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掐尖互撕到狗血,北大清华抢状元 | 观察

 刺猬公社 2020-09-03
导读

正值高校毕业季,近日最火的莫过于北大、清华两所名校又为争夺高考状元“互撕”,为争夺优质“小新生”不惜互揭老底。近十年来,高考状元就一直是媒体追逐的焦点,而这些“天之骄子”为何能让百年名校至今趋之若鹜?谁又是最关心高考状元花落谁家的人?且听刺猬君为您盘点论说。

刺猬公社出品,必属原创,严禁转载。

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by 崔慧莹 整理

最近“高校”很忙——何炅被举报吃空饷刚从北外辞职,复旦大学宣传片又陷入抄袭门事件;由南都曝光的高考替考风波刚刚平息,由北大、清华领衔掀起的抢生源大战又再度开启。

6月28日早上,北大、清华四川招生组在微博上公然指责对方的新闻引起关注。双方都称对方不正当抢生源,包括电话“骚扰”文理科前十报考学生、称对方“欺骗”,以及“拿钱诱惑”等。


到上午11时后,北大四川招生组删除了相关微博,随后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也删除了相关微博。同时发文称:“本组今后要谨记:‘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11点50分许,北大四川招生组也发布新的微博,“系统关闭,咨询结束。在此真诚祝愿所有关注、支持我们的考生心想事成、前程似锦,也感谢批评、感谢嘲讽、感谢各种哪怕以恶劣形式展现的教育。无论如何,我们真诚盼望北大好、选择北大的青年人好!”

一场由国内两所顶级学府掀起的争夺高分生源大战看似迅速落幕,但是由此引发的争论却尘嚣直上,有媒体发文评论抢生源乱象是高校“太势力”,而对于高分状元的追逐更是多年沉疴,应更加理性对待。


名校混战:奖金不新鲜 专车表诚意

2009年,就有媒体报道,清华大学为四川省理科状元全免学费并发放包括新生奖学金、留学基金等约8万元奖金。同年,云南省文科状元赵楚然拒绝了清华“4万元新生奖学金+任选文科专业”的优厚条件转投北大,也获得总额7万元的奖学金。

可见,北大清华不仅在国内高校的冠军宝座上争执不下,生源之争也是由来已久。根据媒体的报道,早在各地高考成绩的揭晓前,生源大战就已经开始。今年,重庆高考文科状元刘楠枫斩下704的裸分成绩,正在成都游玩的他接到北京大学在渝招生负责人的电话后才得知了自己的成绩。为表达招揽诚意,北大执意派专车去成都接正在游玩的刘楠枫回家。于是刘楠枫回重庆的时间,被多耽搁了4个多小时。

根据往年经验,这些“上了车”的状元考生,往往会成为名校的囊中之物,2014年,《人物》杂志报道了清华北大争抢天津市理科高考状元商恒的事情。登门拜访、专车接送参观、宴请状元及其父母都只是常规标配,招生志愿者将邀请高分考生参观学校的做法叫做“绑架状元”。——第一天出分,只要知道状元是谁,几个老师直接“杀过去”说服学生到学校参观,“然后基本上来清华看了你就别出去了。”像往年,就比如说被北大接走了,那我们就完全别想了。”

中国校友会网曾发布《2014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从1977年到2013年,总计产生省市自治区级高考状元1308名,其中清华录取了577名,北大录取了731名,两校加起来占了接近79.38%。能招到多少第一名,能招到多少各省前十名,文理科分数线是否比对方高――这三条似乎成为外界衡量两校招生成果的默认指标,虽然一两个状元的去向并不会动摇北大、清华的名校地位,但是招生办相关负责人身上承载的行政压力可想而知。

媒体报道:为状元开专题 谈心得讲故事

最近几年教育部叫停“炒作”状元,北大、清华等名校也不再对外公布招收的状元数目,但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对高分学生去向的报道与追踪却从未间断。

中国教育在线、高考网、出国留学网高考状元频道都有诸多关于高考状元的消息,其中多数以学生姓名、各科分数、生源学校的信息发布为主,而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的教育频道则会请到这些状元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分享成材故事。

其中,“颜值”出众,或者身有残疾的高分考生就更加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2015年的高考中,北京市理科状元萌妹子刘智昕,与身患肌无力症,被父母背进考场的646分崇阳县理科状元杨敖,均被多家媒体报道、转载。



培训机构商品代言 经济逐利何时能休

在名校之外,“高考状元”也成为了一些商家与教育机构追逐的焦点。

2005年,知名的电子学习机厂商——诺亚舟请来三位就读于北京大学的“状元用户”做广告代言,并投放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当时这一颇有创意的广告为诺亚舟赢来了不少的名声与青睐。

随后,各种复读学习机、营养保健品、互联网站培训机构都瞄准了状元这一噱头背后的经济利益,“状元热”持续多年。到2009年09月,10名来自北大、清华的全国高考状元在北京拍卖“集体代言权”,将“状元代言”推向风口浪尖。

其中,最雷人的新闻当属高考状元“代言”内裤。2010年,一款名为“贴身侍卫”的学生内裤进入市场,在包装盒显著位置印着2009年湖北省理科状元汪烨、广东省文科状元陈俊任等5位省高考状元的半身照。同时附赠一本收录状元文章的高考《夺冠秘籍》,内含广告语“贴身呵护,成就未来”。


事后,有媒体采访正在清华大学读大二的汪烨。他用“当时年少无知”评价了这次代言,他表示和商家签合同时并不知情,只是被告知代言少年服装品牌,考虑到能挣笔代言费,家人当时让他接拍了广告,他也参与写了高考心得的文章。他坦言,被“代言”内裤一事很雷人, “以后肯定不会再做任何代言了。”

另有媒体采访到内裤厂商,对方表示几位学生的代言费仅为1.5-2万元但是状元热带来的广告效应却不错,回避了涉嫌欺骗这一话题。2010年6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栏目推出《炒股炒房炒状元》的专题新闻也曾报道此事,对该经济链乱象予以指责。

中国自古,便有金榜题名、光耀门楣的典故,高考状元自然是大喜之事,但是高校争夺、地方奖励、商家代言等等,对于状元的过度解读与消费,恐怕会让这些莘莘学子的寒窗苦读一朝蒙尘,所以无论争夺生源也好、商业代言也罢,请多给状元郎们一些自主选择的空间,毕竟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他们已经被压抑太久。


刺猬公社

传媒观察原创平台

只做原创·自由分享

微信:ciweigongshe

新浪微博:@刺猬公社

今日头条:刺猬公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