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款复活年画的小游戏在表达什么?

 刺猬公社 2020-09-03

这个小游戏最大的价值在于让年画这么一种逐渐淡出中国人过年习俗的传统艺术再次找到自身存在的土壤,以一种新的形式回归到春节中,再次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刺猬公社 | 骆北

不贩售焦虑,我们聊点有趣的。

2019年1月30号,我接到了微信推出《年画重回春节》小游戏的消息。

这个小游戏推出的时候,大家都还在忙着工作,工作之余关注《一个寒门状元之死》的最新进展,但是回家的火车票还是没有抢到。

《年画重回春节》发布时,还剩4天就过年了。

说句十分残忍的话,和小时候比,现在过年的年味儿已经消失得差不多了。

这款小游戏的发布,早在我的预料之中,去年10月31日,国家文旅部非遗司牵头,围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中的14个年画制作技艺,联合腾讯、网易、阿里、京东等发起了一系列活动。

选择关注这款小游戏,除了出于对传统文化的欣赏,还因其让我重新审视微信小游戏的产品理念,审视游戏这一新媒介对传统文化的承载,审视游戏未来更广阔的应用性。

在想清楚这些问题之后,我拿起手机,“修复”了一百多幅年画,用了整整两个小时。

得知微信发布《年画重回春节》时,我正在办公室里和同事聊《一个寒门状元之死》

所有的转折都来自于我拿起手机看了一眼公众号,“微信派”推送了一条消息,《啥是年画?》,这个标题似曾相识,我寻思着这是不是又是一个爆款,没想到对方丢出一个年画小游戏,并祝我新春快乐。

平心而论,对于年画我了解的不多。在天津读本科时,第一次过年回家,我买了二十张杨柳青年画,送给家乡的亲戚朋友。

我清楚地记得,一位朋友拿到手后尴尬一笑,问我该往哪贴,搞得我不知道怎么回答,贴门上吧,挺奇怪的,贴家里墙上,风格不搭,毕竟贴年画的这个习俗在年轻人眼里像四旧一样,封建迷信,太过老派。

但家里的老人还是十分喜欢,贴在墙上也挺喜庆,多了点过年的感觉。从此以后,每年春节回家我都会买上几幅,很多人都没见过,送人一张,图个面子。

虽然接触过几次,但我对于年画怎么来的,如何制作,有何流派等问题还是知之甚少,顶多对秦叔宝和尉迟恭的故事有所耳闻,但天津杨柳青年画上,都是大胖小子,从来没见过威武神勇的两位大将。

后来在腾讯的活动上,我结识了陕西凤翔木板年画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邰立平老师,并对他进行了一次采访,我对年画的了解才多了一些。

凤翔木板年画,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已经有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邰立平老师是第二十代传承人。

年画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一个趋势呢?在历代的创作中,每个朝代都有新的创作尝试,但大浪淘沙,只有老百姓最喜欢的东西才能流传下来,有十分之八九都淘汰掉了,而到了现在,连新的创作都很少了,更多的还是在做传统年画的恢复工作。

“传统年画的制作工艺很复杂,首先要设计样式,我们叫出样,第二个是刻板,是最复杂的一步,它有三大工序,这里面的小工序就更多了,最后还要套色,不像我们现代工厂可以批量印刷,只能手工来套色,工作量也很大。”

如此细致复杂的工作,能做的来的人越来越少,传统年画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人才,根本原因是普通老百姓没有了需求。

“年画要求风格要美,寓意要好,要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过去年画第一个就是从门神开始,就是保平安,家里边有家宅六神,进门就是土地神,院子里边有老天爷保佑,之后是灶王爷,还有粮仓的小财神,水井旁边有井泉童子,马圈还有弼马温。过去传统的风俗限定了年画的格式,但时代在变,现在六神没有了,门神也很少贴,窗花稍微好点。”

“过去我们小孩看的戏剧故事就是连环画上的,孩子从六七个月抱在手里到一两岁拿在手里,通过年画讲故事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从年画里知道那个叫张飞,诸葛亮,孙悟空。现在时代在变,从年画到电视、电影,到现在的手游,发展了三代,差异越来越大,年画实际的应用功能已经越来越弱了。

“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创新,现在还把年画贴在家里的都是些文人雅士,但一般老百姓他是不会请到家里了,怎么办呢,咱们不能继续贴在墙上给孩子讲,而是能拿在手里,比如手机上的手游,太方便了,平台是很重要的,传统文化要更好地弘扬,必须要有输入手机里的作品,让老百姓,年轻一代近距离方便地接触,年画的美,和好的寓意才能传递下去。”

《年画重回春节》这个小游戏,玩法很简单,就是拼图,但内容很丰富,收录了中国各地区风格各异的代表性年画,共计125张。

如果只是单纯给年画拼图的话,还是比较单调,凭借微信的社交功能,和过年时强烈的社交氛围,《年画重回春节》变成了一款社交小游戏。

以前发拜年信息,形式俗套,群发也被认为一点都不真诚,后来人们学聪明了,在祝福文字前加上自己名字,营造一种单发的错觉,但没过多久又被吐槽。

拜年信息发什么,尤其是那些一年不说一次话,只在过年客套一下的微信好友,给他们发什么才不会尴尬,是现代人过年的普遍困扰。

也许这次,你可以给他们发一幅年画,小游戏会自动匹配祝福语,不满意可以换,配在年画下面,生成一张年画祝福海报,发给亲朋好友,在一帮发祝福信息的俗人中,会显得清新脱俗而又不失大气。

尤其是,年画这样一种现代人比较陌生的传统艺术,会自带话题性,说不定还能让你们顺势聊上几句,至于能不能成功引到升职加薪表白上,就各看本事了。

除了用作拜年图文之外,小游戏还设置了排行榜,供各路春节无聊人士与好友比拼,看谁更无聊一些,解锁的年画最多。

玩笑归玩笑,这个小游戏最大的价值在于让年画这么一种逐渐淡出中国人过年习俗的传统艺术再次找到自身存在的土壤,以一种新的形式回归到春节中,再次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能像网易的H5或者拼多多帮砍一刀一样形成病毒式裂变,很多人也会通过这个小游戏去认识传统年画的艺术之美,和目前的困境,对年画的保护和弘扬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在玩到这个小游戏前,根本不知道除了杨柳青年画外还有这么多风格各异的表现形式,有如此明显的南北之分,山东潍县木板年画特别喜欢画八仙故事,湖南邵阳滩头和天津杨柳青画的“秦琼”“尉迟恭”有着天差地别,但河北武强县和天津杨柳青的“莲年有鱼”却很难分辨。

门神,群像,警句,故事,年画的丰富性大大超越了我的想象,虽然我现在能很直观地看到这些年画,但不要忘了这些作品的本体可都保存在全国各地的博物馆里,年画和很多文物一样,从生活挪进了博物馆,和灭绝也没太大区别。但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展现形式,让其重新焕发出活力来。

2018年春节,《跳一跳》成为最火爆的小游戏,但在2018年底的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坦言他觉得小游戏做的还不够好。

1月28号,微信小游戏官方公众号宣布微信小游戏开放了一个新的类目:文化互动。凡是具有传统文化、公益精神、品牌文化等特征的小游戏都能被归类在其中。

虽然在开发框架上与其他类目小游戏没太大区别,但是目前只面向政府、媒体、企业等非个人主体开放,比如《熊猫进宝》就是由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办方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与腾讯联合推出的小游戏,用熊猫的软萌形象一下子就圈到粉,也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部门拉近了干群距离。

注重品牌,靠高质量的内容来树立品牌,让精品在竞争中跑出来,而不是靠平台推广,这是微信小游戏的思路,重质不重量,才能有一个好的生态。

呼唤好内容,已经成了当下的共识,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优秀文化成果,也更有机会在这样的环境下脱颖而出,未来也会有更多《年画重回春节》这样的游戏问世。

这也是属于游戏的独特力量。

END

点击图片赢取大奖

骆 北

 关注游戏、网络文学领域  

微信号:zhaolei1106

添加时烦请注明姓名、机构、职务

刺猬公社是聚焦内容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纸媒和数字出版、互联网资讯和社交平台、视频音频平台、影视文娱、内容创业和自媒体、二次元,以及VR/AR和人工智能等未来内容发展方向。

「关键词」解锁

VLOG  |  明星大侦探  |   漂流瓶  |  B站纪录片

互联网反腐  |  有赞  |  知识付费  |  新浪20周年 

花粥《盗将行》 | Steam中国 | 基因编辑 | 谷大白话

 刺猬公社选题会 | 直播江湖 腾讯游戏十五年 | QQ音速退市

王者荣耀 | 柯南难嗑 | 今日头条生机大会 | 中国版“脸书”

互联网扶贫 | 吐槽《吐槽大会》 | 美图变现  | 人人网

自媒体红线 | 漫威之父 | 中国电竞十五年 | 双十一

新世相拍电影 | ACG产业 | 二次元 | 马蜂窝造假

吴亦凡 | IG夺冠 | 《昨日青空》 | 百度伙拍  


内容产业报道第一媒体

微博 @刺猬公社

转载、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ciweimeijiejun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