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卦孟姜女,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对话

 刺猬公社 2020-09-03
导读

今年六月起,《Vista看天下》旗下一档名为《八卦孟姜女》的视频节目上线,业内人士孟静、萝贝贝、姜溏心于古装情景中说八卦,打着“良心八卦,蹲坑必备”的旗号,爆出大大小小不小料,也被网友称为“三八卦红旗手”。作为栏目的主力,孟静为什么要做“孟姜女”?哪儿来的这么多料让她“开黑”?有多少不能说的秘密?孟静成为“八卦容嬷嬷”的心路历程又是什么?刺(八)猬(卦)君对话孟静,为你解密。

刺猬公社出品,必属原创,严禁转载。

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采写 | 张宇欣

C=刺猬公社

M=孟静

1“孟姜女”是怎么出现的?

C:你为什么决定和两个伙伴把八卦做成视频的形式固定推出?

M:主要原因是公司让我们做创业项目。其实做微信号是最简单的,但我当时的判断是,这已经太火了,市场蛋糕都被分走了;当然做娱乐视频的也很多,不过视频门槛相对比较高,公司助力更适当。

用我们自己的人,是觉得我们不是做情景喜剧,而是做八卦爆料的脱口秀,业内人士讲会比较有说服力、权威性;也是为了控制成本,找演员比较贵。但现在同事不是很爱出镜,我们也考虑找演员了,网友也想看到更好看的人嘛。

C:为什么选择古装扮相?

M:一开始我们做的样片其实是穿现代装,就像最简单的清谈节目,比如《铿锵三人行》,但效果很不理想,一是我们长得不那么好看,二是谁要看三个素人聊天呢?我们想把事情讲完就行,也希望有更好的创意和模式,可清谈类的节目发展这么多年,几乎所有形式都做过了。实话说,单人脱口秀,这么多年火的就高晓松一个,其他我知道的很多名人都没有成功,比如郭德纲、大张伟,他们口头表达能力一点儿也不差,舞台表现能力很丰富,但脱口秀对人的个性魅力和节奏把控能力要求太高了,我们肯定不具备。

外包导演就提议不如穿古装,哪怕诱使观众看这几个奇怪打扮的人在干什么,也许他们就看进去了。但现在发现也有问题:每期要想古装场景,这是其次;表演成分太多,对我们来说难度很大,我们不热爱也不擅长表演。

C:你在视频里总是戴着一副墨镜,是不是真的因为记不了台词?

M:我录现代装的时候没戴墨镜,开始戴墨镜是不想被人认出来;结果发现特别好,可以看提词板,不用记台词了。台本大部分是我写的,但就是记不住。如果给个提纲我侃侃而谈没问题,但不把台词固定下来,就会出现很多衔接问题,我们不是专业主持人,控场能力不行,所以必须要记台词。

C:表演成分过多,这样也会有观众反应几分钟的视频干货不够,干货量和趣味性,这是不是一个难以调和的矛盾?

M:你说得很对。我们的外包团队导演一开始就问过,我们有多少干货,能像卓伟一样吗,上来就“咔”给视频照片,让观众无话可说。但实际上,拿风行来说,好多大新闻得拍几个月,一周都不会出一次;大量内容也不是干货,比如明星逛街会朋友什么的,视频里会不断有两个人在旁白,说的话很好玩,但就是口水话。

很多八卦的料一句话就完了,比如张翰和古力娜扎在一起了没有,我说句“在一起”就没了。但视频不能只做几秒钟,把四五分钟撑完,那得讲故事。古装表演虽然不擅长,但反而有时候救了我们,它把信息给加长了。

坦白说,我也不可能在一个视频里甩所有干货。曾经有人建议我做访谈类直播,观众现场提问我现场回答,这样做两次,我知道的所有东西就全说了。要原谅一个人脑容量和见识有限,我不能把十几年的东西都一下子都给你;一个人吃得太饱,也消化不了。

我们从来不可能在节目里用路人或粉丝爆料,我们所用的料必须保证来源的可靠性,或者自己有亲身经历,这样也就限制了信息量。

2爆料标准:十之八九的料不能爆,我们已经很温和了

C:你们是不是也有一些不能爆的料?“孟姜女”是基于什么标准,选择哪些八卦可以上视频?

M:有百分之八九十的料是不能爆的。首先,我们拿不准的东西不能爆;最重要的,即使我们知道是真实的,但对当事人会造成很大影响和伤害,或者伤及其他人的、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官司的,我们都不能说。比如指控一个声誉很好的人做了吸毒、嫖娼等违反公众道德的事情,我们可能嘴上一时爽,最后全家死光光。

视频是有审查的,有很多我们想象不到的东西不可以说。比如,我们不可以抨击韩流明星,就是那些在韩国红起来又回到国内的;还有特别受欢迎的小鲜肉,比如TFboys一类,粉丝可能会闹到我们最高领导那里;也有明星团队战斗力特别强、会不停纠缠,比如汪峰。


为什么老做明星撕逼之类的,一是大家爱看,二是想拓展其他话题也很困难。有时候我们是想做明星好的一面,我想过做真正的明星闺蜜什么的,我同事就说,这不会有人想看的。一碰到健康向上温情的话题,大家可能就不想点击了。人好像都会有审丑的心理。

C:所以有的不能放在视频的,就会以一种比较隐晦的方式放在微博和公众号的图文版,是吗?

M:对,因为这个不需要审查。

C:点击率最高的话题有哪些?

M:首先大家对女明星的丑闻或者负面就比较关心,一定要是国民女星或者宅男特别喜欢的。比如范冰冰,怎么上怎么有,显然比李冰冰、徐静蕾、周迅有卖点,章子怡也可以。

意想不到的,类似于张馨予、柳岩这种大胸美女,就会点击不错,虽然张那期除了彩蛋部分,料不太新鲜;还有杨钰莹这种老明星,可能有怀旧感吧。

大家会对心理预期比较高的明星有关注。比如我们做文章和孙俪算命的那期,可能演电视剧的明星更面向普罗大众一些,或者大家心里预期文章是渣男,就想看他的负面。

也有点击率低的,比如我们觉得蓝宇CP应该很多人关注,但实际上有大量群众不知道《蓝宇》是什么,也不知道胡军刘烨在炒CP,反而没什么人看。


C:有一个问题我们很关心,对于那些被爆料的明星,爆出的形象大都不太正面,你以后也许免不了和他们打交道,做视频会不会使得和明星的关系更难维护?

M:也没有什么特别难维护的。坦率地说,有些同行可能会利用所在媒体的关系,给明星做一些正面的报道,明星会和TA保持良好互动,但当离开这个媒体、失去这个平台后,明星还会这么照顾吗?这个圈子就是互相利用的关系,当明星不再需要你的时候,你不再需要明星的时候,你们就不再是朋友,或者从来就不是朋友,工作关系就是工作关系。我们黑了你以后,对方心里肯定是不高兴的。但是不是因此就不合作了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不会,即使会也没关系。圈子这么大,这么多人,总有人和你合作的。我以前在三联供职很多年,也写过可能当事人不太满意的报道,但据我所知,因为报道心里有芥蒂不接受采访的,只有一个人。

而且我们爆的料是很温柔的,真正狠的,像卓伟这样的,明星并没有不和他来往。很多明星都和风行保持着互动,我觉得其实群众不要太把这个当回事。

说起明星会不会心有芥蒂,是会有。有个女星,可能我们也爆过她的料,其实我没采访过她,所以对她没有个人的情绪。后来我就辗转听说,她们团队认为我是这个女星的专业黑。我就和同事聊天说,不存在专业黑这个事儿。明星可能把自己想得太重要了,我们根本不可能逮着一个人一生黑的,我们是遍地撒网地黑,全面开花地黑,你对我们来说也没有那么重要啦。

C:有没有一些明星经纪人来提出要河蟹的?

M:目前还没,可能刚开始做,影响力还没到达那个层面。我们和明星是没什么私怨的,TA宣传是职务行为,我讲TA也是职务行为。我们对明星没有大众这么强烈的感情。只有一种情况,我在采访TA,TA非常不配合,我在当时可能会不喜欢那个人,但我非常理性,就事论事。

3麻烦事儿:缺人、广告、审查

C:每期视频从选题、写台本,到拍摄结束、审查,一共需要多长时间?做视频遇到过什么印象深刻的挑战?

M:我们每周放一期视频,以前是两周中抽一天拍两期;现在为了节省时间,每二十天拍三期,劳动量确实很大。要先讨论选题、写台本、分工,拍之前得彩排,我们现在人手少到可怜:除了我的助理,所有人都是兼职的,手头还有无数杂志的事要忙,是一种疲于奔命的状态。我们一直在招人手,总招不到合适的,也头疼。每次拍完,休息不到四五天,又得想选题、写台本。我现在都不敢写时效性强的台本,怕等到播出的时候,这个事儿已经过气到不行了。

至于挑战,比如说已经写完台本要拍了,又说哪几个不能播,我在拍之前一天又临时写台本;有些标题不能用,这是经常的事;或者某些明星和腾讯比较好,名字不能提,临时都要修改。我们星期天上午上线,常当天早上六点起来改,各种麻烦事儿。

C:整个团队一共多少人?分工是怎样的?

M:我、一个助理、一个实习生,萝贝贝偶尔给我们写台本,但她以后也不出镜了;姜溏心只出镜,其他的不管,真正干活的就三四个人吧。也没有特别具体的分工:微信号是我助理管,实习生帮助,有时候我也写点儿东西;台本是我们开会的时候,觉得谁合适就谁去写,没有规定谁必须每期写几个。

现在最缺的是管理微信号、写台本的,给杂志写稿也行。这一类的应聘者我们都非常欢迎。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也特别欢迎来加入我们的团队。


C:“孟姜女”现在的主要盈利模式是什么?靠视频植入广告吗?

M:这个就是麻烦的,目前没有广告,所以希望广告代理多联系我们,我们可以丧心病狂地植入,初期价格很优惠的。

C:“孟姜女”会在社交平台推广吗?

M:我们现在刚发展起来,“严肃八卦”和《看天下》的官微会定期推,但互推目前还比较少,以后和同行、相近的号会做。互推是零成本的,但也要找到体量差不多的,不然人家粉丝比你多得多,那也不能成。

我们没有什么推广人员,我想起来了就会和认识的人说一说;其他推广方式现在还没有做,想过做一些地面活动,但需要人手,没有人能分出精力;我也找过专业推广人员,说效果很难用数字衡量,对于暂时看不到效果的,我也心存疑虑。

C:在已经播出的视频和图文版里,孟姜女有没有惹上麻烦过?

M:目前没什么麻烦,顶多是投诉或者组团来微博骂,但这都不是事儿。

4娱记不追星:我属于理智到冷淡的人

C:你是怎么对这个圈子发生兴趣的?

M:谈不上什么兴趣吧,其实完全是因为工作需要。我很年轻的时候失业过一段时间,后来误打误撞地当了记者。并不是因为我喜欢,而是为了糊口,可能凑巧这个职业比较适合我,完全是运气。

至于圈子,我一开始不是做娱乐记者的,到北京成为比较成熟的记者以后,也是文化方向;后来到了三联,它也不是娱乐性媒体,当时我一直找不准定位,有一阵非常苦闷,想过辞职,也和领导提过;后来领导不想让我走,给我开了个栏目,叫《秀场后台》,采访明星的,我开始接触明星多一些。但做了几年也很痛苦,因为同一个职业的人心路历程差不多,经历也差不多,很难写出花儿来,我对这个东西早就厌倦了。

C:你觉得这条路可以一直走下去吗?

M:人到这个年纪转型很困难了,吃的是这碗饭,所有的积累都在这个行业里,想脱离很困难。虽然我们有朋友同事去做经纪人或者影视公司的宣传,我又干不了这个。我脾气不是很好,如果让我被别人教训,耐心应付很琐碎的事,我会暴躁的。为了我的健康着想,我只能干吐槽别人的活儿。

C:你和演艺圈谁的私交最好?

M:私交没有很好的。我在杂志做报道,一般采一次、最多两次就结束了,不像报纸或网站会反复采。而且我也不太会和明星主动联络,我有个特别糗的事要讲,但我真的不是故意的:当时有一个明星说,你把我电话记下来,我就假装记了一下。有一天TA突然打电话给我,说:“孟静啊,我是谁谁。”我当时情绪不是很好,说:“你谁啊?”TA说:“我是谁谁。”我有点不好意思,TA就说,“你居然没有记我电话!你当时不是记了吗!”我哑口无言,特别尴尬。

我在生活中朋友也不是特别多,大部分都是工作关系。我不是那种倾诉欲很强的人。

我有很好的朋友和明星是闺蜜,这也让我有一点点顾虑。比如,这个明星几乎不会出现在我们的爆料里,为了避免我朋友不开心,或者给TA造成麻烦。这也是我不太跟明星交朋友的原因,你和人家走得太近,这时候你还怎么爆人家的料,说好的你可能是在替TA背书,说不好的就是出卖朋友。


C:你知道了这么多明星的幕后,还会有喜欢的明星吗?

M:我没有出于个人喜好特别喜欢的明星,如果说喜欢的话,也是因为工作接触后的理解。我一般对敬业的人有好感,如果看到这个人在工作上很努力,对本职工作发自内心地热爱,又不是刻意装出来的话,我就会很佩服TA。我以前蛮喜欢范伟的。前几年我去采访他的时候,看到他桌上放了个剧本,密密麻麻写满对角色的体会;和他聊天,他也聊自己所想,怎么设计。

因为喜欢这个戏、再把戏中人等同于这个人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我身上,我属于那种理智到冷淡的人了。

C:你在当娱记前追过星吗?娱记这个职业是不是会对明星祛魅?

M:上中学的时候吧,我那时候喜欢看一份杂志,可能你们不知道,叫《中外电视》,跟后来小孩儿看的《当代歌坛》类似,讲明星八卦,我很多老八卦都是从小杂志看的。那时候把每个月几块钱零花钱都拿去买那种杂志看了,但也不是追星,就是出于八卦的心理去看的。

我真正为追星付出的,就是比如我喜欢一个人,会去买他的磁带、买电影票去看他的电影。有一阵喜欢林志颖,我就去买他的磁带;我喜欢周星驰,当时在电影院看他所有的电影,光《唐伯虎点秋香》我就在电影院看了至少六遍。但我做了这一行之后,就神奇地发现,我对所有的明星都没有感觉了。我曾经在十八岁之后的十年里一直很喜欢周华健,当记者后有机会采访他,但也不想去采;我也在发布会见过他,没有任何感觉,就是心如槁木,不知道为什么。后来我还买过他的演唱会门票,但完全是欣赏他的技艺,而对他个人没有什么兴趣了。

我觉得,也不完全是因为我从事这个行业,可能人年纪大了就越来越理性了,也丧失了做白日梦和幻想的热情。我不太相信人到三四十岁还会这样追星的。

C:对曾经喜欢的明星心如槁木了,有时候会遗憾吗?

M:不会呀,我会更懂得发现身边人的美。对鲜嫩的肉体谁都会喜爱,比如宁泽涛真的很好看。但我觉得女性的这种喜欢是,你不会想占有他,远远地看一下就好啦,并没有什么妄想、意淫、痴迷,因为你也知道你跟别人八竿子打不着。就算能打得着——因为有的人甚至问过我,娱记会不会有机会和明星发生关系,我觉得不排除,有的人可能真的有这种机会,但我好像真没有碰到过,也对这个没有期待值。我生活中看到很多人长得很好看,也见过很多明星的素颜,不比普通人好看,所以对他们没有什么幻想。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不是特别颜控。可能我更喜欢有趣的人,我们行业里有趣的人肯定比那个圈里要多得多,交朋友看有趣就足够了,管他长什么样呢。


C:你工作要讨论八卦,和身边人要讨论八卦,微博下面也有很多粉丝会问八卦,会有对八卦烦的时候吗?

M:讨论八卦,如果和懂的人、和同事讨论,不可能烦,因为我们处于对等的位置交流,我同时也在获取;但要是和一个八卦的门外汉谈,要从头普及,而且我没有什么收获,当然会烦,所以我并不太喜欢和什么都不知道的人讲这些东西,也不愿意和陌生人聊这些,尤其是粉丝心比较严重的人。

常常碰到有人和我说,你给我讲讲谁谁谁的八卦,这是TA的喜欢偶像。讲完以后TA就很心痛,不相信他怎么会这样?我觉得喜欢一个人就不要刻意去听他的负面,不要再追问,保持对TA的美好幻想不行吗。我就特别不愿意给这样的人讲八卦。但在饭局里有这样的场合,别人非要让我讲我也拒绝不了,就会有一点点烦,但不会表现出来啦。


刺猬公社

传媒观察原创平台

只做原创·自由分享

微信:ciweigongshe

新浪微博:@刺猬公社

今日头条:刺猬公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