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庄从肿瘤患者身上采集的免疫细胞活体样本,第一时间冻存,通过高铁送到北京,在实验室进行制备后,再马上送回石家庄…… “肿瘤免疫细胞的制备及回输必须在‘6小时配送圈’内进行。石家庄有很多大医院,也有肿瘤专科医院,能提供充足样本满足研发需要。”淳道生物董事长耿林义告诉北京日报客户端,不久后,石家庄以及河北省的患者就有望用上先进的肿瘤疫苗,在提高肿瘤治愈率的同时防患未然。 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内容。位于石家庄高新区的京津冀协作创新示范园今年刚刚投运,克服疫情影响,仍有来自京津及河北省内的16家企业签约入驻,半数以上都是高新技术企业。 选择石家庄,最吸引他们的是…… 河北淳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北京普纳生物的参股公司,后者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家级生物医药园区内。耿林义说,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省会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同时生物医药产业基础雄厚,相关的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也很大。 在今年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中,产自石家庄的医药产品成为全球抗疫的明星。 淳道生物将在京津冀协作创新示范园建设1200平方米,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肿瘤疫苗研发中心。耿林义介绍,他们已与石家庄的大型医院展开科研合作。 体外诊断试剂也是肿瘤预防与治疗中的重要工具。面对北京较高的生产成本,欧浦德生物选择在石家庄高新区建立生产基地,成立了吉派德生物医药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石家庄是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最吸引我们的是这里的产业支持政策。例如人才方面,我们的创始人朱运峰教授很快就拿到了石家庄人才绿卡A卡。”吉派德生物总经理叶景郁说。 石家庄2017年开始发放人才绿卡A卡。凭借这张卡片,持卡人可在石家庄享受包括医疗保健、工商税务、子女入学等15个大类的便利化服务。 吉派德生物在京津冀协作创新示范园的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车间已经开工,明年还计划在石家庄井陉矿区建立工程酶生产线。叶景郁介绍,井陉矿区海拔高于石家庄市区,温度更可控,运行工程酶生产线能够有效降低能耗。 定位清晰,这里又名“京石园” 在石家庄高新区,京津冀协作创新示范园是京津产业转移、技术转化的重要基地,也是石家庄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的重点区域,将对拉动高新区乃至石家庄全市产业升级发挥关键支撑作用。 园区建设方、石家庄高新区河北昌泰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商总经理方驰介绍,京津冀协作创新示范园将分两期建设,一期规划建设多层高层标准生产厂房、小试中试工厂、设计研发中心、综合技术转化促进中心等建筑空间和共享平台,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园区按照石家庄高新区“1+3”主导产业标准要求,重点引进生物医药健康、检验检测、医疗器械、新一代电子信息等领域企业入驻。 据了解,京津冀协作创新示范园二期建设已于近日启动。二期是河北省重点项目,14.4亿元的总投资达到了一期的两倍。 京津冀协作示范园在石家庄高新区又被简称为“京石园”,代表了园区承接北京产业疏解、促进京石两地合作的明确定位。园区距石家庄站仅15分钟车程,从这里出发,最快约1个半小时就能抵达北京西站;在石家庄高新区设站的石雄城际铁路未来通车后,园区与北京、雄安的距离将进一步拉近。 落地河北,带来实实在在利益 “北京研发、石家庄转化”,吉派德和淳道这样拥有领先技术生物医药企业的落地,也将为石家庄和河北省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京石两地地缘相近,交通便利,保证了免疫细胞样本能够在时效内完成异地配送和制备。耿林义介绍,未来条件成熟后,河北患者的免疫细胞样本可以在石家庄就地进行制备,不用再在两地间进行运输,更好地惠及广大患者。 北京的先进技术还将带动石家庄医疗机构诊疗水平的提升。叶景郁透露,河北省即将成立体外诊断试剂行业协会,吉派德生物有望以副主委单位资格加入,创始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朱运峰将出任副主任委员。“通过跟三甲医院合作,我们希望对整个河北省肿瘤技术诊断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技术人员跟我们到了石家庄,将来在这儿出现流动是肯定的,也有利于京冀两地的行业人才交流。” 石家庄是离北京最近的省会城市,集聚了众多优质资源,具有良好的承接条件。据石家庄市长邓沛然此前向媒体介绍,依托“4+4”现代产业发展格局,石家庄在产业、资金、科技、市场等方面与京津进行深入对接,截至去年10月已引进总投资8000多亿元的京津产业项目946个,并重点支持128个与北京合作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有力促进了北京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