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现在的亲戚关系变得疏远?两句老话说的明明白白!

 沐阳说 2020-09-03

如果细细回想一下,就会发现,现在的亲戚似乎变得更为疏远了,这显然是一个普遍现象,不光是疏远,反目成仇都不在少数。

古人说,血浓于水。

所谓亲戚,是为同宗同族,血缘纽带牢不可破,可有时候,亲戚情分却好像很脆弱。

有人说,生活中最大的困难就是亲戚造成的。

“大衣哥”朱之文,自从参加综艺节目火了之后,回到老家之后经常反哺,做慈善、修路、修学校,即便如此,却还是成为了三亲六戚的“提款机”,他们有借无还,甚至恶意堵门踹门,朱之文被逼到不敢出门。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

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并不在于是否是亲戚,小时候常常把亲戚二字看得美好而重要。长大了,开始独立生活才知道亲戚关系常常是庸俗的,互相设法沾光,沾不上光就翻白眼,甚至你生活中最大的困难也常常是亲戚们造成的。

亲戚之间的情分是越发的淡漠了,有人说,和朋友同事的感情都胜过亲戚,想来确实如此。

可也不必太过苦恼,世间本就鲜有牢固且永久的关系,感情淡漠,都是人性使然,有两句老话早已说的明明白白。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这是《增广贤文》中的话,深思一下,总会有那种“嫌贫爱富”和“嫌贫妒富”的人存在,便觉得格外现实。

老刘一家曾经是村子里有名的贫困户,有时候甚至连饭都吃不上,老两口省吃俭用的供儿子上学,为了凑学费找不少亲戚借过钱,可诚心诚意帮他们的人少之又少,大都是各种理由搪塞过去,老两口不得已,在最困难的时候卖掉了家里唯一的一头羊,儿子才成功上了大学。

几年之后,考上了公务员,回到村子里当起了村官。看到老刘家儿子出息了,以前的那些亲戚纷纷找上门,有让帮忙安排工作的,有让走后门谋福利的,尤其是有什么国家政策福利的时候,老刘家简直热闹的很。

老刘是个老实人,想着都是亲戚,能帮忙就尽量帮一把,可儿子却严令禁止,让父亲把收到的礼品全部还了回去,那些亲戚们便再也没有来往,甚至在村子里传出不少闲话。

在传统观念里,亲戚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互相帮忙”的义务,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发达了,所有亲戚都跟着沾光。

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可比起那所谓的“血缘”和理所当然的”情分“,人情往来才是交往之道。

看到穷亲戚便退避三舍,看到富亲戚就百般讨好,只会招人厌恶。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

任何一段关系,都需要维护的,何况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之间。

过去是宗族聚居,三亲六戚大都在同一个地方,而随着家族繁衍生息,开枝散叶,慢慢的,大家就相隔的远了,距离疏远,关系就更需要维护。

中国人素来就有“走亲戚”的习俗,逢年过节,总会拖家带口到亲戚家小聚。

可年轻人是越来越不喜欢“走亲戚”了,归其原因不过三个字:管太多。

可能每一个年轻人,尤其是未婚单身青年在走亲戚时总会面临“七大姑八大姨”的“夺命连环call”:

“毕业了吗?在哪工作?工资多少?恋爱了吗?多久结婚?……

来往本来就不多,倒是管的挺多,老话说,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可如今却是,上门管太多,当亲也不亲。

所谓人生有尺,感情有度。

亲戚家的事,愿意说,就听着,不愿说,也不要乱打听。

尊重隐私,恪守界限,是维系亲情的第一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