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利·波特》归来:心怀恐惧的人每天都在死去,无所畏惧的人则只死一次|早安吻

 刺猬公社 2020-09-03
导读

在罗琳阿姨构筑的魔法世界中,那些自洽的运行规则和她笔下深刻的道理,凝结在最通俗的那些情感里——恐惧,爱,死亡,勇气;让我们在年少时得以伴着三人组一同成长,让我们在一次次重读中收获新的领悟。这才是“哈利·波特”最宝贵的价值。

by  季安

19年后,哈利·波特重出江湖。

半个多月前,当刺猬君得知《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英文版将于7月30日全球首发时,才想起10年前“哈利·波特”系列封顶之作《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最后一句话原来暗藏玄机——

“伤疤已经十九年没有疼过了,一切太平。”

按照罗琳阿姨的设定,1980年7月31日(与罗琳同一天生日)出生的哈利在七年级那年(1999年)战胜伏地魔。《死亡圣器》的最后一章,“最后一战”中幸免于难的老熟人们19年后又纷纷聚集在九又四分之三车站,送他们的下一代前往霍格沃茨魔法学院学习魔法,推算下来正是今年。


 

于是这位36岁大叔——哈利·波特,注定要在“麻瓜世界”与我们重逢。

当年父母总是无法理解,这部 “描写魔法世界的儿童文学”为什么会让我们废寝忘食,日夜求索? 但实际上,刺猬君认为《哈利·波特》系列从来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儿童文学作品。

在罗琳阿姨构筑的魔法世界中,那些自洽的运行规则和她笔下深刻的道理,凝结在最通俗的那些情感里——恐惧,爱,死亡,勇气;让我们在年少时得以伴着三人组一同成长,让我们在一次次重读中收获新的领悟。这才是“哈利·波特”最宝贵的价值。


集体恐惧与克服

罗琳笔尖下的深刻在于,常常能让人们在文字缝隙中看到更多历史的印记。

在故事的一开始,海格面对初次知道自己身世的哈利,讲述了十多年前的一场极权统治,这个属于整个巫师界的黑暗集体回忆。

在海格的回忆中,“那段日子可真是黑暗啊,哈利。你不知道应该相信谁,也不敢跟陌生的男女巫师交朋友还发生了许多可怕的事情。他接管了我们这个世界。当然有些人反对他,他就把他们都杀掉了”。


 

在这场统治中,麻瓜血统的巫师被鄙视和追杀,纯血统的巫师才能获得尊重和重视。如果仅看这一段话,很容易想到二战时期法西斯的极权统治。

罗斯福说过,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初入魔法世界的哈利,便发现“伏地魔”这三个字是巫师群体最不愿意说出的名字,它被认为是一种“禁忌”。

而只有从未涉足魔法世界的哈利,还有足以与伏地魔对抗的邓布利多才不会避讳地称其为“神秘人”。


真相与谎言

《哈利·波特》里,残酷的真相和精美的谎言往往并存。

当哈利第一个说出伏地魔归来的事实时,本来一直试图保护他的魔法部愤怒了,指责他是说谎者,甚至还派驻了魔法部官员乌姆里奇去监视学生。于是哈利这个“大难不死的男孩”变成了一个只会危言耸听的“唯恐天下不乱者”,成为了大家嘲笑和疏远的对象。


 

但赫敏在无法通过主流媒体《预言家日报》发声的情况下,找到卢娜父亲办的杂志《唱唱反调》,让哈利做了独家专访。出版后乌姆里奇大怒,宣布杂志被禁。

赫敏却说:“想让所有人都看到一个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禁止它。” 在大众好奇心的驱使下,《唱唱反调》屡禁不止,霍格沃茨的师生都知道了伏地魔归来这个可怕的真相。

当魔法部在抨击哈利和邓布利多都在说谎时,刚毕业进入魔法部工作的优等生珀西深以为然,并因此与自己的家族分道扬镳。

然而当魔法部终于承认哈利所说的就是真相时,珀西却没有立即与家人和解。赫敏解释说,“邓布利多说,人们容易原谅别人的错误,却很难原谅别人的正确”。

有时真相站在少数者这边,有时真相需要用更大的勇气去接受。


爱与平等

在《哈利·波特》中,最终战胜以伏地魔为代表的黑魔法巫师,是邓布利多反复强调的爱的意义。

“爱”在魔法世界里,可以分为3种。

小爱——自私的爱。

爱情是自私的,却也是无法逃避的,往往会让人做出异于常态的举动。

从小性格阴郁的斯内普,因为爱上明朗灿烂的莉莉,即使在加入伏地魔阵营后依然无法释怀。当伏地魔将莉莉杀害后,斯内普把这份爱延伸到了莉莉唯一的儿子哈利身上,为此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


 

中爱——亲情之爱、友情之爱。

韦斯莱夫妇对所有孩子的爱、哈利与罗恩、赫敏之间的爱等等,这种爱在哈利·波特所在的正义世界中体现得最为广泛。

大爱——不同物种间的平等的爱。

从赫敏的家养小精灵权益促进会,到邓布利多和伏地魔、乃至少年时期的邓布利多和格林德沃斗争的核心和重点都是一个:众生是否平等,对于“非我族类”的物种是否应该“虽远必诛”?

在这三个层次的爱中,因为人们总认为“大爱”是最无私的,所以才是最伟大的,其实不然。小爱、中爱和大爱,是相互转化的。

斯内普不是英雄,他会允许自己的学生欺负“泥巴种”,会和小天狼星、卢平作对,只是因为他无法自拔地爱着莉莉,于是他成为了一名勇敢的“卧底”,在摧毁伏地魔的阴谋中起着关键作用。

小爱、中爱和大爱,并非对立的,而是共生的。

而反面教材是,当伏地魔的拥趸食死徒统治了魔法部后,立即把魔法喷泉里“众生平等”的塑像更换成“巫师统治世界”,剥夺麻瓜出身的巫师使用魔杖的权利,直到对麻瓜进行无情杀戮时,人们才会反应过来——


 

“当他们来抓犹太人的时候,我没有站出来反对,我想我反正不是犹太人……后来,当他们来抓我的时候,已经没有人能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死亡与存在

中西文化最大的差异之一体现在对死生的态度上。中国向来奉行“未知生,焉知死”的模糊论,而儿童文学更是尽量避免谈论苦痛、遗憾乃至于死亡。

而在“哈利·波特”中,死亡贯穿始终。哈利从1岁时就亲眼目睹了父母为保护他而牺牲的惨状,之后又亲眼目睹塞德里克的死、小天狼星的死、邓布利多的死、斯内普的死,直到最后伏地魔的死,死亡的意义总是在讨论中不断升华。

在第一部中,当哈利得知研究出长生不老药“魔法石”的尼可勒梅决定选好一个时机去死时非常惊讶,邓布利多说:“对于尼克这样已经活了很久的人来说,死亡不过是另一场伟大的冒险”,“对于他来说,死亡就像经历了漫长的一天,终于可以休息了”,这时哈利开始初次思考死亡的意义。


在第五部中,当哈利的教父小天狼星倒在神秘事务司的帷幔后消失不见时,哈利痛不欲生。他抱着一丝希望去找差点没头的幽灵尼克,却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他不会回来的,他会继续走下去。而我害怕死亡,我选择了留在后面……我不了解死亡的秘密。”

而和他一样从小丧母的卢娜告诉他那扇生死之门背后,挚爱的人依然在:“在拱门连着的那间房间里,他们都在,只是看不见。你都听到了。”

这时的他,被仇恨和痛苦蒙住双眼,并未信服。

直到第七部中,他听闻了死亡圣器的传说:

三个兄弟路遇死神打败了他,死神许诺答应实现他们的愿望。大哥想要胜利,得到了战无不胜的老魔杖,却遭人偷袭杀害;二哥想要逝去的姑娘重返人间,得到了复活石,却无法实现真正的复活,最终随姑娘同去阴间;只有小弟获得隐形衣,逃避了死神的追踪,最后自己选择走向死神,安详离去。

哈利终于清楚了,伏地魔即使通过杀人将灵魂分裂、储存在不同的“容器”里,以此逃避死亡,但他依然害怕被他杀死的人,害怕死亡和黑暗。

最终,恐惧死亡的伏地魔魂飞魄散,直面死亡的哈利获得胜利,罗琳的结局也仿佛在隐隐地暗示着:死亡并不可怕,也不是终结,死亡值得重视,但是比死亡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 


选择与勇气

选择永远比先决条件来得重要。

和哈利同一天生日的纳威,没有被伏地魔选为“克星”,然而家庭也遭到了无法挽回的重创。他是最容易被质疑的格兰芬多(似乎缺乏狮子的勇气),却在最后砍下蛇头,消灭了伏地魔的最后一个魂器。


 

而这早在第一部中埋下伏笔,他为了阻止哈利一行违反校规拯救魔法石,被赫敏施了定身咒后。但邓布利多这么赞扬他:“对付敌人我们需要超人的胆量,而要在朋友面前坚持自己的立场,同样也需要很大的勇气”,这种勇气在一次又一次的抉择中得到强化,而最终成为纳威胜利的关键。

马尔福,是整个系列中反转最大的角色之一。他出身于一个信奉古老血统、仇视麻瓜的魔法世家,父母都是伏地魔的拥趸,从小备受溺爱和宠遇,却在霍格沃茨屡屡输给哈利。

他成为未成年的食死徒,被安排杀死校长邓布利多,似乎顺理成章地走上了“堕落之路”,却在最后垂下魔杖不忍下杀手;在自己的庄园,有着向伏地魔立功的机会时,不敢指认哈利等人。


马尔福不是一个英雄的角色,他很多时候都懦弱、阴暗,甚至卑鄙。但是他不是坏人。他内心不邪恶,他也做不到真正去杀人。伏地魔被摧毁,少不了这样一群“善念犹存”的人。

罗恩,是“铁三角”中最弱的那根链条。他长相平平,技能平平,渴望着家庭的关注,嫉妒着哈利的名气,担心着赫敏爱上哈利。他在寻找摧毁伏地魔灵魂的魂器时,表现的犹豫、懦弱、不专注都让人都恨铁不成钢。

但他的弱点反而成就了他的真实。他曾因为意志消沉一时离开了小团队,又在熄灯器的指引下回到了同伴身边。邓布利多留下的熄灯器,给了他选择的机会,也给了他重新回归的机会。


 

当然,在最大的选择决定在哈利手中。

当他在分院帽的“淫威”下决定去以勇气著称的格兰芬多,而非冷酷的斯莱特林时;当他选择相信小天狼星不是背叛他父亲的叛徒,并阻止小天狼星杀死真正的叛徒小矮星彼得时;当他选择一次又一次地去救人、去战斗时,尽管他如斯内普所说,狂妄自大、充满英雄主义的幻想,但正是这些选择,成就了他最终揭开谜底后的坦然赴死,向死而生。

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人的体内善与恶、好与坏都存在,关键是你自己的选择。


杰出的女性

《哈利·波特》中还有一点弥足珍贵的,是对女性的价值和意义的重视,这当然也与作者的性别和经历有关。

再好的作品都可能被女性主义者诟病。比如今年4月获“国际安徒生奖”的曹文轩,也不免被媒体批判:他的儿童文学作品里塑造了一批符合中国古典审美的女性形象,如“纸月”“秋蔓”“幼菊”这些柔弱易折的女孩,与阳刚坚强的男孩们形成了鲜明的二元对立。这一现象在儿童文学中并不少见。

而《哈利·波特》中的许多女性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哈利的小迷妹到独立勇敢的金妮,不按常理出牌的古灵精怪的卢娜,大手大脚却勇敢追求爱情的唐克斯,到为孩子勇敢决斗的韦斯莱夫人……

所有女性角色中,毋庸置疑,赫敏尤其受罗琳偏爱。作为三人行中的唯一一名女性、同时麻瓜出身的赫敏,却是全校学生中最聪明的,也不缺格兰芬多的勇敢特质。

当哈利和罗恩把她从巨怪手中救下时,她敢于撒谎来掩护小伙伴;当他们怀疑马尔福放出了蛇怪时,她能够违反校规配出复方汤剂;当马尔福侮辱海格时,她能冲上去教训马尔福……她曾经被分院帽考虑分在聪明的拉文克劳,但是最后还是去了格兰芬多,因为她的血液中有着与生俱来的勇敢和热情,这种因素甚至超过智慧。

饰演赫敏的演员艾玛·沃特森最终成为一个女性主义者,在联合国的平权运动时曾这样说过:


 

 “女权主义的定义是:‘相信男性和女性应该拥有平等权利和机会。它是性别间政治、经济和社会平等的理论。’ 我认为自己是一名女权主义者,这(身份认定)对我来说并不难。”

这是赫敏赋予她的,也是赋予所有哈迷的一笔宝贵财富。

写在最后:

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所宣扬的平等、自由、正义、爱,这正是在每个人步入社会之前需要种下的信念之种。

但哈利·波特的世界,说到底还是一个孩童所能触及到的世界,虽然其中充满着黑暗、邪恶,最终还是有爱和光明来拯救世界。成人世界的冷漠与残酷,则更多地被隐藏和消解。



当然,说不定这一点会在即将到来的哈8中有所体现,即使如此,也足以让苦苦等待的刺猬君看到一个光明的尾巴了~



新锐观点 前沿情报

泛传媒第一观察平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