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堂打好饭菜,扫一扫就知价格

 孟溪ProbeT连山 2020-09-03

食堂打好饭菜,扫一扫就知价格

各种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星城遍地开花,人工智能联盟助力长沙争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   长沙市北雅中学食堂去年引入睿图智能研发的智能结算平台,从选好饭菜放到机器摄像头下,再到刷卡自动结算取走食用,整个过程3秒左右就可完成。  受访者 供图   长沙市北雅中学食堂去年引入睿图智能研发的智能结算平台,从选好饭菜放到机器摄像头下,再到刷卡自动结算取走食用,整个过程3秒左右就可完成。  受访者 供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徐运源 通讯员 朱文敏 黄可

      把在食堂选好的饭菜放到机器摄像头下,立马显示出价格,再刷一下餐卡就可以端走食用,时间只需3秒左右……9月2日,长沙师范学院食堂加装了3台睿图智能研发的智能结算平台,大大方便了师生就餐。

      开车打电话、不系安全带等违法行为,可以被秒传到交警部门;体温是否正常,是否佩戴口罩,红外人脸识别闸机可实现非接触式快速测量识别……在长沙,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已在各行各业落地开花,人们的生产生活更加方便。近日,市科技局联合长沙晚报社推出的“聚焦长沙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系列报道”第四期,走进长沙市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称“人工智能联盟”)及企业。虽然该联盟成立时间很短,但已积聚成员企业超90家,覆盖了机器视觉、大数据、物联网、安防管理、人脸识别等细分应用领域。在联盟的助力下,长沙创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正有力推进。

      协同创新,共建集群优势

      与湖南省中小微企业核心服务机构签订知识产权战略合作协议,为长沙人工智能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交易、知识产权成果孵化运营等一系列服务;承办长沙市科技活动周活动之“你好,人工智能”专场,威阿智能、善飞科技、睿图科技等十余家成员企业给市民带来VR/AR智慧课程、智能围棋、智能结算餐台等AI体验……刚刚过去的8月,人工智能联盟大动作不断。

      “联盟搭建了全方位的资源整合及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政、产、学、研、用结合的产业利益共同体。”人工智能联盟秘书长张闳博介绍,联盟自筹备伊始,成员企业之间即相互发生化学反应。如华辰智通和晶石,格纳微和莫之比、长沙联通,千视通和湖南众从信息等积极开展内部合作,成效明显。

      通过联盟牵线搭桥,千视通这家由湖南老乡创立的公司从外地来到长沙设立子公司,最近连总部一起落地长沙。作为国内第一家推出视频搜索产品的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科技公司,千视通正着力打造湖南省第一个人工智能上市公司。而通过协同创新,千视通和湖南众从信息等联合完成的“视侦尖兵——视频侦查智能移动作战单元”项目,于去年获得全国首届刑事技术“双十计划”攻关创新大赛金奖。

      在联盟内,成员企业之间各有技术优势。比如莫之比智能生产的毫米波雷达可不受恶劣天气影响精准识别车辆和行人,格纳微信息科技自主研发的微惯性导航系统可实现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室内定位。格纳微信息科技CEO李杨寰告诉记者,目前双方正在展开深度合作,市场共享,协同创新,将“内”“外”感知相结合,应用到无人驾驶、机器人等领域,提升终端的感知力和稳健性,更加“耳聪目明”。

      从整个产业发展来看,聚集与虹吸效应也在显现。截至今年6月,长沙市人工智能企业达1396家,较2019年12月30日新增407家,增长率达41.2%。2019年度长沙市人工智能链上规模企业产值达97.4亿元,同比增长33.9%,全产业规模超200亿元。企业呈现了较为合理的产业链分布,基本覆盖AI芯片、传感器、数据分析、视觉识别、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安防等基础和应用领域。

      成果转化,联合高校共育AI人才

      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主要任务之一。人工智能联盟在筹备成立之前就已谋篇布局,成功案例不少。

      睿图智能负责人周博文毕业于湖南大学,公司将机器视觉技术应用到餐饮场景,开发了通过识别菜品、餐盘、顾客行动轨迹等人脸和物品的餐厅智能结算平台,已应用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食堂。9月2日,长沙师范学院食堂就加装了3台。运用该平台,从选好饭菜放到机器摄像头下,再到刷卡自动结算取走食用,只需3秒左右就可完成。周博文告诉记者,公司正在研发未来智慧餐厅,预计不久后就会落地应用。届时,人们到食堂吃饭比自助餐厅还要方便,不仅能实现全程无感支付,而且吃多少结算多少,还能对用户用餐习惯进行画像,给予科学营养合理进食的建议。

      “加速科研院校项目成果应用转化,除了通过成果推介会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交流,更要深入高校企业挖掘需求,促进企业需求与高校成果对接。我们正在对长沙多所高校进行深入调研。”张闳博告诉记者,联盟正在致力于建设人才培育中心,重点推进学徒制合作模式的试点与实践,实现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零距离对接。目前,联盟已与湖南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共建人工智能学院,共育AI人才。

      去年10月,联盟受市科技局委托,开展《长沙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的编制等工作。目前,相关工作正在全力推进。

      “政府对人工智能产业的关注度和扶持力度日渐提升,但产业的发展需要足够的时间去累积和沉淀。”在张闳博看来,长沙发展人工智能产业有着自己的优势,未来联盟将累积企业数量优势,发挥龙头牵引效应,结合长沙产业优势和产业特色,积极开拓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文旅、智能安防、智能环保、智能交通物流等九大类应用,发展智能运载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智能机器人等五大类智能产品,打造百亿级人工智能企业集群,助力长沙创建成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聚焦长沙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系列报道之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