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不下山》:采访中,摄像听到一句话,哭了 | 对话

 刺猬公社 2020-09-03
导读

刺猬公社出品,必属原创,严禁转载。

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采写|周珊珊

C=刺猬公社

G=葛佳男


1为什么是“十二大师”?

C:为什么《人物》的35周年特刊要做“十二大师”呢?

G35周年算是一个挺隆重的年份,杂志比较早定下来要做特刊,不过主题一直没有确定。现在特刊(7月刊)除了大十二大师,还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可持续生活的better living,一个是从19802015年《人物》创刊的35年来,我们选了能够代表社会发展进程的35件标志性物品。

这两个栏目是较早之前定好的,不过特刊主体做什么内容,一直都没有定论。有一次开选题会,有同事提到我们去年做年度人物的时候本来是想做张思之律师,但是那会儿找他的时候,他刚刚中风,已经没办法接受采访了。大家就想到,真正能够被称之为“大师”的这批人,现在的年纪都比较大了,如果现在不去找机会记录下他们可能以后会留下很大的遗憾。后来就决定做“大师”,采访一些有真正智慧的老人家。

而且我们是做人物报道的杂志,“大师”既契合我们主题,又和35周年一样比较有分量。

另外,我自己作为记者来说,这个选题也可以算是有点“小私心”吧。我们想去采访的这些大师们,可能平时并不常在媒体上发表观点,我们确实很想与这些大师们交流,觉得能真正从他们那里受益,学到东西。

所以其实此次特刊做“十二大师”,无论对自己也好,还是对杂志也好,都是一个让我们非常想去尝试的选择。

C:那你们是如何选择这十二位大师的呢?

G:我们确定这个选题时,已经预估到会产生的困难了——因为这些人都不好约。所以我们3月份左右定下来特刊主题就开始操作,直到7月做出来。

最开始我们没确定要做多少位大师,只定下至少采访到十位,具体也得看我们约访的状况。由每个记者和实习生一个人报五位觉得合适采访的人选,然后再由编辑部进行讨论。

当时我们对这些采访对象划分了类别,比如说A类是必须约访的采访对象,B类是可以替代的采访对象,C类是实在约不到的情况下可以替代的人选。然后每个记者分35位大师去约访。最后约到的这12位都很有分量。

C:那么,在教育家这个领域,除了刘道玉老校长之外还有别的人选吗?

G:其实在教育领域,从80年代开始往后数,刘道玉是当之无愧的大师。虽然采访刘道玉先生也算是有风险,但我们还是选了,因为也没有其他可替代的人。

2“校长不下山”听哭了摄像

C:确定采访老校长之后是怎么联络的呢?整个过程顺利吗?

G:过程其实有一点曲折,老校长最初其实是拒绝了我们采访的。

因为老的《人物》在90年代时,发过一篇关于刘道玉老校长的报道,但那篇报道其实没有采访到他本人,主要是外围采访和资料整合。刚开始,我们的一位武大实习生,通过档案馆的老师联络老校长。那时老校长回复说,既然《人物》已经写过一篇关于他的文章了,他也不太愿意重复以前的东西,觉得没有必要再采访了。而且当时我们以大师特刊的名义去约稿,老校长也推说自己只是一个教育改革者,不是大师,婉拒了。

后来我们自己又给老校长发了一封挺长的邮件,解释我们为什么做这期特刊,这么做有什么意义,以及为什么要找他。后来老校长回了封邮件,觉得我们挺有诚意的,说让我们发一个简要的采访提纲给他,就算是接受了我们采访。这大概是四月中旬的事情。

后来,我发了提纲给老校长,大概列了二十个问题左右。老校长回复说问题比较多,如果要细说的话,一天都说不完,所以他决定挑其中的一些问题回答。他说,他自己之前说过的话也不想重复了,他想把这几年比较新的想法跟我们深入地谈,就在我们那二十个问题里面选了大概不到十个问题。

采访特定的人物时,总会有一些问题是绕不开的。比如采访老校长,就一定会问到关于80年代武大改革的事情,这种问题可能以前的采访中问到过,但你去采访他时仍然避不开这个问题。

还有一些不是特别常规的问题,不过是我自己很想知道的。比如我们采老校长时,会问他这么多年对于教育改革的呐喊有没有收到官方的回应,问他有没有想过如果留在体制内,可能进行改革会比在体制外呐喊效果更好。

老校长最后挑了不到十个问题,都是一些不太常规的,删掉的基本是一些套路性的问题。我当时收到回邮真的挺感动的,感觉老校长真是“火眼金睛”。

C:采访老校长之前,你对他的了解多吗?你为这个采访准备了多长时间?

G我采访前的习惯是先做两份资料,一份是尽力搜集所有的关于采访对象的报道;一份是梳理采访对象的时间线,明确他每个阶段做的核心事情是什么,这些事情反映了他什么样的性格。

我之前对教育改革领域算是有一点了解。去年八月我做了封面人物朱清时,那篇稿子算是我正式入职之后做的第一篇稿。因为是封面,所以下了很多功夫,采写一共花了大概两个月时间,跟朱清时本人聊了三次,外围采访了四十个人,都是与教育改革相关的。当时我了解到,朱清时就任南科大之后,去找过刘道玉老校长一次,两人聊了大概三个小时。因此我就想找刘道玉校长做一个外围采访,但因为那时没法出差,只能电话采访,而刘道玉老校长的听力不太好,又没办法通过电话交流,最后就放弃了。本来一年前就有可能跟老校长有个对话,现在也算弥补了当时的一个小遗憾。

C:你们当时是在老校长家里采访的嘛?采访时有多少人在?

G:是在家里采访的。

记者是我,然后还有我们的一个视频团队。我们为了制作十二大师的视频,编导、两个摄像、摄影师和摄影师助理都在场。

C:这个视频是和《人物》封面人物或者年度人物差不多的那种短视频?

G:对,跟年度人物类似,但是剪辑和制作方式会有所区别。视频大概在七月底或八月初会发布。

C:对老校长的采访有多长时间?

G:老校长年纪比较大了,体力不是特别好,我们也不想让他太紧张。

我在稿子中也有写到,计划是第一天上午采访,下午拍照。上午约了9点采访,到了之后,老校长把我们每个人的名字、职务都问了一遍,然后他拿了一张武大抬头的信纸让我帮他写下来。老校长跟我说,2000年之后他家里一共来过三百多个记者,这些人的名字他都能记得。后来采访的过程里,老校长可以完全不出错地叫出我们每一个人的名字,包括几乎没说过话的摄像跟摄影助理。

我们大概聊了两个多小时,老校长特别有激情,一讲到自己关心的问题就进入滔滔不绝的状态,有的时候讲着讲着就会咳嗽,自己也顾不上,我们的编导把水递到他手上,他才会喝一口。

我自己的采访状态也会比较集中,可能不太关注周围的情况。当时老校长的老伴儿刘老师也在家,我们在客厅采访了两个多小时,刘老师就在卧室里听了两个多小时。刘老师的身体不太好,按刘道玉老校长的说法,她年轻时为他担惊受怕的时候太多了。

为了主题的集中,有些细节我没有写在稿子里,但是挺动人的。老校长说一个男人处在漩涡之中的时候,就像在台风中心的台风眼一样,自己的感觉往往是平静的;但是最担惊受怕、最受到心理伤害的是身边的那个女人。

刘老师这些年承受的压力挺大的,她的心脏也不太好。所以现在刘道玉老校长出门的时候,都会特别担心刘老师一个人在家。所以刘道玉老校长也不常一个人到外面去,即使出去也是很短的时间。他们俩都用老式的手机,当对讲机用,老校长出去半小时、一小时,刘老师就会通过手机叫老校长回来。

采访到十二点多,刘老师从卧室出来,走到客厅拍了编导的肩膀,说“差不多了,他累了”。当时编导就示意我,但我没察觉到。而且其实老校长的状态也很好,能看出他有些疲惫,但是他明显也是没有停下的意思,表达状态很好。后来我们的编导过来拍了我两三次,最后不得不出声打断我,我这才反应过来,结束了上午的采访。

下午两三点左右我们开始拍照,在拍照的间隙,我和老校长又聊了一个多小时。

第二天我们在校园里外拍,老校长带着我们从他家(武大幼儿园附近),一路逛到鲲鹏广场,走了一个多小时,路上又聊了一些学校里的故事。路上遇到他比较有感触的景色或建筑,他也会给我们讲一讲。


C:我看里面还有一些比较正式的照片,是去棚拍了么?

G:这次“十二大师”都没有棚拍,我们带着同一色调的背景布,在采访对象指定的地方拍的。比如这次我写的另两位大师,陈佩斯是在他的排练场拍的,江平是在他的养老院拍的,都是直接在那布景、拍照。

C:我看到里面也有一张照片应该是在老校长的书房拍的,看起来书很多,但是很整洁。

G:是在他的书房,他说那里存了他三分之一的书,其他的书都在他的基金会办公室里。他所有书的初稿,都会打印出来放在电脑旁边,他平时需要什么内容,就能直接从里面翻出来。


C:你通过采访老校长,跟他接触,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G刘道玉老校长是一个对教育改革特别执着的人。他一说起这个,整个人状态都不一样了。他说起这些就会很激动,说到激动处就会拍大腿、身体往前倾,跟我说,“佳男啊,你是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

我在稿子里也写到他不去做官那一段,他说,“我就是要死守珞珈山,我就是珞珈山的一块石头,我的历史在珞珈山”。后来我们一个摄像跟我说,他听到这段时都听哭了。那个摄像本来对校长不太了解,为了定拍照的调性,我们在出发时的机场跟他说了一下老校长的情况,多是一些事实层面的,比较少有情感和精神层面的东西。

我可能之前有准备,对老校长有一定的了解,当时采访还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触。后来听到摄像的反馈,自己还是挺受触动的。

C:你为什么要取“校长不下山”这样一个标题呢?

G当我听到摄像跟我说,他听这段听哭了,我感觉就像有个小灯泡在心里亮了一下。

亮灯泡这个说法是我的同事钱扬在采访年度法律人物张燕生时说过的。当时我没什么感受,这一次才有点明白。

后来写的时候就觉得这个细节最能打动人,也能说明老校长的精神力,所以我希望把它用到标题里。

C:我听说老校长还曾经希望标题写成“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追求”?

G:是的,他可能还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阅读习惯,希望能有一个提纲契领提式的标题,能高度概括人物的特征。我们可能更偏好于一个不定性、看起来比较平淡,但有回味有意味的标题。

C:采访之后还有没有联络刘道玉老校长?和他交往中有没有什么有趣的细节?

G:其实老校长是个很可爱的人。在采访之后不久的母亲节,老校长还特意给我发了短信,问我有没有祝福母亲节日快乐。

3记者自己如何看《校长不下山》?

C:你自己对这篇人物稿满意么?觉得还有什么地方可以改进么?

G:我觉得这是篇中规中矩的稿子,因为有大师的框架在,完整性比较高。

不过由于主题集中,且完成时间有限。如果有更大篇幅和更多的时间,我可能会把采访做得更发散、更深入一些。

C:我注意到微信公号上这篇稿子很快10w+阅读、破千点赞。你会关注稿件的传播效果么?有没有看过大家的评价?我所看到的很多也是武大学生对于老校长的一些回忆和感情。

G:我跟你的感受是相同的。这篇稿子的传播效果好,可能更多是因为老校长的精神力量和形象。很多武大的同学,或者是与刘道玉老校长有过交集的人纷纷转发。

4采写人物稿的经验

C:你平时会为写人物新闻积累些什么?可不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做人物类新闻的经验?

G:从操作层面来讲,就是要把功课做到极致。穷尽似的去搜索、挖掘资料,然后穷尽似的去采访、外围采访,下笨功夫。

《人物》的稿子有一些比较严格的要求,比如每千字至少要有一个消息源。比如大师的稿子,篇幅在6000左右,也就是除了核心的采访对象,你在稿件中还要有6个消息源。平时做长报道,因为不是采访到的每个人都会成为稿件中的消息来源,事实上你需要采访10-15人才足够。

我认为,写人物类的新闻,呈现出来的永远是记者对于这个人物的逻辑的理解。逻辑很重要,所以需要记者尽量在前期和采访过程中,不断深入地去理解采访对象。稿件对于一个人物更多是切面呈现,但在这个切面要很深入。

人物类的稿子,至少要做到逻辑自洽,能够说服自己。我也曾听一位前辈说过,写人物的最高境界就是,你拿出一篇稿子,能让采访对象觉得,我以前没觉得、自己也没说过我是这样的人,但你的稿子帮我重新发现和认识了我自己。


刺猬公社

传媒观察原创平台

只做原创·自由分享

微信:ciweigongshe

新浪微博:@刺猬公社

今日头条:刺猬公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