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月传媒大事挑战赛,不服来战!| 观察

 刺猬公社 2020-09-03
导读

跟着刺猬君一起来参加七月传媒大事考,答案看完全文就能找到哦~

刺猬公社出品,必属原创,严禁转载。

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by 周珊珊 苏天翱 整理

1QQ

QQ终于要做公众号了。


这位曾经深刻影响了几代人的社交应用,在昔日的对手一个个黯然离开后,依然坚挺在第一线。虽然师出同门的微信俨然已经成为了新的主角,但坐拥7亿多用户的王者并不打算就此退隐让位。尽管此前放出消息后各方评论不算乐观,但仅就76日当天,那场据说是自摆乌龙的注册狂潮来看,QQ的公众平台对市场和用户而言,依然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社会化媒体在下一阶段的样态究竟为何?猜测无数,但至少,微信绝非终点,微商一着坏棋带来的负面影响,朋友圈本身的污染,僵尸关系的渗入都足以致命;secret亦不过昙花一现,匿名社交先天的缺憾终究无法避免;而lofter等细分领域的产品,受用户基数所限难成大气,至于微博,更是危机重重。

也许下一位领跑者,说不定就在鹅厂为替代微信而孕育的无数“掘墓者”里。

2新闻反转


新闻反转让新闻本身也成了新闻。从前的新闻曝光——舆论热议——官方(相关人员)回应的三段式传播路径,现如今还要加上“新闻反转”的一环。

反转的周期不一,短的话不过半月,僵尸肉报道就是一例,从上月23日“僵尸肉”的概念出现到本月9日“食品安全参考”上对报道真实性提出质疑,前后也就两个多星期;而反转周期也有很漫长的,“最美乡村女教师”,就用了十年。

新闻反转的背后,是记者专业水准、职业伦理的反映,更是其所供职媒体的价值底线的折射。

业界会因为“任何人都可以站在高处骂记者5分钟”而感到无奈,但这种污名化的源泉,有时也要向内自省。无论是“僵尸肉”中对词句使用的失准,还是“乡村女教师”中对道德底线和法律基准的忽视,一次次反转的背后,是传统媒体自居言论把控者的傲慢,和社会信息充分涌流下受众的自主碰撞。

其实很多时候,多联系几个客观信源,少用几个耸动词句,多一点沉稳担当,少一份浮躁傲慢,许多新闻的反转,就不会发生。

3IP


这个月最猛的IP是一只猴子。

《大圣归来》用绝对称得上是“良心”的制作创造了国产动漫的奇迹,也算是西游记这款超级IP之上诞生的为数不多的现象级作品。但这样的超级IP,却不是人人都玩得转的,相比之下,各类网文小说基础上的互联网IP剧,才是当下的主流。

原著小说带来的粉丝和人气,使得这些网络IP剧迅速窜红,而那些在网文界耕耘多年的作家们,也因此而获利颇丰。但表面的火爆,却掩藏不住多数作品粗制滥造的内在,镜头、剧情、表演……硬软件上投入的疲软一目了然,IP运作的概念本意是对受众需求的满足,如此制作,实在是和传统广电们的各种“雷剧”没什么分别。

至于版权上牵涉的诸多事宜,咳,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4营销


娱乐至死——尽管时代变了,但波兹曼的预言似乎依然适用。

月初优衣库的大作满足了来自不同领域的受众们的需求,随后的地球兄弟则在科普之余,引发了单身狗们的无辜躺枪,而朝阳区被警察叔叔K·O的斯巴达勇士们,则是在线上线下用营销引发狂欢的典范。

在新闻热度只有一天的时代里,我们愈发需要热点事件来刺激神经,掀起社交空间里的波澜震荡,而每一次集体的狂欢刷屏里,似乎也都离不开营销者们的身影。每一次热点出现后,在其热度持续的有效期内,五花八门的借势营销的图文影像都要挨个走个过场,转发者们用最简单的互动方式参与这一次次的小型狂欢,用过量分泌的荷尔蒙来满足社交空间对刺激的需求。就像一张巨口,不停地汲取着狂欢的精神力量,一刻也不能停止。

5入股


当传统媒体的人员流失到一定程度后,互联网公司们开始了更为彻底的收编工作,以注资合作为主要特点的行动已经开始。

继阿里入股博雅传媒、蓝鲸传媒拿到鼎辉的5000万投资后,714日,乐视宣布入股北青传媒。

新旧媒体座次重排之后,传统媒介形式和媒体机构的消失是必然之势,而在过渡阶段如何完成资源导流,是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贵们都在关注的话题。从早先对单个传统媒体人的挖角,到现在大规模的注资合作,对内容生产资源的吸收重整一直都是核心。

6互联网音乐

互联网巨头们对传统文化娱乐领域的改造日渐深入。影视之后,音乐成为了下一个目标。


715日,阿里宣布将成立阿里音乐,并邀请高晓松担任董事长。盯上了线上音乐的并非只有大佬们,就在此前不久,陌陌聘任梁翘柏担任首席内容运营官,为其最新的音乐产品——陌陌现场做准备。

互联网正在各个领域秀出自己的肌肉,这场革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各个行业。但与此相伴的传统行业——尤其是那些颇具理想主义色彩的领域,总不免生发出许多慨叹伤怀,以一种英雄迟暮的悲壮为自己的离场造势。从这点来看,传统媒体人的“纸媒已死”和音乐人们的“唱片已死”,本质上倒没什么差别。

但同样,和媒体相似,音乐圈内艺术家们内容生产的能力也成为其在这次转型改造浪潮中的核心资源。人力资本取代产业资本占据主导的今天,掌握优质资源的音乐人们带着传统音乐领域的气质和精神继续生存下去,当互联网完成新平台和渠道的架设后,内核性的传承,就要靠这些音乐人了。从这个角度看,高晓松、梁翘柏,无疑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7互联网电视

互联网电视也算是命运多舛。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伴随着横七竖八的管制条例,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总局的配套管理总是显得滞后而僵硬,而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总局众多的未成文规定更是常见于各种流言之列,这些真假难辨但却总觉不是空穴来风的传闻,无疑让互联网电视的前途,又多出许多不确定。


7月8日,网传总局发布的整改令让互联网电视的前景又多了一层阴霾,尽管消息真实性受质疑,但质疑者也在文末小心翼翼地补上了“互联网电视的路途坎坷”的结论。不过,几天后黎叔的微鲸电视倒是给出了一剂强心针,SMG这个出自官家襁褓、但在转型思维上却敢于突破的传统媒体,无疑承担了信号释放器的功能。

大势所趋下的技术转型,三网融合便是来自官方的认可;但对于互联网“失控”的未来的担忧,保守的天性又让变革之路分外艰难。回顾广电机构几十年的各种管理条例,这样的矛盾一直相伴相随。

8正在死亡

7月的第一天,云南都市类报纸《生活新报》正式休刊,留下了400多万欠款和一群迷茫无措的记者。


“拖欠工资—记者维权—报纸休刊—正式停刊”,这条流水线似乎已轻车熟路。

然而,正在死亡的并非只有大陆的纸媒。

711日,有56年历史的香港《新报》宣布停刊;717日,创刊已76年的香港《成报》也暂停出报。同时有消息传出,壹传媒旗下的《壹周刊》决定削减开支,将于7月之内裁员一半。

香港纸媒不仅有来自新媒体的竞争压力,他们还面临着来自免费报纸巨大发行量的挤压。

纸媒正在死亡,但或许比这更悲哀的是大家已经对此不以为意,懒得从手机中的精彩挪开几秒的空闲,去关注这些正在死亡的纸媒。

当然,也有乐观的看法,觉得纸媒大洗牌正如大浪淘沙,猛浪之后能留下的才是优秀的,能把新闻推向深度和贴近两个极致。是否能如此设想,现在还不知道,唯有像巴甫洛夫一样,在正在死亡中慢慢观察。

9周年纪念

念叨着新媒体好像并不久,然而转眼大家都在庆祝周年纪念日了。

去年722日,凭借一篇《我心澎湃如昨》,“澎湃新闻”在一片刷屏中诞生。这个主攻时政与思想的新媒体平台,在惊叹声和质疑声中已经走了一年。

与此同时,刺猬公社也迎来了一周年纪念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则开始三周年庆。

就像刺猬公社一周年纪念里所写的,媒体属性只是它们众多属性中的一个,除了聚合信息与资源,更本质的是他们作为社会连接和垂直领域的枢纽身份。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与信息,传播与文化,这些经典概念都在原先的内涵上有了新的外延。在内容被重新估值的今天,原创的和经典的失去了他们过去的加冕,但或许也在准备着接受洗牌之后的重新估价。


721日,澎湃一周年的前一天,大型专题报道“三峡”以H5的形式上线,除了超过4万字的文字报道之外,还有丰富的图片、视频以及动画。

上线不到7个小时,这篇对三峡大坝的考察报告殒命于各大平台,它被“全网删查”的消息也不胫而走。有人猜测是因为这组报道把地质灾害和生态破坏归因于三峡。

当然猜测归猜测,我们还是要重新考量,新媒体的形式、全媒体的呈现,如何兼顾深度的内容与好的阅读体验。当很多媒体、自媒体还在踟蹰时,澎湃已经做了一个又一个小的尝试,并正在挑战更大更新鲜的选题了。

当然,这并不是本月澎湃的唯一一次“上头条”。

6天之前,澎湃首发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万里逝世的消息,四小时后,央视才在《新闻联播》中发布此则消息。

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方式一直在发生改变,从唯报纸唯电视,再到网络,直到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时跟进;而另一方面,首发不再是官媒独有,各家媒体似乎也不再满足于蹲守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权威媒体的权威消息。

5天之后,澎湃新闻发布了关于“9·11”当日白宫的内部照片,每张照片都配以文字解说,直指小布什及美国政府的“恐惧和无措”。微博一发,澎湃偏于主观的解读立刻引发了许多不同意见。新浪网副总编辑石扉客更是连发三条微博批评澎湃新闻,并称“我已经卸载了澎湃客户端,希望将来还有再装上去的一天”。

稍晚,澎湃新闻修改了此篇稿件,几处不准确、不合适的地方都已做出相应调整。

10合作与收购


据《连线》报道,7月下旬星巴克宣布和《纽约时报》达成合作,将在星巴克App上,提供《纽约时报》的最新新闻及精选文章。

早餐桌上的报纸,咖啡杯旁的新闻,看似奇怪的入驻合作,其实也是由来已久——星巴克早有销售纸质报纸的传统(事实上,近10年来,《纽约时报》一直是在星巴克出售的为数不多的全国性报纸),而其app也是聚合了移动支付、专车等多种性能;而《纽约时报》轻松收获了星巴克1300多万的客户端用户,志在咖啡香味中传递精英声音。

差不多的时间,日本经济新闻花费8.44亿英镑收购了英国《金融时报》。


这一创下日本媒体在海外收购的最高记录的行为,似乎颇受业界看好。虽然《金融时报》没法跟日经新闻相比,但其在全球,尤其是英美范围内的影响力显著强于日经新闻。

关于日经新闻战略性投资和价值观输出的猜测不绝于耳,不过在刺猬君看来,除了政治因素外,《金融时报》的数字化转型更是不容小觑的收购原因。《金融时报》的电子订阅户数已经达到其总订阅量的七成,总用户数也一直呈现增长趋势。在日本本土报纸发行量不断下滑的档口,日经新闻此次收购也许能扭转未来发展的格局。

11段子手


据科技新闻网站The Verge报道,7月底,推特开始采取法律途径保护原创者的版权,直接删除或隐藏那些从他人处窃取,且未标明原作者就发布的推文,其中尤以笑话段子居多。

此举颇有笑点和萌点,却让人肃然起敬。事实上,根据美国数字千年版权法案的要求,推特设有专门针对版权侵犯的系统,来处理关于版权侵犯的举报和申诉。不同的是,以往申诉的内容多为图片、视频、影视作品,涉及此次140个字纯粹的推文“段子”的实属罕见。

12真人秀

7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发布《关于加强真人秀节目管理的通知》全文。


《通知》批评了“‘有意思’但没意义,收视率虽高但缺少价值引领”的节目,同时也直言有的节目“甚至传播错误价值观或流于低俗,引起舆论批评”。

在通知全文的六大点要求中,刺猬君觉得最耐人寻味的两条分别是“避免过度明星化”和“尽量减少未成年人参与”两项。

前者直指明星真人秀数量多、内容同质,并在具体阐释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普通群众参与真人秀节目的人数比例”,也许正如前段时间的传言,素人真人秀的春天正在到来。

后者也算是不点名批评了前段时期火热的各大亲子类真人秀。虽然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和浙江卫视《爸爸回来了》先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声明自己节目不受影响,但不能逃避的是,过度白热化的亲子真人秀市场还是引起了广电总局的关注,也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政策遇冷。

13


互撕,本月也并不缺席。

转载时的信息标注问题,一直是各家媒体的困扰;再牵扯到网媒转载后,事情就变得越来越复杂了。24日《武汉晚报》同《楚天都市报》就延续了这样的剧情,而在第三方“今日头条”参战后,这场对决更是愈发扑朔迷离。


截至本篇发布时,武汉晚报和楚天都市报的官微置顶仍是与此事相关的声明,今日头条则一直是24日发布的借势开普勒452b的推广图。三方乱战之后,到底谁动了《武汉晚报》的稿子,至今未有明确答案。但关于版权问题的讨论又再次被提起关注,类似“今日头条”的信息聚合类app的流行,进一步加剧了信息的流动速度,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增多了转载及可能发生版权纠纷的机会。

14转型

727日,《深圳晚报》常务副总编周智琛在其个人社交媒体上宣布兼任深圳版ZAKER总编辑,专注于移动新闻资讯客户端的运营。

据“传媒圈”消息,729日南都内部管理层会议,将推出一系列转型大动作。除了“要大刀阔斧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自我颠覆”的平台负责制之外,还称将在未来的23年,打造一个能够连接1亿人的传播与服务平台。

媒体人和媒体的继续转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仍是热点。往哪转?怎么转?转了之后会怎样?也仍是最令人关心的三个问题。


刺猬公社

传媒观察原创平台

只做原创·自由分享

微信:ciweigongshe

新浪微博:@刺猬公社

今日头条:刺猬公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