正,读《周易》取其变,读《离骚》取其幽,读《庄子》取其达,读汉文取其坚。 通过读书,除了能丰富一个人的学识,更能改变一个人修养、气质、内在、价值观等等。只不过很多人忘了,越到高层次境界的读书,更需要自身对知识充满一种敬畏和尊敬。 这么跟大家说吧,读书无非为三种境界,第一种为了仕途、工作生活而读书,这种层面的读书包含了很多读书人的心态。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只不过就是为了找一份工作,从没想过要让读书达到更高的境界,自然这种情况下的读书很容易被利益业化。 有支持自然有反对,也有人极力反对只为赚钱而读书,应为读书而读书,于是就有了第二种境界的人,为修身养性、增加文学修养而读书。这类人一般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文学大师们和看透了功名利禄的人。当然这也是每个人都应追求的境界,把读书变得神圣化,这样人们的道德品质就会提高。 最后,还有一种境界,也是人类生活当中一种十分高的境界,那就是类似“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类人物的代表当然就是周恩来他们那个年代的英雄和大事们。 这样人物现在还有吗?当然有,如那些为祖国社会发展默默奉献的科学家们,他们就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这样的读书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国家、以大家为中心,是一种伟大的读书精神,这样的读书正是最高的读书精神表现。 如果一个读书人取得高学历,却没有读书精神,永远只停留第一层面的读书,为金钱而读书,那么他们给社会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大,如以前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再到近期“假疫苗”事件,像这样危害大众健康的产品,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水平能造出来吗?显然不能。 读书能改变一个人,读好书,越往高层次的读书,更能使读书人变成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们读书,是一种熏陶。与先贤神交,向宿儒求教,拜大师博学,崇硕德扩境。 我们读书,是一种靠近。近道者德,近规者范,近智者慧,近文者雅,近仁者义,近圣者贤。 我们读书,是一种享受。咀嚼人文之味,情趣之味,德行之味,性致之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